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0MKK战斗机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蘇-30MKK / MK2 Су-30MKK / MK2 北約代號: 側衛-G (Flanker-G)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Su-30MKK在俄羅斯利佩茨克空軍基地。 | |
概觀 | |
類型 | 戰鬥轰炸機、多功能戰鬥機 |
首飛 | 1999年 |
設計 | 蘇霍伊設計局 |
生產 | 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製造廠 |
產量 | 約200架(含授權生產) |
主要用戶 | 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 |
衍生自 | 蘇-27戰鬥機 - 側衛 蘇-30戰鬥機 - 側衛-C |
衍生機型 | 殲-16戰鬥轰炸機 |
技术数据 | |
長度 | 21.935米(72.97英尺) |
翼展 | 14.70米(48.20英尺) |
高度 | 6.36米(20.85英尺) |
翼面積 | 62.00米2(平方米) ; 667.00英尺2(平方英尺) |
空重 | 17,700公斤(39,021磅) |
正常起飛重量 | 24,900公斤(54,900磅) |
最大起飛重量 | 34,500公斤(76,060磅) |
發動機 | 2具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 AL-31FP後燃低通量渦輪扇發動機 |
推力 | 單台最大推力 74.50千牛(16,750磅力) 單台最大後然推力 122.58千牛(27,560磅力) |
性能數據 | |
最大速度 | 2450km/hr(2.00馬赫) |
巡航速度 | 1.69馬赫 |
爬升率 | 海平面爬升率:230米/秒(45,275英尺/分) |
實用升限 | 17,300米(56,800英尺) |
最大航程 | 3,000公里(1,620海里) |
翼負荷 | 401公斤/平方米(82.3磅/平方英尺) |
推重比 | 1.0 |
武器装备 | |
機炮 | 一門GSh-30-1機炮,裝彈150發 |
火箭 | S-5航空火箭彈 S-8航空火箭彈 S-13航空火箭彈 S-24航空火箭彈 等等 |
飛彈 | 12個武器掛點 R-60短程空對空導彈 R-27中程空對空導彈 R-73短程空對空導彈 R-77中程空對空導彈 Kh-31中程空對艦導彈 Kh-29T/L雷射導引對地飛彈 Kh-59ME空對地導彈 等等 |
炸彈 | KAB 500KR,KAB-1500KR,FAB-500T,OFAB-250-270等航空炸彈 |
其他 | Sorbtsiya ECM莢艙 |
Su-30MKK戰鬥機(蘇愷-30MKK戰鬥機,北約命名稱為側衛G,Flanker G),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公司設計的第四代雙座多用途戰機。在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共青城航空联合制造企业生产,1999年首飛成功。
Su-30MKK是俄語Су-30МКК的拉丁轉寫。МКК是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мерческий, китайский的縮寫,意思是中國的現代化商業版。解放軍用它來替代老化的殲轟-7,成為新主力。
目录
1 概觀
2 使用國
3 技術規格
3.1 基本信息
3.2 性能
4 參考文獻
概觀
最初的Su-30為一種長程戰鬥轟炸機的構想,是俄國為了回應F-15E的作品,能自力深入敵方轟炸並有一定的空戰自我防衛能力,MK型則是其外銷版,由於多功能特性受到許多預算並不充沛又想要升級第四代半戰機的國家青睞,1996年中國解放軍向俄國提出一種更強化的版本需求必須採用更多複合材料和更大載油量,時為俄國經濟極差的年代,於是MKK版誕生以爭取中方訂單。Su-30MKK可以携带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切合中國解放軍的需要,所以中國航太工業從自製Su-27成功後開始就將研發轉向Su-30MKK系列的自製和改良,目前解放軍已經可以自製組裝Su-30MK2的加強版殲-16,內載多項中方自製更新科技,然是否有部份零件要從俄國進口,外界不得而知。
Su-30MK2是MKK型的電子加強版有C4ISTAR能力,可以擔任小型空中預警機具有空戰管制能力,指揮一小隊戰機(10-15架)接戰,長機會自動資料鏈結僚機,且可自動分配目標或由後座武器官手動分配,僚機可在完全不開雷達情況下進行隱密攻擊,也就是由長機提供射控資料給僚機,僚機以此資料鏈發射飛彈。
除了機首光電球本身內建紅外線儀、電視攝影機、雷射測距儀,並可外掛多種電子萊艙適應海上反艦作戰,俄製M400偵蒐萊艙和Sapsan-E光學萊艙是常見的MK2配備,中國自行研發了一種電戰萊艙也已經配備海軍航空兵。可具備主(被)動電子反制功能,能使用「交叉注視」型欺騙干擾對抗來襲的先進空對空飛彈。
