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December 17, 2018

法蘭克福學派

Image
法蘭克福學派 主要著作 理性和革命 ( 英语 : Reason and Revolution )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殘蝕的理性 ( 英语 : Eclipse of Reason (Horkheimer) ) 逃避自由 啟蒙辯證法 最小道德學 ( 英语 : Minima Moralia ) 愛欲與文明 ( 英语 : Eros and Civilization ) 單向度人 ( 英语 : One-Dimensional Man ) 否定的辯證法 ( 英语 : Negative Dialectics )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溝通行動理論 ( 英语 :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 代表學者 麥克斯·霍克海默  · 狄奧多·阿多諾 赫伯特·馬爾庫塞  · 華特·班雅明 埃里希·弗羅姆  · 佛里德里西波洛克 ( 英语 : Friedrich Pollock ) 洛文塔爾 ( 英语 : Leo Löwenthal )  · 于尔根·哈伯马斯 阿爾弗雷德·施密特 ( 英语 : Alfred Schmidt (philosopher) )  · 阿克塞爾‧霍耐特 ( 英语 : Axel Honneth ) 重要觀念 批判理論  · 辯證法  · 实践 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 ( 英语 : Freudo-Marxism )  · 反實證主義 ( 英语 : Antipositivism ) 流行文化 ( 英语 :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  · 文化工業 發達資本主義 ( 英语 : Advanced capitalism ) Privatism ( 英语 : Privatism )  · 非同一性 溝通理性 ( 英语 :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 合法性危機 ( 英语 : Legitimation crisis ) 查 论 编 霍克海默(左前方),阿多諾(右前方)與哈贝马斯(背景右方), 1965年攝於海德堡。 法兰克福学派 是以德国法蘭克福大學的「 社會研究中心 ( 英语 :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 」為中心的一群社會科學學者、哲學家...

马丁·海德格尔

Imag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 出生 1889年9月26日   德意志帝国巴登大公國梅斯基希 逝世 1976年5月26日 ( 1976-05-26 ) (86歲) 西德巴登-符騰堡州佛萊堡 时代 20世纪哲學家 地区 西方哲學家 学派 现象学、存在主义、诠释学 主要领域 形而上学、本体论、艺术、语言、 著名思想 此在(Dasein)、座架(Gestell) 受影响于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荷尔德林、克尔凯郭尔、尼采、胡塞尔 影响于 萨特、伽达默尔、德里达、阿伦特、梅洛-庞蒂、福柯 馬丁·海德格爾 (德語: Martin Heidegger ,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德國哲學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他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目录 1 簡介 2 生平 3 哲學 3.1 真誠性 3.2 牽掛 3.3 死亡 3.4 差距性 3.5 平均性 3.6 平均的日常狀態 3.7 周圍世界 3.8 在之中 3.9 人人和人人自我 3.10 早期現象學:事實性的詮釋學 3.11 《存在與時間》時期 3.11.1 存在問題 3.11.1.1 對於傳統的存在學說的批判 3.11.1.2 存有論的差異 3.11.2 語言上的困難 3.11.3 解釋學的現象學 3.11.3.1 詮釋學的循環 3.11.4 基礎存有論 3.11.4.1 走向一種新的存有論 3.11.4.2 時間性和此有 3.12 對《存在與時間》的抛弃 3.13 晚期著作 4 影響 4.1 對中國的影響 5 與納粹主义 6 著作 7 電影 8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