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




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用字:「𨧀𨭎𨨏𨭆𫟼𫓧𫟷𬬭𬬻」。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Periodic table zh-hans.svg



Hydrogen discharge tube.jpg

Barium unter Argon Schutzgas Atmosphäre.jpg


Copper.jpg

HEUraniumC.jpg


Bromine vial in acrylic cube.jpg

HeTube.jpg


上方:化学元素周期表,下方:一些元素的樣品,從左到右分別是:氫、鋇、銅、鈾、溴及氦


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同一種化學元素是由相同的原子組成,也就是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


原子序數大於82的元素(即鉛之後的元素)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放射衰變。另外,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锝和鉕)亦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大於82,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有些仍可能存在在自然界中,如鉍、釷、鈾、鈽等天然放射性核素[1],另外,其餘原子序數小於99的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亦有少量或痕量存在。所有化學物質都包含元素,即任何物質都包含元素,隨著人工的核反應,會發現更多的新元素。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2]


2018年,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地球上有98種。




目录






  • 1 概覽


    • 1.1 原子序


    • 1.2 質量數


    • 1.3 同位素


    • 1.4 原子量


    • 1.5 化學的純元素及核子物理的的純元素


    • 1.6 同素异形体


    • 1.7 元素性質


      • 1.7.1 一般性質


      • 1.7.2 物質狀態


      • 1.7.3 熔點及沸點


      • 1.7.4 密度


      • 1.7.5 晶體結構




    • 1.8 週期表




  • 2 命名法及符號


    • 2.1 元素名稱詞源


    • 2.2 元素符號


    • 2.3 命名争议和區域政治


    • 2.4 中文命名法




  • 3 已發現的118個元素列表


  • 4 蘊藏量


  • 5 歷史


    • 5.1 定義的演變


      • 5.1.1 早期的定義


      • 5.1.2 化學定義及原子定義




    • 5.2 許多元素的發現及認可


    • 5.3 近來發現的元素




  • 6 參考文獻


  • 7 外部連結


  • 8 参见





概覽


化學元素中最輕的兩個元素分別是氫和氦,都是在宇宙形成的前20分鐘由太初核合成所產生的[3],一開始的質量比率為3:1(原子數比例則為12:1)[4][5],當時也產生了痕量的锂及铍。幾乎其他自然存在的元素都是經由自然的核合成而產生的[6]。地球上有少量的新元素是由核生成英语nucleogenic反應產生,或是宇宙生成(cosmogenic)反應(例如宇宙射線散裂)所產生。地球上的新元素也都可能是放射性的衰变产物,衰变過程是一些放射性過程,例如α衰变、β衰变、自發裂變、簇衰變英语cluster decay等,也有些較少見的衰变過程。


在自然界存在的94種化學元素中,原子序1至82的元素幾乎有至少一個稳定同位素(只有原子序43的锝以及原子序61的钷例外)。對於某一個同位素,若始終沒有觀測到它的核衰變反應,即視為穩定同位素。原子序83至94的元素是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所有的同位素都有核衰變反應。其中有些元素,例如原子序83的铋、原子序90的釷及原子序92的鈾有一個或多個半衰期很長的同位素,因此目前的同位素有可能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恆星核合成時產生的重金属。鉍209英语bismuth-209的α衰变半衰期超過1.9×1019年,是目前估期宇宙壽命的十億倍,是自然存在元素中,半衰期最長的元素,幾乎可以視為是穩定同位素[7][8]。超重元素(在鈽以後,原子序大於94的元素)其核衰變的半衰期非常短,因此不可能於自然界穩定存在,屬於人工合成元素。


到2010年為止,有118有已知的元素(此處的「已知」是對元素已有部份的資訊,從只是知道其部份衰變產物,到已將此元素從和其他元素中分離出來。)[9][10]。在118個元素中,自然界存在的有94個,而其中有六個在自然界是痕量存在:原子序數43的锝、原子序數61的钷、原子序數85的砹、原子序數87的钫、原子序數93的镎以及原子序數94的钚。在宇宙中有偵測到這94種元素的存在,在恆星及超新星的光譜中也不例外,而恆星及超新星的光譜也會偵測到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元素。前94種元素是地球上可偵測到的原始核素英语primordial nuclide,可能是太陽系形成時就生成,也可能是天然存在的鈾或釷裂变(或嬗变)产物。


剩下的24個元素現今不存在在地球上,也沒有出現在宇宙光譜中,這些元素都是人工產生的,這些元素都是半衰期很短的放射性元素。若在地球形成時曾經有這些元素存在,他們幾乎確定已經衰變成其他元素了。锝是在1937年以人工的方式製備,曾認為是第一個人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不過後來發現自然界有痕量的锝(而且可能在1925年就已經發現自然界存在的锝)[11]。其他一些有放射性,但自然界痕量存在的元素發現情形也和锝類似:先由人工的方式製備,後來才發現也存在在自然界中[12]



原子序



原子序数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也決定元素的性質[13]。拥有同一原子序数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例如所有的碳原子的原子核都有六個質子,因此碳的原子序数是6[14]。碳原子可能會有不同個數的中子,這些就是碳的同位素[15]


原子核中質子的個數決定了原子核的電荷,因此也決定了原子在電中性時的電子個數。電子會填入其原子軌域中,決定原子各種的化學性質。中子的個數對於原子的化學性質影響不大(氫及氘例外)。例如所有的碳原子因為有六個質子及六個電子,即使其中子可能有六個或是八個,其化學特性幾乎相同。因此在化學上,是由原子序数來識別一化學元素的特性,而不是用其質量數。


