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Multi tool use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又称捕鱼儿海之战,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詔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第六次北征北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三月,明军行軍到達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明軍行至百眼井,距捕鱼儿海还有四十里,仍侦察不到元军行迹,蓝玉想引兵退还,王弼說“吾輩提十余萬眾,深入漠北,無所得,遽班師,何以覆命?”。蓝玉同意王弼的看法,命诸军继续前进,“穴地而炊,毋见烟火”。锦衣卫探知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正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之贝尔湖),蓝玉以王弼為前鋒,急行軍直奔北元汗帐。
捕鱼儿海之战
四月十二日,明軍到達捕鱼儿海南岸,探知脱古思帖木儿的營地就在捕鱼儿海东北80余里,于是發動突襲。脱古思帖木儿毫无准备,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匆忙逃走,蓝玉率明軍精骑追击千余里也没有追上,但脱古思帖木儿逃脫后不久即被其部将也速迭尔(阿里不哥后裔)缢杀。
留在營地的北元太尉蛮子仓卒迎战,失敗战死,其余北元貴族投降,其中包括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等64人、故太子必里秃妃(必里克图可汗)以及公主等119人、吴王朵里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2994人、军士男女7.7万余人,俘获马4.7万匹、驼4800余头、牛羊10.24万余头、车3000余辆,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等,北元行政的根基被動搖,元气大伤,再也無法與明朝抗衡。
四月,明軍勝利班师。消息传至京师,明太祖大悅,遣使劳军,將蓝玉喻為李靖,封凉国公。此役,藍玉掠獲大量珍寶,又將元妃據為己有,元妃不堪被凌辱,最後自殺。也種下了日後蓝玉被殺的遠因。
参考文献
元朝歷史
|
|
大蒙古国 |
蒙兀国 · 蒙古统一(打败蔑儿乞人 · 消灭泰赤乌部 · 十三翼之战 · 塔塔儿部叛金 · 塔里忽台被杀 · 帖尼河之战 · 阔亦田之战) · 成吉思汗 · 建立蒙古帝国 · 蒙古攻西辽之战 ·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撒马尔罕之战 · 玉龙杰赤之战 · 大败札兰丁 · 长春真人西行 · 一言止杀) · 蒙古滅西夏之戰 · 蒙金戰爭(野狐嶺戰役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 耶律楚材归顺 · 木华黎治理汉地 · 三峰山之战 · 蔡州之战) · 蒙古入侵高丽(蒙古第二次攻高丽 · 蒙古第三次攻高丽 · 蒙古第五次攻高丽 · 征东行省 · 也顿村之战) · 戊戌选试 · 蒙古第二次西征(钦察草原 · 基辅罗斯等各公国 · 蒙古征服俄罗斯 · 匈牙利 · 摩尔达维亚 · 波兰 · 立陶宛大公国 · 波希米亚 · 捷克 · 摩拉維亞 · 斯洛伐克 · 威尼斯共和国 · 原南斯拉夫地区 ·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 拉什卡 · 神圣罗马帝国) · 凉州会盟 · 蒙古第三次西征(征战木剌夷国 · 征战阿拔斯王朝 · 征战叙利亚阿尤布王朝 · 蒙古入侵叙利亚) · 窝阔台攻宋之战(沔州之战 · 真州之战 · 阳平关之战 · 江陵之戰 · 黄州之战 · 庐州之战 · 京襄之战 · 大垭寨之战 · 余玠防蜀之战 · 壽春之戰 ) · 蒙古征服吐蕃 · 乃马真后称制 · 海迷失后称制 · 蒙古灭大理之战 · 蒙哥攻宋之戰(蒙古攻四川之战 · 釣魚城之戰 · 鄂州之战) · 蒙古四大汗国(金帳汗國 · 察合台汗國 · 窩闊台汗國 · 伊兒汗國)
