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自治州 | |
---|---|
又名: 州 | |
分類 | 地级行政区 |
位置 | ![]() |
上級 | 省级行政区 |
創建法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创建时间 | 1950年 |
數量 | 30个(2012) |
應用範圍 | 省、自治区 |
本级政府 | 自治州人民政府 |
下級 | 县级行政区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单位类型 |
---|
中国一级行政区 省 直辖市 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
副省级行政区 副省级市 副省级自治州 副省级市辖区 |
地级行政区 地区 地级市 自治州 盟(內蒙古) |
副地级行政区 副地级市 省直管市 省直管县 省直管区 |
县级行政区 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可称“地方” 县 自治县 县级市 市辖区 旗(內蒙古) 林区 特区 特别行政区 工农区(已废除) |
类似县级单位 行政管理区 管理委员会 |
乡级行政区 乡 民族乡 镇 街道 苏木(內蒙古) 县辖区 |
类似乡级单位 行政管理区 管理委员会 地区办事处(北京) 农场、监狱、大学城等 |
村级行政区划单位 非行政区,无本级政府机构,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行政村 社区 嘎查(內蒙古)、牧委会(青海) |
其他术语 地理大区、经济区 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 计划单列市、较大的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 经济特区、开发区、新区 经济发达镇 (擬升格為縣級市或市轄區的鎮) |
历史:清朝 → 民国 → 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治组织 |
---|
行政区划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 |
自治地方 |
特别行政区 |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自治旗 |
民族特色基层政权 民族乡/民族苏木 |
自治组织 |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乡村) |
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自治州为民族自治地方,地位介于省一级与县一级之间,属于地级行政区,为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按照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很高的自我管理权利,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中国大陆设立自治州的有省和自治区。自治州管辖的县级行政区为县、自治县、县级市。至2012年末,中国大陆共有30个自治州[1]。民族自治州通常亦简称为“州”,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
目录
1 簡介
2 各省区自治州列表
3 自治州中的民族构成
3.1 一個主要少數民族
3.2 兩個主要少數民族
4 按民族划分
5 已撤銷或更改的自治州
6 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在30%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7 注释
8 参见
簡介
自治州屬於地级行政区,受所在的省或自治区领导。自治州为民族自治地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很高的自主权利。自治州自治机关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州人民政府。自治州人民政府实行自治州州长负责制,自治州州长主持本级人民政府工作,州长由自治主体民族的公民担任[2]。
自治州管辖的行政区域为县级行政区包括县、自治县、县级市。有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的以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建立,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各省区自治州列表
所属省份 |
名称 |
汉语拼音 |
自治民族 |
州府 |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Línxià Huízú Zìzhìzhōu |
回族 |
临夏市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Gānnán Zàngzú Zìzhìzhōu |
藏族 |
合作市 |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Qiándōngnán Miáozú Dòngzú Zìzhìzhōu |
苗族 、 侗族 |
凯里市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Qiánnán Bùyīzú Miáozú Zìzhìzhōu |
布依族 、 苗族 |
都匀市 |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Qiánxī'nán Bùyīzú Miáozú Zìzhìzhōu |
兴义市 |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Ēnshī Tǔjiāzú Miáozú Zìzhìzhōu |
土家族 、 苗族 |
恩施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Xiāngxī Tǔjiāzú Miáozú Zìzhìzhōu |
吉首市 |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Yánbiān Cháoxiǎnzú Zìzhìzhōu |
朝鲜族 |
延吉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Hǎiběi Zàngzú Zìzhìzhōu |
藏族 |
海晏县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Hǎinán Zàngzú Zìzhìzhōu |
共和县 |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Huángnán Zàngzú Zìzhìzhōu |
同仁县 |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Guǒluò Zàngzú Zìzhìzhōu |
玛沁县 |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Yùshù Zàngzú Zìzhìzhōu |
玉树市 |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Hǎixī Měnggǔzú Zàngzú Zìzhìzhōu |
蒙古族 、 藏族 |
德令哈市 |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Ābà Zàngzú Qiāngzú Zìzhìzhōu |
藏族 、 羌族 |
马尔康市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Gānzī Zàngzú Zìzhìzhōu |
藏族 |