一般原子序数會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例如



H1{displaystyle {ce {_1H}}}{displaystyle {ce {_1H}}}是氢,O8{displaystyle {ce {_8O}}}{displaystyle {ce {_8O}}}是氧。

但因为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确定的,因此这个值很少會这样写出来。



質量數



質量數是指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量和中子數量的和,質量數的數值都是整數。如氧-16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皆為8,故其質量數為16。有時會將質量數和原子序數(Z,質子數)分別標示在元素的左上角及左下角,如O816{displaystyle {ce {^16_8O}}}{displaystyle {ce {^16_8O}}}即為質量數為16,原子序數為8的氧原子[16]



同位素



同位素是指原子具有相同數目的電子和質子,但卻有不同數目的中子的元素。例如氕、氘和氚,它們原子核中都有1個質子,但是它們的原子核中分別有0個中子,1個中子及2個中子,所以它們互為同位素。
其中,氘幾乎比氕重一倍,而氚則幾乎比氕重二倍。



原子量



質量數是原子中,質子數量和中子數量的和,而單一原子的原子量為表示該原子質量的實數,其單位為原子质量单位(amu或簡稱u)。一般而言,原子量和質量數會有些差異,不會完全相同,因為每個中子和每個質子的質量不是恰好都是1u,而原子量也會受到電子及核结合能的影響。例如氯-35的原子量若精確到五位小數,會是34.969u,而氯-37的原子量若精確到五位小數,會是36.966u。不過原子量以u為單位時的數值,和質量數的誤差會在1%以內。唯一原子量是整數,和質量數完全相同的元素是碳12,因為依照原子质量单位的定義就是碳12原子在基態時質量的1/12,因此碳12的原子量就是12u。


相對原子量英语Relative atomic mass以往也稱為原子量,是在特定環境下找到同一元素同位素,以豐度加權後的原子量平均值,再除以原子质量单位(u)所得的值。數值可能是一個分數,例如氯的相對原子量為35.453,不太接近整數,原因是這個數值是76%的氯35及24%的氯37平均後的結果。



化學的純元素及核子物理的的純元素


化學家和核子物理學家對於「純元素」會有不同的定義。在化學上,純元素是指物質中全部(或是幾乎是全部)的原子都有相同的原子序,或是質子個數相同。不過在核子物理上,純元素是指物質中只有一種穩定的同位素[17]


例如,銅纜中若99.99%的成份都是有29個質子的銅原子,以化學層面來看,即為有99.99%純度的銅。不過一般的銅包括了二種同位素,69%的Cu63{displaystyle {ce {^63Cu}}}{displaystyle {ce {^63Cu}}}及31%的Cu65{displaystyle {ce {^65Cu}}}{displaystyle {ce {^65Cu}}},兩者中子數不同。相對的,金塊在化學上或是在核子物理都是純元素,因為一般的金只由一種同位素Au197{displaystyle {ce {^197Au}}}{displaystyle {ce {^197Au}}}組成。



同素异形体



化學上的純元素,其原子之間結合的方式可能不只一種,因此純元素也會存在多種化學結構英语chemical structure,也就是原子在空間中會有不同的排列方式,這些稱為同素异形体,其性質也有所變化。例如碳的同素异形体中,钻石是在每個碳原子的周圍都有以四面體結構互相連接的碳,而石墨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六角狀層狀結構,石墨烯只有單一層的石墨,但強度非常高,富勒烯的幾何外形幾近於球體,碳纳米管是由六角形結構組成的細管,但其電氣特性又和其他的同素异形体不同。


元素的一般条件(也稱為參考狀態)是指元素在壓力一巴、指定溫度(一般會是298.15K)下其熱力學穩定度最高的狀態。在热化学中,會定義元素在一般条件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為零。例如,碳的一般条件是石墨,因為石墨的結構比其他同素异形体都要穩定。



元素性質


有許多種描述性的分類可以應用在元素上,包括考慮其常見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在常見條件下的物態、熔點及沸點、密度、固體時的晶體結構以及其來源等。



一般性質


有些詞常用來描述元素的一般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第一種分類方式是將元素分為可以導電的金屬、無法導電的非金屬,以及在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一些類金屬,其性質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而且多半會有半導體的特性。


在週期表上有更細的元素分類,除了金屬及非金屬的大略分類外,還會有顏色標示一些比較細的分類,例如鹼金屬、鹼土金屬、鹵素、鑭系元素、錒系元素、過渡金屬、貧金屬、類金屬、雙原子非金屬、多原子非金屬及稀有气体。在上述系統中,鹼金屬、鹼土金屬、過渡金屬、鑭系元素及錒系元素屬於金屬,而雙原子非金屬、多原子非金屬及稀有气体屬於非金屬。有些周期表中不會特殊將鹵素分為一類,會將砈視為是類金屬,其他則分為非金屬。



物質狀態


另一種常見的分類是在特定的溫度及壓力(标准状况)下,利用元素本身的物质状态是固態、液態或氣態來區分。大部份的元素在标准状况下是固態,也有一些是氣態。在0 ℃及正常大氣壓力下會是液態的元素只有溴及汞,而銫及鎵在上述條件下是固態,但分別會在28.4 °C及29.8 °C融化為液態。



熔點及沸點


在一大氣壓力下的熔點及沸點(一般會用攝氏溫度表示)也常用來作為元素的分類。大部份元素的熔點及沸點都已知道,不過有些放射性元素只能非常少量的製備,而且其半衰期短,因此可能還無法量測其熔點或沸點。因為氦在一大氣壓力下的绝对零度時也是液態,因此依傳統的表示方式,氦只有沸點,沒有熔點。