|
|
元朝 |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位戰爭 · 建号大元(建国号诏 · 营建大都) · 李璮叛亂 · 宋元战争(襄樊之战 · 丁家洲之战 · 潭州之战 · 文天祥抗元 · 崖山海战 · 宋幼主投海) · 马可·波罗来华 · 元曲勃兴(《窦娥冤》 · 《拜月亭》 · 《汉宫秋》 · 《梧桐雨》 · 《西厢记》 · 《倩女离魂》) · 忽必烈改制(一省制 · 行中书省 · 治理西藏 · 宣政院 · 开凿通惠河 · 宗王出镇 · 八思巴文) · 塔拉斯河庫里爾台大會 · 蒙越戰爭 · 四等人制 · 元日战争(文永之役 · 白江口之役 · 元寇防壘 · 弘安之役) · 元缅战争 · 元爪战争 · 海都之亂 · 阿合马理财 · 重新成為四大汗國宗主 · 瓜分窩闊台汗國 · 大都政變 · 武宗继统 · 武仁之約 · 仁宗继立 · 延祐經理 · 延祐復科 · 击败也先不花 · 外放和世琜 · 放逐图帖睦尔 · 英宗改制 · 拔除铁木迭儿 · 大元通制 · 南坡之变 · 泰定称帝 · 天顺帝失踪 · 文宗即位 · 明宗即位 · 天曆之變 · 设立奎章阁 · 顺帝继立 · 至正新政(脱脱更化 · 至正条格 · 脱脱修史(宋史、辽史、金史) · 大兴国子监) · 贾鲁治黄河 ·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 · 韩林儿起义 · 徐寿辉起义 · 郭子兴起义 · 张士诚起事) · 亦思巴奚兵乱 · 朱元璋崛起(鄱陽湖之戰) · 明灭元之战
|
|
北元 |
洪武北伐(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明军攻克上都 · 惠宗逝世 · 昭宗继统 · 李文忠攻克应昌 · 明军收取甘肃 · 纳哈出投降 · 明平云南之战 · 金山之戰 · 捕魚兒海之戰 · 天元帝遇害 · 鬼力赤篡位
|
|
鞑靼 |
也速迭儿夺位 · 蒙古分裂(鞑靼 · 瓦剌) · 饮马河之捷 · 脱欢统一瓦剌 · 击败阿鲁台 · 瓦剌攻明之战(大同之战 · 土木堡之变 · 景泰继统 · 京师保卫战) · 也先称汗 · 瓦剌衰落 · 达延汗中兴(灭亦思马因 · 征讨鄂尔多斯 · 收服喀尔喀 · 击败兀良哈) · 俺答称汗 · 察哈尔东迁 · 庚戌之变 · 俺答封贡 · 努尔哈赤攻打蒙古 · 后金攻察哈尔蒙古之战
|
|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明朝歷史
|
|
前期 |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韩林儿起义、徐寿辉起义、郭子兴起义、张士诚起事) · 二十四将 · 三打集庆 · 统一江南(灭陈友谅、洪都保卫战、鄱陽湖之戰 · 灭张士诚 · 灭方国珍 · 平定闽、广) · 北伐和统一(徐达北伐、洪武北伐、攻取河南和山东、攻克河北和上都、平定山西与收复甘肃、平定云南、平定四川、收回燕雲十六州、平定辽东、金山之戰、捕魚兒海之戰) · 进军西藏(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朵甘行都指揮使司、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 创建衛所制 · 建都之议 · 洪武之治 · 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 · 南北榜案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厂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郑和下西洋 · 经营南海(永乐群岛、永樂环礁、宣德群岛、永乐龙洞、郑和群礁、于锡兰山国之战、舊港宣慰司) · 万国来朝(朝鲜、安南、琉球、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浡泥、呂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帖木兒等) · 确立宗藩 · 三大营(五軍營、三千營、神机营) · 