機身還內建一種最新科技360度紅外線感測裝置,已經達到第五代戰機的技術內涵,讓飛行員有高解析環場紅外線顯像視野外,還可以作為飛彈反制系統,這系統安裝在機背或其他地方,是一種固定於機身上的傳感器陣列,偵測到飛彈來襲資訊會迅速載入機控電腦不只可以躲避,甚至可以發射飛彈攔截敵方飛彈,開拓了空戰新領域。[1]
使用國
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0年有73架Su-30MKK[2][3]。
- Su-30MKK由中國全部自製並有發射主動雷達導引飛彈能力,相容於R-77E飛彈。(由於中國本身較爲發達的電子技術和製造業能力,相對于原裝的俄制戰機,中國自製版大量採用了改進的電子設備和機身複合材料,使用了原本沒有的一些工藝。通常中國官方認爲,這是一種獨立的新機型,稱爲殲-16即J-16)[4]。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於2010有24架Su-30MK2[2][3]。
印尼
- 印尼於2009年有3架Su-30MK2[5]。於2013年追購6架[6]。
乌干达
- 烏干達於2012年有6架Su-30MK2[7]。
委內瑞拉
- 委內瑞拉於2008年有24架Su-30MK2。
越南
- 越南於2012年有12架Su-30MK2V(修改版MK2)。另於2013年訂購12架。
技術規格
资料来源:KNAAPO Su-30MK page[8],Sukhoi Su-30MK page[9],Gordon and Davidson[10]
基本信息
飛行員:2
長度:21.935 m(72.97 ft)
翼展:14.7 m(48.2 ft)
高度:6.36 m(20.85 ft)
翼面積:62.0 m²(667 ft²)
空重:17,700 kg(39,021 lb)
載重:24,900 kg(54,900 lb)
最大起飛重量:34,500 kg(76,060 lb)
發動機:2×AL-31FL low-bypass turbofans
推力:7,600 kgf(74.5 kN,16,750 lbf)
後燃器推力:12,500 kgf(122.58 kN,27,560 lbf)
性能
最高速度:Mach 2.0 (2,120 km/h,1,320 mph)
航程:3,000 km(1,620 nmi)海拔
實用升限:17,300 m(56,800 ft)
爬升率:230 m/s(45,275 ft/min)
翼負荷:401 kg/m²(82.3 lb/ft²)
推重比:1.0
武器
機砲:1× GSh-301 gun(30 mm caliber,150 rounds)
空對空飛彈:6× R-27ER1(AA-10C),2× R-27ET1(AA-10D),6× R-73E(AA-11),6× RVV-AE (AA-12)
對地飛彈:6× Kh-31P/Kh-31A 反輻射飛彈,6× Kh-29T/L雷射導引對地飛彈,2× Kh-59ME
炸彈:6× KAB 500KR,3× KAB-1500KR,8× FAB-500T,28× OFAB-250-270
航空電子系統
NIIP N001VEP火控雷達,Sorbtsiya ECM萊艙
- 总共12个挂点
參考文獻
^ Su-30MKK全歷史
^ 2.02.1 Hacket, James (编).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0.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10 缺少或|title=
为空 (帮助)
^ 3.03.1 Su-30MKK Multi Role Aircraft. SinoDefence.com. [16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13日).
^ Su-30MKK fighter jet in Chinese PLAAF. AirForceWorld.com. 5 June 2013.
^ Su-27 Flanker Operators List. MILAVIA.NET. 27 November 2011 [15 January 2012].
^ Indonesia buys Russian jet fighters in $500 mln contract. Russia Today. 10 January 2012 [10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January 2012).
^ Uganda receives final Su-30s from Russia. defence.professionals. [19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0日).
^ Sukhoi Su-30MK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4-24.,KNAAPO.
^ Su-30MK Aircraft performance pag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6.,Sukhoi.
^ Gordon and Davidson 2006,pp. 92, 95-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