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渠











































义渠

周朝诸侯国
国君之姓

义渠
爵位
不明
始封此國者
不明
创始年
商朝末年
始祖
不明
灭亡年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
亡国之君
不詳
灭亡原因
被秦國灭亡
史书记载
《战国策》
《墨子·节葬下》

义渠,又稱儀渠,古代部族國家,活躍於今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最初以游牧為生。在殷商末年形成國家,逐步定居。至戰國時代,佔有今天的陝西省北部、甘肅省北部和寧夏等地,與秦國形成對抗關係,最後被秦國所滅。傳統上將他們列為西戎之一。




目录






  • 1 起源


  • 2 历史


    • 2.1 兴衰


    • 2.2 灭亡




  • 3 文化


  • 4 民族北迁


  • 5 注释





起源


義渠起源不詳。岑仲勉根據語言學及火葬習俗等,考證他們可能是吐火羅族的分支,起源於印度,移往新疆,在春秋時代移居到隴西居住[1]


按照《竹书纪年》記載,在商朝末年时,義渠已經形成一個獨立國家,周公季历在武乙三十年时奉命讨伐义渠得胜[2],另周文王讨伐过的密须也可能与义渠有关。后義渠在秦穆公时一度臣服于秦国。



历史


《史记》中记载“义渠”的出现时间是在战国初年秦厉公时,当时义渠前来秦国进贡。其后义渠逐渐定居下来,吞并周边部落,强大起来,与秦国发生冲突(“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3]。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义渠入侵秦国,军队一度抵达渭河。



兴衰


秦伯駟七年(前331年),义渠发生内乱,秦国以帮助平乱为名乘机出兵,义渠开始衰落。十一年(前327年),义渠向秦国称臣,秦国建立义渠县。但是义渠新王位定之后,并不甘心臣服秦国,前往中原访问魏国,寻求共同反对秦国的机会(《战国策·义渠君之魏》。秦伯駟后元七年(前318年),楚国、魏国、韩国、齐国、赵国、燕国六国合力攻秦,义渠乘机起兵,击败秦军“于李帛之下”(《史记》、《战国策》)。



灭亡


不久秦国击败六国联军,回师讨伐义渠,后元十一年(前314年),夺取其二十五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义渠乘丧谋叛,被秦军再次击败。武王死后,秦昭王年幼继位,秦国一度内乱,义渠乘机重新崛起。義渠王與秦昭王之母宣太后私通,生下二子。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秦国随即出兵灭义渠,将义渠逐出黄河以南地区,在其地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三郡,并在边境开始修建长城[4]


另一种类似的说法:秦惠王时代,义渠国打败了秦国。秦昭王为了报仇,用欺诈手段杀了义渠王,并且发动军队攻打义渠国,实际上义渠国已经灭亡。(见《战国策“范睢说秦王”》)范睢至秦,王庭迎,谓范睢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後。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秦王当时很想攻击义渠。宣太后攻打义渠,只是消灭残部。



文化


义渠最重要的民俗特征是火葬(《墨子·节葬下》),另外,亦盛行娶后母为妻(烝報制),即是妻其後母等习俗。



民族北迁


义渠在灭亡后,其民族北迁,后人多有亡入匈奴者,为匈奴大姓。有现代学者主张匈奴中的休屠、昆邪二部,即是义渠后裔。



注释





  1. ^ 陳槃,《不見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第一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五十九,頁72-76。


  2. ^ 《今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年周師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頁80。


  3. ^ 司馬遷. 匈奴列傳. 史記. 西漢.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 ^ 《史記》〈匈奴列傳〉:「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筑長城以拒胡。」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澳門輕軌系統

水泉澳邨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