南征安南 · 統治安南(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蓝山起义) · 贵州建制 · 三宣六慰 · 唐赛儿民变 · 明成祖北伐 · 经营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巡视东北、奴儿干城、永宁寺、永宁寺碑、建州三衛、辽东都司) · 陈诚出使西域(《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 · 永乐大典 · 朱高熾監國 · 高煦之亂 · 仁宣之治 · 三杨辅政 · 宣宗廢后 · 票拟制度 · 建立哈密卫
|
|
中期 |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 浙閩民變 · 大同之战 · 土木之变 · 景泰继统 · 午門血案 · 京师保卫战 · 易储之争 · 夺门之变 · 曹石之變 · 重修《寰宇通志》 · 汪直擅政 · 鄖陽民變 · 藤峽盜亂 · 哈密之爭 · 固原盜亂 · 河套之患 · 成化新风 · 王文素与《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 弘治中兴 · 九邊建制 · 南徽北晋 · 滿倉兒案 · 海運嚴禁 · 郑旺妖言案 · 劉瑾擅政 · 安化王之乱 · 寘鐇之亂 · 劉六劉七民變 · 川蜀盜亂 · 武宗南巡 · 应州大捷 · 寧王之亂 · 南贛盜亂 · 江彬擅政 · 王阳明与阳明学 · 世宗继统 · 大禮議 · 佛朗機〔葡萄牙〕人東來(葡佔屯門、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雙嶼港、租借澳門) · 大同兵變 · 更定祀典 · 嘉靖南巡 · 迁陵之议 · 岑猛之亂 · 壬寅宮變 · 嘉靖中兴 · 楚藩宮變 · 嚴嵩擅政 · 北虜南倭 · 戚继光抗倭 · 李福達之獄 · 议复河套 · 庚戌之变 · 嘉靖大地震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
晚期 |
隆慶新政(隆庆开关、 俺答封贡、開中法) · 张居正辅政(一条鞭法、考成法、王国光著《万历会计录》、潘季驯治河) · 萬曆中興 · 重修长城 · 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 · 秦良玉与白桿兵 · 國本之爭 · 萬曆怠政 · 齐楚浙党 · 朱載堉与十二平均律 · 伊利亞〔西班牙〕人東來(呂宋大屠殺 · 明西聯軍滅林鳳) · 明缅战争 · 礦稅之弊 · 妖書案(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 · 楚藩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槓案) · 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 東林黨爭 · 光宗中兴 · 和蘭〔荷蘭〕人東來(沈有容諭退紅毛番、澎湖之戰、崇祯明荷海战) · 天主教再次传入(西學東漸、利玛窦、聖教三柱石、南京教案、《崇祯历书》、《几何原本》、红夷大炮) ·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 建州女真叛明 · 薩爾滸之戰 · 三饷加派 · 奢安之亂 · 徐鴻儒民變 · 熊廷弼和孙承宗抗金 · 魏忠賢擅政(阉党) · 复社之兴 · 王恭廠大爆炸 · 袁崇焕督師薊、遼(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诛杀毛文龙) · 崇禎治亂 · 寧遠兵變 · 清兵入塞(京畿之戰、遵永大捷、宣大之戰、第二次京畿之戰、北直隸山東之戰、第二次北直隸山東之战) · 第一次皮岛海战 · 第二次皮岛海战 · 走西口 · 己巳之變 · 沙定洲之亂 · 吳橋兵變 · 英格蘭〔英國〕人東來(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帝书、虎門之戰) · 《天工开物》 · 徐霞客遊記 · 天灾不断(低温、鼠疫、水灾、旱灾、蝗灾) · 吳有性与《温疫论》 · 松錦之戰(洪承畴降清、祖大寿降清) · 明末民變(王二起義、張獻忠起義、李自成起義、朱仙鎮之戰、凤阳之战、荥阳大会、开封之战、瑪瑙山之戰、襄阳之战) · 孙传庭抗击大顺军 · 盧象昇練天雄军 · 「四正六隅」灭流寇 · 曹文詔殉国 · 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 南迁之议 · 甲申之變 · 一片石之战 · 李自成称帝 · 吴三桂降清