密度


元素在特定溫度及壓力(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常用來作為元素分類的依據。密度會以g/cm3為其單位。因為有些元素在标准状况下為氣態,這些元素的密度會以其氣態下的密度來表示。


若元素有不同密度的同素异形体,一般會一一列出常見的同素异形体及其密度,另一種作法是列出最常見的同素异形体,並標示其密度。例如碳的同素異形體中,最常見的是无定形碳、石墨及钻石,其密度分別是1.8–2.1, 2.267, and 3.515 g/cm3



晶體結構



目前為止,已發現的固態元素其晶体结构可分為八種:立方晶系、體心立方晶系, 面心立方晶系, 六方晶系, 单斜晶系, 正交晶系, 菱形晶系及四方晶系。有些人工合成的元素因為可分析的原子太少,還無法判斷其晶體結構。



週期表






















































































































































































































.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alkali{background-color:#ff6666}.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alkali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fa1a1}.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alkali_earth{background-color:#ffdead}.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alkali_earth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fecd3}.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lanthanide{background-color:#ffbff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actinide{background-color:#ff99cc}.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uperactinides{background-color:#b5c8f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uperactinides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d1ddf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eka_superactinide{background-color:#a0e032}.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eka_superactinide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c6dd9d}.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transition{background-color:#ffc0c0}.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transition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fe2e2}.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post_transition{background-color:#cccccc}.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post_transition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dfdfd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metalloid{background-color:#cccc99}.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metalloid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e2e2aa}.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diatomic{background-color:#e7ff8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diatomic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3FFC7}.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polyatomic{background-color:#a1ffc3}.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polyatomic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d0ffe1}.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reactive_nonmetal{background-color:#a0ffa0}.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reactive_nonmetal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d3ffd3}.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halogen{background-color:#ffff99}.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halogen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fffd6}.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noble_gas{background-color:#c0fff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noble_gas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ddfff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upercritical_atom{background-color:#f4f4c6}.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upercritical_atom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4f4c6}.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no_electron{background-color:#d0d0d0}.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_block{background-color:#ff6699}.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BD}.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p_block{background-color:#99ccf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p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CEF}.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d_block{background-color:#ccff99}.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d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DFC}.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ds_block{background-color:#90ffb0}.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ds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C7FFD7}.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f_block{background-color:#66ffcc}.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f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BFE}.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g_block{background-color:#ffcc66}.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g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DA}.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h_block{background-color:#F0908C}.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h_block_predicted{background-color:#F0B6B4}.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unknown{background-color:#e8e8e8}.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error_type{background-color:#000000}.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null{background-color:inherit}.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maybe_not_exist{background-color:white}.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none_type{background-color:#c0c0c0}.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gas{color:green}.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liquid{color:blue}.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solid{color:black;font-weight:bold}.mw-parser-output .Yuansuzhouqibiao_unknow_phase{color:grey}
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電子層

0族電子數




週期↓

IA


VIIIA
(0)

1

1
H

1.008

II A


III A

IV A

V A

VI A

VII A

2
He

4.003






K






2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L
K





8
2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III B

IV B

V B

VI B

VII B

VIII B
{displaystyle overbrace {qquad qquad qquad } }overbrace {qquad qquad qquad }

I B

II B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7

17
Cl

35.45

18
Ar

39.95




M
L
K




8
8
2

4

19
K

39.10

20
Ca

40.08

21
Sc

44.96

22
Ti

47.88

23
V

50.94

24
Cr

52.00

25
Mn

54.94

26
Fe

55.85

27
Co

58.93

28
Ni

58.69

29
Cu

63.55

30
Zn

65.39

31
Ga

69.72

32
Ge

72.59

33
As

74.92

34
Se

78.96

35
Br

79.90

36
Kr

83.80



N
M
L
K



8
18
8
2

5

37
Rb

85.47

38
Sr

87.62

39
Y

88.91

40
Zr

91.22

41
Nb

92.91

42
Mo

95.94

43
Tc

(97.91)

44
Ru

101.1

45
Rh

102.9

46
Pd

106.4

47
Ag

107.9

48
Cd

112.4

49
In

114.8

50
Sn

118.7

51
Sb

121.8

52
Te

127.6

53
I

126.9

54
Xe

131.3


O
N
M
L
K


8
18
18
8
2

6

55
Cs

132.9

56
Ba

137.3

57-
71
鑭系
元素

72
Hf

178.5

73
Ta

180.9

74
W

183.9

75
Re

186.2

76
Os

190.2

77
Ir

192.2

78
Pt

195.1

79
Au

197.0

80
Hg

200.6

81
Tl

204.4

82
Pb

207.2

83
Bi

209.0

84
Po

(209.0)

85
At

(210.0)

86
Rn

(222.0)
P
O
N
M
L
K
8
18
32
18
8
2

7

87
Fr

(223.0)

88
Ra

(226.0)

89-
103
錒系
元素

104
Rf

(265.1)

105
Db
𨧀
(268.1)

106
Sg
𨭎
(271.1)

107
Bh
𨨏
(270.1)

108
Hs
𨭆
(277.2)

109
Mt

(276.2)

110
Ds

(281.2)

111
Rg

(280.2)

112
Cn

(285.2)

113
Nh

(284.2)

114
Fl

(289.2)

115
Mc

(288.2)

116
Lv

(293.2)

117
Ts
鿬(缺字图片
(294.2)

118
Og
鿫(缺字图片
(294.2)
Q
P
O
N
M
L
K
8
18
32
32
18
8
2


鑭系元素

57
La

138.9

58
Ce

140.1

59
Pr

140.9

60
Nd

144.2

61
Pm

(144.9)

