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 ||||
---|---|---|---|---|
出生 | 神龍元年705年 南天竺師子國 | |||
宗派 | 密宗 | |||
呼號 | 不空金剛 | |||
頭銜 | 不空三蔵 | |||
師承 | 善無畏、金剛智 | |||
徒弟與學生 | 惠果 | |||
備註 開元三大士、唐密 |
漢傳密宗 |
---|
源流 雜密 · 唐密 · 東密(真言宗) · 台密 · 漢傳獨部密法(大悲咒 · 尊勝咒 · 準提咒 · 穢跡金剛咒) |
主要人物 大日如來 · 金剛薩埵 · 龍樹菩薩 · 不空 · 善無畏 · 金剛智 · 惠果 · 一行 · 空海 · 最澄 · 興教 · 持松 · 聖諾法師 · 王弘願 · 吳立民 |
經典 大日經 · 金剛頂經 · 蘇悉地經 · 一字頂輪王經 · 瑜祇經 · 大毗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 ·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 · 理趣經 · 釋摩訶衍論 · 菩提心論 |
曼荼羅 胎藏界 · 金剛界 |
明王 不動明王 · 軍荼利明王 · 降三世明王 · 孔雀明王 · 愛染明王 · 馬頭明王 |
術語 阿闍梨 · 曼荼羅 · 護摩 · 付法八祖 · 傳持八組 |
主要寺院 大興善寺 · 法門寺 · 青龍寺 · 東寺 · 高野山 · 比叡山 · 龍泉山寺 · 仁安寺 |
不空(梵語:अमोघवज्र,转写:Amoghavajra,705年-774年),音译为阿目佉跋折罗,意译为不空金刚,汉传密宗的祖师。
目录
1 遇金刚智
2 赴狮子国
3 大唐传译
4 翻译经典
4.1 显教类
4.2 密教类
5 法嗣
6 参见
7 注释
8 引用书籍
9 外部連結
遇金刚智
不空是南天竺师子国人
赴狮子国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准许金刚智返回天竺,8月行至洛阳时金刚智圆寂。12月,不空率弟子含光、惠辩等三十七人从广州出发,过诃陵国
大唐传译
746年(天宝五年),带着狮子国王的国书以及各种法宝
749年(天宝八年),唐玄宗允准他回国,但路途中不空染疾,止于韶州
753年(天宝十二年),因西平王哥舒翰奏请,不空赴长安居保寿寺,一个多月后前往武威城住开元寺,灌顶传法。
755年(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陷落,唐玄宗逃往四川,唐肃宗在灵武登基。
757年(至德二年),唐肃宗还都,不空奏表祝贺。住錫大兴善寺。
758年(至德三年,即乾元元年),不空上表奏请搜求梵本,以备翻译,得到敕许
765年(永泰元年),唐代宗授特进试鸿胪卿,号大广智三藏。
766年(永泰二年),不空奏请于五台山建金阁寺
774年(大历九年)六月十五日,不空圆寂,遗言「无殉利以辱身,勿为名而丧道」,世寿七十,僧腊五十。代宗哀悼,辍朝三日,并追赠司空,諡大辨正。
翻译经典
不空自开元到大历,翻译经法,计一百二十余卷。
显教类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代宗作序)
- 大乘密严经
-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 大方广如来藏经
-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幹喻经
- 大乘缘生论
密教类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
- 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
- 金刚顶经大瑜伽祕密心地法门义诀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 仁王般若念诵法
- 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与扬景风合译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千臂千鉢曼殊室利經)
法嗣
- 含光
- 惠銎
- 崇福寺惠朗,承灌頂位
金閣寺含光
新羅惠超
青龍寺惠果
- 保壽寺元皎
- 覺超
参见
- 三藏法师
- 善無畏
- 金剛智
- 一行
- 惠果
- 空海
注释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这是按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的记载;而按照不空三藏行状,不空生于北天竺。
^ 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 今爪哇中部。
^ 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陀罗尼教金刚顶瑜伽经等八十部。大小乘经论二十部。计一千二百卷。"
^ 韶州即现在的韶关,这是根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的记载:"发自京都路次染疾,不能前进寄止韶州";而根据《不空三藏行状》:"八载恩旨。许归本国。垂驿骑之五疋。到南海郡。后敕令且住"。南海郡,就是现在的广州。
^ 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从长安慈恩寺、荐福寺,并洛阳圣善寺、长寿寺等,以及各州县的寺院,搜集大遍觉、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三藏法师带回来的梵本,集中到兴善寺,这是唐代对梵文佛典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中,但后来在会昌灭法中被毁。
^ 见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该寺后成为重要密宗道场,毁于会昌灭法。
引用书籍
-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教义卷/人物卷》,作者:业露华、董群,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2865-0
- 《宋高僧传》,作者:[宋]赞宁,1987年,中华书局,ISBN 7-101-00267-6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不空 |
- 赵迁,《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 赞宁,《宋高僧传·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
- 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15)中的不空传记
-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
- 郭元兴,《中国佛教人物不空》
- 陈星桥,《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四——不空三藏》
- 张海瀛、史旺成,《五台山佛教漫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