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燈節
本条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排灯节 | |
---|---|
常出现在排灯节的蓝果丽装饰是使用彩色面粉和沙子制作的。 | |
别名 | 万灯之节 |
参与者 | 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和尼瓦爾佛教[1] |
類型 | 文化、季节性、宗教性 |
活動 | 点灯、家居装饰、烟花、祈祷法会、送礼、表演、宴会和吃甜食 |
日期 | 根据印度日历 |
開始日期 | Dhanteras,排灯节两天之前 |
結束日期 | Bhai Dooj,两天之后 |
相關節日 | 尼瓦尔灯节 |
排灯节(Dīpāvali;马拉地语:दिवाळी、Diwali;印地語:दिवाली、Diwali;泰米尔语:தீபாவளி、Deepavali),又譯為萬燈節、印度燈節,也稱光明節,或者屠妖節[2],是一個五天的節日,於每年印度曆八月(天蝎宫)裏或八月前一周的第一個新月日(即公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舉行[3][4]。耆那教、印度教與錫克教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后来,印度光明节也被看作“内心之光”的庆典,一些佛教信徒也慶祝這個節日。瓦腊纳西是主要庆祝该节日的城市。
目录
1 名称来源
2 簡介
3 法律地位
4 非法定假期
5 參考文獻
名称来源
排灯节庆祝活动包括视觉、声音、艺术和美食活动。庆祝活动会因不同地区而有所差异。[5][6][7] |
排灯节 (英語 發音: /dᵻˈwɑːliː/,英普遍称Divali[8]、梵语为dīpāvali)的意思为一系列的灯光,[9]这个单词是由dīpam(即为油灯)衍生而来,也因此这个节庆也被称为dīpotsavam。
簡介
排燈節起源於《羅摩衍那》的故事。
相傳世界被妖魔所侵擾,天神下凡降魔。降魔後,大地女神為天神誕下一名兒子,並取名「Narakāsura」。然而,身為神明之子的 Narakāsura 不僅常常與邪惡為伍,還強迫凡間百姓不准點燈。應百姓所求,天神與 Narakāsura展開了正邪大戰。最終,Narakāsura戰死,人民遂點燈慶祝[10]。
亦有一說,排燈節是為紀念羅摩Rāma戰勝羅波那Rāvaṇa後返回阿約提亞Ayodhya的勝利(羅波那因為好女色而拐走悉多,悉多的丈夫羅摩因此前往楞伽島(今斯里蘭卡)將羅波那殺死並救回妻子。見維基「羅波那」條目)
法律地位
在一些國家,排燈節被確立為法定假日,當中包括:
印度
斐济
模里西斯
马来西亚
尼泊尔
新加坡
千里達及托巴哥
緬甸
非法定假期
香港-印度裔香港人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排燈節 |
^ Charles M Townsen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ikh Stud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699308, page 440
^ 馬來西亞
^ 慶祝光明驅走黑暗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15.,聯合早報
^ 泰米爾日曆上的屠妖節日期[永久失效連結]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fs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tp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dhcd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OED-Diwali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Lochtefeld, James G. "Diwali" in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Hinduism, Vol. 1: A–M, pp. 200–201. Rosen Publishing. ISBN 9780823931798.
^ 屠妖節,新加坡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