62
Sm

150.4

63
Eu

152.0

64
Gd

157.3

65
Tb

158.9

66
Dy

162.5

67
Ho

164.9

68
Er

167.3

69
Tm

168.9

70
Yb

173.0

71
Lu

175.0

錒系元素

89
Ac

(227.0)

90
Th

232.0

91
Pa

231.0

92
U

238.0

93
Np

(237.1)

94
Pu

(244.1)

95
Am

(243.1)

96
Cm

(247.1)

97
Bk

(247.1)

98
Cf

(252.1)

99
Es

(252.1)

100
Fm

(257.1)

101
Md

(258.1)

102
No

(259.1)

103
Lr

(262.1)

圖解:





  鹼金屬


  鹼土金屬


  鑭系元素


  錒系元素


  過渡金屬


  主族金屬


  類金屬


  非金屬


  鹵素


  稀有氣體


  待確認化學特性


在標準狀況下,序號綠色者為氣體;序號藍色者為液體;序號黑色者為固體;序號灰色者為未知相態。




简体字版本中可能无法正常显示的汉字以繁体字括注其后,若繁体字仍可能无法显示,将以图片附注。


化學元素的性質常會用元素周期表來整理,其中會將元素隨著其原子數的增加,放在不同的元素周期中,而同一族的化學元素會有較近似的物理及化學性質。目前使用的標準元素表包括到2010年4月10日之前所發現的118個已確認的元素。


早期也有一些科學家用類似週期表的方式表現元素的關係,但一般都將元素週期表視為是俄羅斯化學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1869年的貢獻,门捷列夫導入週期表來描述元素中重複的特性驅勢。隨著時間的演進,元素週期表的佈局也有進行調整,以將新發現的元素加入,並且也發展了新的理論模式來解釋其化學性質。


週期表在化學中的許多領域都很常出現,在針對許多不同形式化學性質的分類、系統化及比較時是非常好用的框架。週期表也常用在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农业、医学、营养学、環境衛生英语environmental health及天文學。週期表中的原則在化学工程中也非常的重要。



命名法及符號



元素命名的決定不斷變化,混雜了人類各種語言、文化、及對化學知識的理解[18]。化學元素的名稱隨著歷史演進有不同來源,有從古代就有名稱的、有採用鍊金術師時代名稱的、有採用神話的、有採用顏色的、有按地理名稱取的、有按元素性質取名的、也有按人名取名的[19]。在現代慢慢接受發現者有權命名,然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對於元素命名和符號有最終決定權[19]:72


從1947年起IUPAC負起批淮元素名稱的責任,並為每一個元素決定國際通用的單一符號,在此之前有不少元素有多個名字,如元素41铌的名字在歐洲和美洲間存有爭議150年,至1949IUPAC決定採歐洲使用的名稱[18]。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IUPAC治理全球化學知識,成為化學元素新發現及命名權的最終裁決法院,創立了國際認可的標準術語,這是在19世紀所明顯沒有的。在語言參與方面,由於歷史和世界大戰的政治因素,德文曾被數個包括IUPAC的國際科學組織抵制,其後在1929年的IUPAC,德文和義大利文才被授予IUPAC附屬語言的地位[2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說法,元素英文名称的国际定名是透过IUPAC讨论决定的[21],該會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於1998年召開的无机化学名词组扩大会议,根据IUPAC對101至109號的元素名稱重新命名,审定對应的中文命名[22]
IUPAC對101-11號元素重新命名後,兩岸化學專家經研討對中文定名達成一致,截至2014年 (2014-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100號之後的化學元素,兩岸名稱是完全一致的[23]



元素名稱詞源


從古代就有名稱的元素共有9個,有7個金屬金、銀、汞、銅、鐵、錫、鉛、及2個非金屬碳、與硫[19]:72。其中汞是古代中最晚發現的,聖經舊約提供了不少關於其他8個元素的資訊、但並未提及汞[19]:72


鍊金術師時代元素命名採用的是當時眾所周知意義:如砷的取名Arsenic源於希臘語:arsenkikos取其男性,陽剛之意、鉍Bismuth的取名源於德語:Weisse Masse取其白色物質、白色金屬之意[19]:72


採用星體名稱的元素命名有:氦名Helium源於「太陽」的希臘語:Helios、硒名Selenium源於「月亮」的希臘語:Selene、碲名Tellurium源於「地」的拉丁語:Tellus、鈰名Cerium源於小行星谷神星的希臘語:Ceres(1801年發現小行星,1803年發現金屬鈰)[19]:73、鈾(Uranus,Uranium)和錼(Neptune,Neptunium)[24]等等。


採用希臘及北歐等神話的元素命名有:鈾名Uranium取自希臘神話第一位世界統治者Uranus、釩名Vanadium取自北歐神話的女神Vanadis、錼名Neptunium取自羅馬神話的海神Neptune、等等[19]:74


因為部份元素的性質或化學反應有顏色,所以有些元素的命名根源於顏色名:鉻名Chromium源於希臘語:Chroma指顏色、銣名Rubidium源於拉丁語:Rubidus指最暗的紅色、鋯名Zirconium 源於波斯語:Zargun‎指帶金色的、等等[19]:74


採用地名的元素命名有:鈧名Scandium源於Scandinavia斯堪的納維亞、銪名Europium源於Europe歐洲、钬名Holmium源於Stockholm斯德哥爾摩、
釕名Ruthenium源於Ruthenia指俄羅斯、鋂名Americium源於America指美洲、鉲名Californium源於California指加州、等等[19]:75