康定市 |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Liángshān Yízú Zìzhìzhōu |
彝族 |
西昌市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Kèzīlèsū Kē'ěrkèzī Zìzhìzhōu |
柯尔克孜族 |
阿图什市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Bó'ěrtǎlā Měnggǔ Zìzhìzhōu |
蒙古族 |
博乐市 |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Chāngjí Huízú Zìzhìzhōu |
回族 |
昌吉市 |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Bāyīnguōlèng Měnggǔ Zìzhìzhōu |
蒙古族 |
库尔勒市 |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Yīlí Hāsàkè Zìzhìzhōu |
哈萨克族 |
伊宁市 |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Déhóng Dǎizú Jǐngpōzú Zìzhìzhōu |
傣族 、 景颇族 |
芒市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Nùjiāng Lìsùzú Zìzhìzhōu |
傈僳族 |
泸水市 |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Díqìng Zàngzú Zìzhìzhōu |
藏族 |
香格里拉市 |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Dàlǐ Báizú Zìzhìzhōu |
白族 |
大理市 |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Chǔxióng Yízú Zìzhìzhōu |
彝族 |
楚雄市 |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Hónghé Hānízú Yízú Zìzhìzhōu |
哈尼族 、 彝族 |
蒙自市 |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Wenshān Zhuàngzú Miáozú Zìzhìzhōu |
壮族 、 苗族 |
文山市 |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Xīshuāngbǎnnà Dǎizú Zìzhìzhōu |
傣族 |
景洪市 |
自治州中的民族构成
以下列出各省区自治州中的民族构成。为2010年数据。
一個主要少數民族
自治州 | 建立年份 | 省区 | 规定的自治民族 | 百分比 | 其它少数民族 | 百分比 | 汉族百分比 | 总人口 |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1954年 | 新疆 | 蒙古族 | 3.40 % | 维吾尔族 | 31.83 % | 59.29% | 1,278,486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1954年 | 5.66% | 13.32 % | 64.96 % | 443,680 |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1953年 | 甘肃 | 藏族 | 54.64 % | 回族 | 6.25% | 38.70 % | 640,106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1950年 | 四川 | 78.29 % | 彝族 | 2.66% | 18.24 % | 1,091,872 |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1954年 | 青海 | 91.86 % | 回族 | 0.96% | 6.57 % | 181,682 |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1956年 | 云南 | 白族 | 32.19 % | 彝族 | 13.02 % | 50.69 % | 3,456,000 |
迪慶藏族自治州 | 1957年 | 藏族 | 32.36 % | 傈僳族 | 26.72 % | 18.34 % | 400,182 |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1954年 | 新疆 | 哈萨克族 | 21.53 % | 维吾尔族 | 26.88 % | 35.22 % | 2,482,592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1954年 | 柯尔克孜族 | 27.32% | 64.68% | 6.78% | 525,570 |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1956年 | 甘肃 | 回族 | 31.59% | 東鄉族 | 25.99% | 39.70% | 1,946,677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1952年 | 四川 | 彝族 | 49.13 % | 藏族 | 1.39 % | 47.55 % | 4,532,809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1954年 | 云南 | 傈僳族 | 48.21 % | 白族 | 26.04 % | 12.35 % | 534,337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1953年 | 傣族 | 27.89 % | 哈尼族 | 19.01 | 29.11 % | 1,133,515 |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1953年 | 青海 | 藏族 | 24.36 % | 回族 | 31.52 % | 35.88 % | 273,304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1953年 | 66.31% | 6.84 | 24.84% | 441,689 |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1953年 | 68.55 % | 蒙古族 | 13.98 % | 6.08 % | 256,716 |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1954年 | 新疆 | 回族 | 9.52% | 哈萨克族 | 9.33% | 75.31% | 1,428,587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1958年 | 云南 | 彝族 | 26.70 % | 傈僳族 | 1.98 % | 66.94 % | 2,684,174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1951年 | 青海 | 藏族 | 96.49 % | 回族 | 0.22 | 3.09% | 378,439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1952年 | 吉林 | 朝鲜族 | 32.45% | 滿族 | 2.52% | 64.55% | 2,271,600 |
兩個主要少數民族
