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
各种颜色的紙 紙 是任何纖維經排水作用後,在簾模上交織成薄頁揭下乾燥後的成品 [1] 。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打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它的出現與普及讓人類的知識得以方便地被保存及迅速地被傳播,對於人類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录 1 定义 2 历史 2.1 古代文明 2.2 西漢 2.3 東漢 2.4 晋代 2.5 唐代 2.6 宋代 2.7 元代 2.8 明代 2.9 清代 3 造纸术的传播 4 制造紙張 4.1 原料 4.2 紙漿 4.3 機械造紙工序 5 种类 6 未來的紙張 7 用途 8 参见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連結 定义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紙,絮一苫也。」清段玉裁注:「絮」是由漂絮和煮繭所得的殘餘纖維;「苫」(音shàn)是指草類編成用以為蓋的蓆。 古代中國以簡牘、絲帛、龜甲、獸骨、木板、樹皮紙......等多種材料進行書寫,其中的絲帛與樹皮紙演化為後世的紙張。參考凌純聲先生的著作可知:蔡伦改良造纸技法的创新源流,受有南岛语族树皮布文化的影响。蔡伦将古代造丝纸(汉族本身传统)和造树皮布纸(南岛外来文化)的两种工艺整合起来,以造丝纸工艺的制纸工法,结合造树皮布纸工艺的材料学知识,从动物性材料(蚕丝)改为转用植物纤维(渔网、木料)来造纸,遂得到便宜、好用的「真纸」,时人名之曰「蔡侯纸」。 [2] 現代造紙藝術復興之父達德·杭特曾經下了這個的定義:要把薄片狀的物質歸類為真正的紙,這些薄片必須是由徹底分解到每條細絲都已徹底分離的纖維結構;將這些纖維混合在水中,再用篩狀的濾網從水裡篩出,水透過濾網的小孔眼瀝出,在濾網表面留下薄片的細密纖維,呈現出薄層的形式,這個纏結在一起的薄層纖維就是紙。 古埃及人莎草纸和中国纸的最大区别,在于莎草纸是将莎草片粘连而成,莎草纤维并未分解,纤维的排列仍然保留自然的次序;中国纸中纤维既不同于植物界纤维的有序排列,又不同于纺织品的几何排列,而是无规交叉的排列。 历史 古代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