採用人名來為元素命名的數量較少,可能和瑞典化學家贝采利乌斯反對使用人名的堅定立場,當元素鎢發現時世界在爭論取名應該取wolfram還是 tungsten,著名德國礦物學家亚伯拉罕·戈特洛布·维尔纳提案以schelium 命名來表彰舍勒Scheele在氧化鎢的研究成就,贝采利乌斯以兩個理由唐突地拒絕此提案:「這命名從瑞典語的觀點不適當,且我們同胞的不朽成就無需靠此來支撐。」[19]:76


當超铀元素被人造時,採用人名來為元素命名變得常見:[19]:76




  • 鋦Curium以瑪麗和皮埃爾·居里(Marie and Pierre Curie)命名。


  • 鑀Einsteinium以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命名。


  • 鐨Fermium以費米(Enrico Fermi)命名。


  • 鍆Mendelevium以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j Mendelejev)命名。


  • 锘Nobelium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命名。


  • 铹Lawrencium以迴旋加速器的發明者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O. Lawrence)命名。



元素符號



從古代就有名稱的金屬元素和天體相連結而有了符號,如金和太陽、銀和月亮、鐵和火星等等[19]:76。18世紀化學知識的快速發展使符號的使用更為迫要,有許多提案是採舊案外加額外的幾何圖形。瑞典化學家贝采利乌斯於1813年發展出一套簡單提案:讓元素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作為符號,這元素名稱可能是舊拉丁文、希臘文、或現代名稱,若有多個元素使用同樣的字母,那麼就取第一個及第二個(或著是取第一個及第三個)字母,大小寫方面第一個字母需大寫而第二個字母需小寫[25][19]:78


贝采利乌斯所提的新符號系統很快在歐洲和美洲受到採納,新元素的符號大多按此案原則定義,唯有鈮的命名從該元素發現後在美洲及歐洲的爭議不止,現今IUPAC於1949及1960年的決議已將元素41採用niobium和符號Nb[19]:78-9


元素符號令人滿意的成果是,不管國家語言是什麼,全世界通用一套相同的化學元素符號語言。[19]:79。和歐美語言系統完全不同的國家如俄羅斯,中國,日本等等,用的也是以拉丁字母書寫的元素符號[19]:79



命名争议和區域政治


以歐洲國家成員為主力的IUPAC曾和美國化學代表機構如美國化學會在命名元素106𨭎時發生爭議[26]


在1918年後,国际上元素的英文名称是通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讨论决定的。103号元素以前,元素命名没有产生过争议。但是104号以后,西方和苏联多次发生命名上的争议。1977年IUPAC宣布100号以后的元素名称,不再使用以人名、国名、地名和机构名等来命名的方法,而采用拉丁文和希腊文混合数字词头加词尾-ium来命名,符号采用三个字母来表示,如104号元素命名为unnilquadium,符号Unq。但是这种命名方法仍然存在争议。到1994年,IUPAC提出恢复原来的命名方式,并在1997年8月27日正式通过,对101-109号元素重新定名。[27]



中文命名法




化学元素中文命名法创始人徐寿(1818年—1884年)



古中國對部分元素有特別名稱,如鐵、金等早已被命名。1850年代開始,西方化學傳入中國,中國人開始對其他元素命名。清末時,中國有至少兩套元素命名方法,分別是同文館和徐壽提出[28]


辛亥革命後,中國開始著手統一和改革元素名稱,如21號元素由改為[29]。1949年後,兩岸三地對元素的命名有些不同,如95號元素,中國大陸和香港命名為镅[30],台灣命名為鋂[31]


IUPAC對101-11號元素重新命名後,兩岸化學專家經研討對中文定名達成一致,截至2014年 (2014-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100號之後的兩岸化學元素名稱是完全一致的。
[23]


中国大陆1955年制定的《化学命名原则》包括了102个元素名称,1980年重新制定后包括了105个元素名称,1998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共同确定了101-109号元素的名称。[32][27]



已發現的118個元素列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发明者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以下表格列出已發現的118的元素,其元素名稱可以連結到對應的化學元素條目,表格中還有以下的項目。




  • 原子數名稱元素符號都是用來區分各化學元素。


  • 週期分区和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有關。


  • 物質狀態是元素在标准状况下的狀態。


  • 存在情形將元素分為三種:自然界存在的穩定化學元素、自然界存在,但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以及人工合成的元素。


