牡丹鄉
坐标:22°07′34″N 120°46′27″E / 22.1261721°N 120.7742858°E / 22.1261721; 120.7742858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牡丹鄉 Mudan Township | |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
行政區管轄 | 屏東縣 |
行政區類別 | 鄉 |
舊稱 | 牡丹社(sinvaudjan) |
總面積 | 181.8366平方公里 |
戶數 | 1,938戶 |
人口 | 4,981人(2018年12月) |
鄉長 | 潘壯志 |
鄉公所位址 | 石門村26號 |
區劃 | 6村56鄰 |
鄉公所網站 | 牡丹鄉公所 |
郵遞區號 | 945 |
毗鄰區域 | 獅子鄉、車城鄉、滿州鄉 臺東縣達仁鄉 |
牡丹鄉位置圖 //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1/Mudan_Townshipx.PNG |
牡丹鄉位於台灣屏東縣東南端,北臨獅子鄉、臺東縣達仁鄉,東濱太平洋,西鄰車城鄉,南接滿州鄉,是全國最南端的山地原住民鄉,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即發生於此。
到了日治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牡丹鄉被日本人劃入當時高雄州恆春郡所直轄的蕃地。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將此塊蕃地各部落整編,成立本鄉。
牡丹鄉地處恆春半島,為中央山脈的尾稜,海拔均在1000公尺以下,鄉境內有牡丹溪、女仍溪、竹社溪流經。
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冬春兩季均有強勁的落山風吹襲。居民以排灣族為主,也有少數阿美族。
目录
1 歷史
2 行政區劃
3 歷屆鄉長
4 人口
5 交通
6 教育
6.1 國民中學
6.2 國民小學
7 旅遊
8 特產
9 外部連結
歷史
牡丹鄉早期為排灣族牡丹社、高士佛社等社的活動範圍。1874年,日本藉口1871年漂流至此的琉球人被生蕃殺害,因而出兵攻打台灣,是為牡丹社事件,使得清廷開始重視恆春半島及台灣後山地區。
日治時期將此地原住民分為
- 茄芝萊
- tjaqaciljai,今牡丹鄉石門村大梅(外茄芝萊)、石門(頂茄芝萊)、茄芝路、中間路。
- 牡丹
- sinvaudjan,今牡丹鄉牡丹村上牡丹、下牡丹、馬拉地、牡丹鄉東源村。
- 高士佛
- kuskus,今牡丹鄉高士村。
- 牡丹灣
- macaren,今牡丹鄉旭海村。
- 八瑤
- padriyiur,今滿州鄉長樂村padriyiur(排灣語)/bunsili(外來語)上分水嶺、ljaviyaviya下分水嶺。
- 四林格
- 今牡丹鄉四林村四林、虎頭。
等六社加以管理,在1920年的地方改制中劃歸高雄州恆春郡不設街庄之地,地圖之編屬為「恆春下蕃」。戰後初期以「牡丹社事件」之名,加上此地盛產野牡丹,劃設為高雄縣牡丹鄉,1950年改隸屏東縣,1956年東源村自牡丹村分出,1969年八瑤原由高士村管轄,改隸滿州鄉長樂村至今。
行政區劃
本鄉劃分為六村
- 石門村(tjaqaciljai 茄芝萊):大梅(外茄芝萊)、石門(頂茄芝萊)、茄芝路、中間路。
牡丹村(sinvaudjan 新保將/牡丹社):牡丹、中部落、馬拉地- 東源村
- 旭海村(macaren 牡丹灣)
- 高士村(kuskus 高士佛)
- 四林村(四林格)
牡丹鄉行政區劃 |
石 門 村 牡 丹 村 東源村 旭 海 村 高 士 村 四 林 村 |
歷屆鄉長
屆期 | 任別 | 姓名 | 黨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1 | 1 | 華敏夫 | ||||
2 | 華敏夫 | 1953年5月6日 | ||||
3 | 華敏夫 | 1956年5月6日 | ||||
4 | 華敏夫 | 1959年1月1日 | ||||
5 | 2 | 周義雄 | ||||
6 | 周義雄 | 鄉長周義雄於任內病逝 | ||||
6 | 3 | 華阿財 | ||||
7 | 華阿財 | |||||
8 | 4 | 潘進龍 | ||||
9 | 潘進龍 | |||||
10 | 5 | 林清良 | ||||
11 | 林清良 | |||||
12 | 6 | 黃順發 | ||||
13 | 黃順發 | |||||
14 | 7 | 林傑西 | ||||
15 | 林傑西 | |||||
16 | 10 | 陳英銘 | 中國國民黨 | |||
17 | 陳英銘 | 中國國民黨 | 2015年10月2日 | 鄉長陳英銘因涉工程弊案遭檢方收押禁見,依地方制度法停職 | ||
代理 | 賴耀熙 | 2015年10月7日 | 2016年5月31日 | 屏東縣政府指派代理鄉長 | ||
10 | 陳英銘 | 中國國民黨 | 2016年6月1日 | 2018年12月24日 | 鄉長陳英銘獲交保後提出申請,經屏東縣政府同意後復職 | |
18 | 11 | 潘壯志 | 中國國民黨 | 2018年12月25日 | 至今 |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5,829 | — |
1986 | 5,506 | −5.5% |
1991 | 5,326 | −3.3% |
1996 | 5,384 | +1.1% |
2001 | 5,119 | −4.9% |
2006 | 4,965 | −3.0% |
2011 | 4,920 | −0.9% |
2016 | 4,853 | −1.4% |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交通
- 省道
台26線(部分路段通車)
- 縣道
縣道199號
縣道199甲線
- 鄉道
屏156線
屏172線
教育
國民中學
- 屏東縣立牡丹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屏東縣牡丹鄉牡丹國民小學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國民小學
- 牡林分校
-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民小學
旅遊
- 牡丹灣
- 旭海溫泉
- 牡丹水庫
- 東源森林遊樂區
- 旭海大草原
- 石門古戰場
- 哭泣湖
特產
- 香菇
- 愛玉子
- 破布子
- 樹豆
- 野薑花
外部連結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牡丹 |
- 牡丹鄉公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