|
|
南明 與 明鄭
|
南明紛立(弘光、魯王、隆武、紹武、永曆) · 入關戰爭 · 江北四鎮(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 · 青州之变 · 大顺军灭亡(潼关战役、陕北战役、李自成被杀) · 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 马、阮党争 · 左良玉清君側 · 联虏平寇 · 睢州之变 · 潞王监国 · 张献忠称帝 · 剃髮易服 · 圈地投充 ·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南昌之屠、大同之屠、四川大屠殺、廣州之屠) · 反清复明(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 李成栋广东反正 · 姜瓖大同反正 · 米喇印、丁国栋甘肃回民反清起义 · 谢迁反清起义 · 榆园军反清起义 · 王永强陕北反清起义 · 贺珍、孙守法、武大定反清起义 ·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反清起义) · 聯寇抗清 · 黄道周北伐 · 靖藩之变 · 农民军抗清(忠贞营、夔東十三家、摇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停溪大捷、叙州大捷、辰州大捷、湖南之役、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保宁之战) · 何腾蛟经营湖南 · 瞿式耜、张同敞殉国 · 沙定洲之亂 · 大西军经营云南 · 李定國兩蹶名王 · 张煌言抗清 · 洪承畴经略江南 · 肇庆之役 · 新会之战 · 十八人之獄 · 曲靖之战 · 宝庆之败 · 孫可望投清 · 重庆之役 · 磨盤山血戰 · 南明消亡(福建沦陷、湖南沦陷、贵州沦陷、云南沦陷) · 大西灭亡 · 舟山之役 · 一官党 · 郑芝龙降清 · 鄭成功抗清(郑家军、鄭成功北伐、鄭成功长江之役、同安之役、潮州之役、泉州大捷、厦门大捷、思明州、海澄战役、鄭成功征台) · 郑、施交恶(曾德事件) · 鲁监国浙闽抗清 · 咒水之難 · 德勒之战 · 逼死坡 · 夔东会战 · 茅麓山战役 · 明鄭王朝(鄭經嗣位之爭、鄭泰事件、清荷联军攻鄭、東寧之變) · 迁界禁海 · 明郑灭亡 · 朱术桂殉国 · 安南明鄉人
|
|
專門史 |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
|
【说明: 绿色为西方人来华事件】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
|
中國歷史上的北伐
|
|
周代 |
尹吉甫北伐 |
|
秦漢 |
蒙恬北伐 — 漢武帝北伐 — 竇憲北伐 — 曹操北伐烏桓
|
|
三國 |
诸葛亮北伐 — 姜維北伐 — 孫權北伐
|
|
東晉南北朝
|
祖逖北伐 — 褚裒北伐 — 殷浩北伐 — 桓溫北伐 — 劉裕北伐 — 元嘉北伐 — 天監北伐 — 陳慶之北伐 — 太建北伐
|
|
隋唐 |
隋文帝北伐 — 唐太宗北伐(李靖北伐)
|
|
五代宋朝
|
後周世宗北伐 — 太平兴国北伐 — 雍熙北伐 — 宣和伐辽 — 岳飛北伐(一、二、三、四) — 隆兴北伐 — 開禧北伐 — 端平入洛
|
|
明代 |
徐达北伐—洪武北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永樂北伐 — 明英宗北伐 — 黄道周北伐—鄭成功北伐
|
|
太平天國 |
太平軍北伐 |
|
中華民國 |
二次革命 — 護國戰爭 — 護法運動 — 國民革命軍北伐
|
|
6XfH hFryRwguAMeICF3 HKw,ktFFjiswbBJwwI2WKH,ewcE,TUR7W4d3WrwO7t8,keMmi TlJk9v1o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