  • 說明將元素作一簡單的分類:分為鹼金屬、鹼土金屬、鹵素、鑭系元素、錒系元素、金屬、半金屬、惰性氣體、非金屬及過渡金屬。








































































































































































































































































































































































































































































































































































































































































































































































































































































































































































































































































































































































































































































化學元素列表

原子序
繁体名稱
簡體名稱

符號



週期

分区

标准状况下的
狀態
存在情形
說明
1




H
1
1
s
氣體
自然界
非金屬
2




He
18
氣體
自然界
惰性氣體
3




Li
1
2
s
固體
自然界
鹼金屬
4




Be
2
固體
自然界
鹼土金屬
5




B
13
p
固體
自然界
半金屬
6




C
14
固體
自然界
非金屬
7




N
15
氣體
自然界
非金屬
8




O
16
氣體
自然界
非金屬
9




F
17
氣體
自然界
鹵素
10




Ne
18
氣體
自然界
惰性氣體
11




Na
1
3
s
固體
自然界
鹼金屬
12




Mg
2
固體
自然界
鹼土金屬
13




Al
13
p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14




Si
14
固體
自然界
半金屬
15




P
15
固體
自然界
非金屬
16




S
16
固體
自然界
非金屬
17




Cl
17
氣體
自然界
鹵素
18




Ar
18
氣體
自然界
惰性氣體
19




K
1
4
s
固體
自然界
鹼金屬
20




Ca
2
固體
自然界
鹼土金屬
21




Sc
3
d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2




Ti
4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3




V
5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4




Cr
6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5




Mn
7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6




Fe
8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7




Co
9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8




Ni
10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29




Cu
11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30




Zn
12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31




Ga
13
p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32




Ge
14
固體
自然界
半金屬
33




As
15
固體
自然界
半金屬
34




Se
16
固體
自然界
非金屬
35




Br
17
液體
自然界
鹵素
36




Kr
18
氣體
自然界
惰性氣體
37




Rb
1
5
s
固體
自然界
鹼金屬
38




Sr
2
固體
自然界
鹼土金屬
39




Y
3
d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0




Zr
4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1




Nb
5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2




Mo
6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3




Tc
7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過渡金屬
44




Ru
8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5




Rh
9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6




Pd
10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7




Ag
11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8




Cd
12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49




In
13
p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50




Sn
14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51




Sb
15
固體
自然界
半金屬
52




Te
16
固體
自然界
半金屬
53




I
17
固體
自然界
鹵素
54




Xe
18
氣體
自然界
惰性氣體
55




Cs
1
6
s
固體
自然界
鹼金屬
56




Ba
2
固體
自然界
鹼土金屬
57




La
3
f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58




Ce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59




Pr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0




Nd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1




Pm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鑭系元素
62




Sm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3




Eu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4




Gd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5




Tb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6




Dy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7




Ho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8




Er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69




Tm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70




Yb
3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71




Lu
3
d
固體
自然界
鑭系元素
72




Hf
4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3




Ta
5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4




W
6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5




Re
7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6




Os
8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7




Ir
9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8




Pt
10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79




Au
11
固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80




Hg
12
液體
自然界
過渡金屬
81




Tl
13
p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82




Pb
14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83




Bi
15
固體
自然界
金屬
84




Po
16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金屬
85




At
17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鹵素
86




Rn
18
氣體
無穩定同位素
惰性氣體
87




Fr
1
7
s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鹼金屬
88




Ra
2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鹼土金屬
89




Ac
3
f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0




Th
3
固體
自然界
錒系元素
91




Pa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2




U
3
固體
自然界
錒系元素
93




Np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4




Pu
3
固體
自然界
錒系元素
95




Am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6




Cm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7




Bk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8




Cf
3
固體
無穩定同位素
錒系元素
99




Es
3
固體
人工合成
錒系元素
100




Fm
3
固體
人工合成
錒系元素
101




Md
3
固體
人工合成
錒系元素
102




No
3
固體
人工合成
錒系元素
103




Lr
3
d
固體
人工合成
錒系元素
104

釒拉

𬬻
Rf
4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05

𨧀釒都

𬭊
Db
5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06

𨭎、䤭

𬭳
Sg
6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07

𨨏

𬭛
Bh
7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08

𨭆

𬭶
Hs
8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09




Mt
9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10



𫟼
Ds
10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11



𬬭
Rg
11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12




Cn
12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過渡金屬
113




Nh
13
p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114



𫓧
Fl
14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貧金屬
115




Mc
15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116



𫟷
Lv
16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117




Ts
17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118




Og
18
型態不明
人工合成
 


蘊藏量



蘊藏量即是地球中,所含元素數量,若依質量來排序現時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前八個分別是氧(46.6%)、矽(27.7%)、鋁(8.1%)、鐵(5.0%)、鈣(3.6%)、鈉(2.8%)、鉀(2.6%)、鎂(2.1%)[33]


若考慮包括地函及地核的整個地球,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前八個分別是鐵(32.1%)、氧(30.1%)、矽(15.1%)、鎂(13.9%)、硫(2.9%)、鎳(1.8%)、鈣(1.5%)及鋁(1.4%)[34]



歷史





門德列夫1869年提出的週期表



定義的演變


化學元素的概念基本上是指無法再進一步分解的物質(嚴格來說,是用化學反應無法再進一步分解的物質),在歷史上分為三個不同階段的定義:早期的定義(類似古希臘時的定義)、化學上的定義及原子的定義。



早期的定義



“元素”一詞在公元前360年被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首先使用,在他的語錄《蒂邁歐篇》 中,討論了一些有機和無機的物質,這可算是最早期的化學著作。柏拉圖假設了一些細微的物質有一些特別的 幾何結構: 正四面體(火)、正八面體(風)、正二十面體(水)、正六面體(地)及正十二面體(宇宙)。[35]


除此之外,希臘哲學家恩培多克勒在其著作《論自然》(On Nature)中,使用了“根”(希臘文: ῥιζὤματα)一詞。亞里斯多德在《論天英语On the Heavens》等著作中構想出五元素說,在柏拉圖的四種元素中再加上以太(精質),亞里士多德對“元素”的正式定義見於《形而上學英语Metaphysics (Aristotle)[36]







建基於以上的理論,在公元790年,阿拉伯化學家賈比爾假設出金屬由兩種元素組成:硫,作為"火石",用以解釋其可燃性,和水銀,用以解釋理想中的金屬性質。[37]到中世紀時,瑞士醫生及鍊金術士帕拉塞爾蘇斯提出了三元素理論:硫使物質有可燃性,水銀使物質有揮發性和穩定性,而物質使金屬有固體性。