自治州 | 建立年份 | 省区 | 规定的自治民族(1) | 百分比 | 规定的自治民族(2) | 百分比 | 其它少数民族 | 百分比 | 汉族百分比 | 总人口 |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1953年 | 四川 | 藏族 | 54.50 % | 羌族 | 17.58 % | 回族 | 2.99% | 24.56 % | 898,713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1958年 | 云南 | 壮族 | 29.20 % | 苗族 | 13.68 % | 彝族 | 9.99% | 42.69 % | 3,517,941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1953年 | 傣族 | 28.88 % | 景颇族 | 11.09 % | 傈僳族 | 2.60% | 51.93 % | 1,211,440 |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1954年 | 青海 | 蒙古族 | 5.53 % | 藏族 | 10.93 % | 回族 | 13.45% | 66.01 % | 489,338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1957年 | 云南 | 哈尼族 | 17.55 % | 彝族 | 23.19 % | 苗族 | 7.25% | 42.85 % | 4,501,000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1956年 | 贵州 | 苗族 | 41.57 % | 侗族 | 29.02 % | 水族 | 1.59% | 21.73 % | 3,480,626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1956年 | 布依族 | 31.22 % | 苗族 | 12.69 % | 8.35% | 44.84 % | 3,231,161 |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1982年 | 27.56 % | 7.08 % | 彝族 | 1.57% | 60.62 % | 2,805,857 |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983年 | 湖北 | 土家族 | 47.50 % | 苗族 | 5.01 % | 侗族 | 1.53% | 45.32 % | 3,290,294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1957年 | 湖南 | 42.73 % | 33.85 % | 回族 | 0.29% | 22.85 % | 2,547,833 |
按民族划分
藏族(10个):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苗族(6个):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1])-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蒙古族(3个):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彝族(3个):
- 凉山彝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回族(2个):
- 临夏回族自治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傣族(2个):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布依族(2个):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
土家族(2个):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朝鲜族(1个):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白族(1个):
大理白族自治州(汉族人口略超50%)
哈萨克族(1个):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汉族人口超50%)
柯尔克孜族(1个):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傈僳族(1个):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侗族(1个):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壮族(1个):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羌族(1个):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哈尼族(1个):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景颇族(1个):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汉族人口超50%)
已撤銷或更改的自治州
列表可能不完全,尚待補充
西康省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5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海西蒙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55—1963年)→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1963—1985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甘肅省固原回族自治州(1955—1958年)
寧夏省河東回族自治州(1954年4月—7月)→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州(1954年7月—1955年)→甘肅省吳忠回族自治州(1955—1958年)
廣東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5—1987年)
廣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州(1956—1958年)
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在30%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以下所列不包括5个自治区所辖的同自治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地级行政区,人口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准。
- 河北省:承德市(汉族55.32%,满族39.87%)
- 辽宁省:本溪市(汉族66.84%,满族30.22%)、丹东市(汉族64.11%,满族32.99%)
- 湖南省:张家界市(土家族68.40%,汉族22.81%)、怀化市(汉族61.33%,侗族17.42%,苗族15.63%)
- 贵州省:安顺市(汉族61.6%,布依族16.92%,苗族14.27%)、铜仁市(土家族37.81%,汉族31.76%,苗族14.87%,侗族11.41%)
- 云南省:玉溪市(汉族68.18%,彝族19.32%),普洱市(汉族40.92%,哈尼族16.98%,彝族16.58%,拉祜族11.47%),丽江市(汉族42.71%,纳西族20.51%,彝族18.68%,傈僳族9.62%),临沧市(汉族61.22%,傣族15.77%,拉祜族,佤族9.76%)
- 青海省:海东市(汉族56.33%,回族20.38%,藏族9.2%,土族8.06%)
注释
^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参见
- 中国行政区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0mFYfW1fAz,1LswV3OtIPxLre0oDfbgXFc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