化學定義及原子定義


1661年,愛爾蘭自然哲學家羅伯特·波義耳發現不止以往古人認為只有四個古典元素。1789年出現了第一個現代化的化學元素列表,其中包含33個元素,並有元素的基本資料。1818年,已發現元素增加至四十多種。門捷列夫於1869年發表的元素週期表中,有66種元素。


直到20世紀初,元素被定義為不能被分解成更簡單的物質。換句話說,一種化學元素不能轉化成其他化學元素。1913年,亨利·莫塞萊發現原子中的核電荷是原子的原子序,介定了目前原子的基礎定義。1919年,有72個已知的元素。1955年,為了紀念門捷列夫,於是把第101種發現的元素命名為鍆。現今,共發現了118種元素,參見元素週期表。



許多元素的發現及認可



有十種物質,人類在史前時代就已熟悉,後來確認是元素:分別是碳、銅、金、鐵、鉛、汞、銀、硫、錫及鋅。在西元1500年前又發現了其他元素的物質,分別是砷、銻及鉍。在1750年之前又發現硫、鈷及鉑。


大部份存在在自然界的元素在1900年都已發現,包括:



  • 一些現在在工業上常見的元素,例如鋁、矽、鎳、鉻、鎂及鎢。

  • 許多容易反應的金屬,例如鋰、鈉、鉀及鈣。


  • 氟、氯、溴及碘等鹵素。

  • 氣體,例如氫、氧、氮、氦、氬及氖。

  • 大部份的稀土元素,包括铈、鑭、钆及钕。

  • 大部份常見的放射性元素,包括鈾、钍、鐳及氡。


在1900年之後發現的元素有:



  • 最後三個自然界存在的穩定元素:鉿、镥、铼。


  • 钚,最早是由格倫·西奧多·西博格在1940年合成,但後來發現在自然界有半衰期長的同位素。

  • 三個意外發現,自然界存在的元素(镎、钷、锝),一開始都是人工合成,後來發現在自然界的礦石樣品中有痕量的元素。

  • 鈾或是钍的衰變產物(砈、鍅及镤)

  • 許多合成的超铀元素,從原子序較小的镅及锔開始



近來發現的元素


第一個超铀元素(原子序大於92的元素)镎是在1940年發現。到2016年1月份為止,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已經認可了118種元素的發現。112號元素的發現是在2009年認可的,建議取名為鎶(copernicium),元素符號Cn[38],名稱及符號是在2010年2月19日由IUPAC所認可[39]。目前已合成的最重的元素應該是118號元素Og,在2006年10月9日在俄羅斯杜布纳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核反應器中製備[10]。117號元素Ts是目前最晚發現的元素,在2009年發現[40]。IUPAC已在2011年6月正式認可了鈇及鉝二個元素,原子序分別是114及116,並且在2012年5月認可其名稱[41]。IUPAC在2015年12月認可了第113、115、117及118號元素[42],在2016年6月8日宣布其預計要使用的名稱,這些元素名稱分別是nihonium(113, Nh)、moscovium(115, Mc)、tennessine(117, Ts)及oganesson(118, Og),名稱在2016年11月28日正式獲得認可。[43][44]


2017年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名称分别为、镆、[45][46]



參考文獻





  1. ^ Earnshaw, A.; Greenwood, Norman.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ISBN 978-0750633659. 


  2. ^ 教材課程研究所 化学元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3. ^ See the timeline on p.10 in Oganessian, Yu. Ts.; Utyonkov, V.; Lobanov, Yu.; Abdullin, F.; Polyakov, A.; Sagaidak, R.; Shirokovsky, I.; Tsyganov, Yu.; 等. Evidence for Dark Matter (PDF). Physical Review C. 2006, 74 (4): 044602. Bibcode:2006PhRvC..74d4602O. doi:10.1103/PhysRevC.74.044602. 


  4. ^ lbl.gov. The Universe Adventure Hydrogen and Helium.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5. ^ astro.soton.ac.uk. Formation of the light element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3 January 2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21日). 


  6. ^ foothill.edu. How Stars Make Energy and New Elements (PDF). Foothill College. 18 October 2006. 


  7. ^ Dumé, B. Bismuth breaks half-life record for alpha decay. Physicsworld.com (Bristol, England: Institute of Physics). 23 April 2003 [14 July 2015]. 


  8. ^ de Marcillac, P.; Coron, N.; Dambier, G.; Leblanc, J.; Moalic, J-P. Experimental detection of alpha-particles from the radioactive decay of natural bismuth. Nature. 2003, 422 (6934): 876–8. Bibcode:2003Natur.422..876D. PMID 12712201. doi:10.1038/nature01541. 


  9. ^ Sanderson, K. Heaviest element made – again. Nature (journal)|Nature News. 17 October 2006. doi:10.1038/news061016-4. 


  10. ^ 10.010.1 Schewe, P.; Stein, B. Elements 116 and 118 Are Discovered. Physics News Updat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17 October 2000 [19 Octo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1 January 2012). 


  11. ^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Technetium-99. epa.gov. [26 February 2013]. 


  12. ^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ORIGIN OF HEAVY ELEMENTS. cfa.harvard.edu. [2013-02-26]. 


  13. ^ ATOMIC NUMBER AND MASS NUMBERS. ndt-ed.org. [17 February 2013]. 


  14. ^ periodic.lanl.gov.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LANL Carbon.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15. ^ Katsuya Yamada. Atomic mass, isotopes, and mass number. (PDF). Los Angeles Pierce College.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1-11). 


  16. ^ Elemental Notation and Isotopes. Science Help Online. [200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3). 


  17. ^ Pure element. European Nuclear Society. 


  18. ^ 18.018.1 Christopher Brooks. The periodic table: how elements get their names. BBC Science. 2013-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6). 


  19. ^ 19.00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19.1319.1419.15 Per Enghag. The Elements- Origin, Occurence, Discovery And Names(元素 - 起源、出现、發現及名稱). Encyclopedia of the Elements: Technical Data - History - Processing - Applications(元素百科全書:技術資料 - 歷史 - 加工 - 應用). John Wiley & Sons. 8 January 2008: 55–78. ISBN 978-3-527-61234-5 (英语). 


  20. ^ Michael D. Gordin. Scientific Babel How Science Was Done Before and After Global Englis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 April 2015: 178–180. ISBN 978-0-226-00029-9 (英语). Concern over the dominance of German, especially within chemistry, had been simmering for some time. ... In all these international venues, German was proscribed, and only (alongside Italian) granted a subsidiary status in IUPAC in 1929. 


  21. ^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 《出版参考》. 1998年, (15期). 


  22. ^ 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年, (03期). 本刊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于1998年1月中旬召开了无机化学名词组扩大会议,会议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97年8月27日决定对101~109号元素英文名称重新命名的意见,审定了相应的中文命名。参加会议的有化学、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和语言文字方面的工作者,会议在前一个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审定了我国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中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1998年7月8日正式公布使用。 


  23. ^ 23.023.1 石定栩; 周荐; 董琨. 基於華語教學的語言文字研究. 商務(香港)印書館. 9 June 2014: 49. ISBN 978-962-07-2863-1 (en=cn). 又如101-11號元素,...(IUPAC)對其重新命名之後,兩岸化學專家經過研討,對11個元素的定名達成一致意見。於是,目前兩岸100號之後的元素名稱是完全一致的。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24. ^ Pershina, V.; Hoffman, D.C., The Chemistry of the Heaviest Elements, (编) Kaldor, U.; Wilson, Stephen, Theoretical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Heavy and Superheavy Element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3, ISBN 9789048163137, doi:10.1007/978-94-017-0105-1 


  25. ^ Arun Syamal. Living Science Chemistry 9. Ratna Sagar. 2007: 65. ISBN 978-81-8332-192-1 (英语). Most of the universally accepted symbols for elements at present were first introduced by the Swedish chemist J J Berzelius (1779—1848). He suggested that the symbols of elements be made frome one or two letters of the name of the element. So generally, the symbol of an element is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name of the element (either the old Latin or Greek name or the modern name). If there are many elements having the same first lette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or the first and third) letters are used as the symbol of an element. The first letter is always a capital letter and the second letter is a lowercase letter (if a symbol consistes of two letters) 


  26. ^ 科學月刊. 343-348. 科學月刊雜誌社. July 1998: 588 (中文(繁體)‎). ...以元素 106 命名為「𨭎」( Sg , seaborgium ) ,應該實至名歸。爭議則純屬區域政治化, 及意氣用事之舉。以歐洲國家成員為主力的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聯盟(IUPAC)的 命名委員會,不滿美國代表機構(如美國化學會)的要求,認為美國人獨大專斷,於是故作... 


  27. ^ 27.027.1 关于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的说明. 科技术语研究. 1998, (1): 17–18. 


  28. ^ 中文化學名詞的演變(上)


  29. ^ 煎蛋小学堂:新版元素周期表之歌(118个元素顺序版). 煎蛋网. 2013-05-26 [2017-10-27]. 


  30. ^ 漢典 鎇


  31.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臺灣元素週期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1-31.


  32.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科技术语研究. 1998, (1): 17. 


  33. ^ Elements, Terrestrial Abundance. www.daviddarling.info. [2007-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0). 


  34. ^ Morgan, J. W.; Anders, 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arth, Venus, and Mercu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0, 77 (12): 6973–6977. Bibcode:1980PNAS...77.6973M. PMC 350422. PMID 16592930. doi:10.1073/pnas.77.12.6973. 


  35. ^ Hillar, Marian. The Problem of the Soul in Aristotle's De anima. NASA WMAP. 2004 [2006-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9). 


  36. ^ 形而上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ISBN 978-7-300-05116-1.


  37. ^ Strathern, Paul. (2000). Mendeleyev’s Dream – the Quest for the Elements. New York: Berkley Books.


  38. ^ IUPAC Announces Start of the Name Approval Process for the Element of Atomic Number 112 (PDF). IUPAC. 20 July 2009 [27 August 2009]. 


  39. ^ IUPAC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Element 112 is Named Copernicium. IUPAC. 20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2月24日). 


  40. ^ Greiner, W. Recommendations (PDF). 31st meeting, PAC for Nuclear Physics. 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4-14). 


  41. ^ Two ultra-heavy elements added to the periodic table. 6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42. ^ Discovery and Assignment of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113, 115, 117 and 118. IUPAC (2015-12-30)


  43. ^ Elements 113, 115, 117, and 118 are now formally named nihonium (Nh), moscovium (Mc), tennessine (Ts), and oganesson (Og). IUPAC. 2016-11-30 [2016-11-30]. 


  44. ^ IUPAC Is Naming The Four New Elements Nihonium, Moscovium, Tennessine, And Oganesson. IUPAC. 2016-06-08 [2016-06-08]. 


  45. ^ 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 2017-02-15 [2018-5-6].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6. ^ 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发布113号等4个元素中文名称. 2017-05-10 [2018-5-6].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外部連結


  • 臺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附錄-兩岸化學元素用字對照表


参见




  •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列表

  • 同位素列表

  • 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