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
農曆,是現今東亞地區民間傳統廣泛使用的陰陽合曆。古代相傳為黃帝時代或者夏朝創制,又稱黃曆、夏曆[1][2]。中華民國成立後,由孫中山宣佈採用西方格里曆,而華夏傳統曆法則被稱為舊曆、傳統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以西曆為「公曆」,舊曆改稱「農曆」。在汉语,西曆也称阳历,因此農曆常习惯上称为阴历,然而此曆其實為陰陽合曆。
農曆是陰陽曆:「陽」以冬至回歸年為基準確定歲實,配合太陽季節陽光分一歲為二十四節氣;「陰」根據月球運行定朔望月。中國現存曆書最早是西漢版本之《夏小正》[3],漢武帝時期制定之《太初曆》已經有相當完善之曆法規則,自此大都採用「夏正」[4][註 1],即以建寅月為正月[1];之後定朔定氣規則又多次修改。現行農曆版本是依據既定基本規則,運用現代天文學成果修訂,完全依照天文數據計算得來。
農曆和西曆、伊斯蘭曆一樣,是現在應用廣泛的曆法之一。在華人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朝鮮、韓國、越南、以及全世界海外華人社區,農曆廣泛應用於生日標記、各種民俗活動節日等,比如「年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被視為中華文化象徵。
目录
1 陰陽合曆
2 曆法
2.1 定月
2.2 置閏
2.3 定年
3 詳細定義
3.1 天干地支
3.2 日
3.3 月朔
3.4 节气
3.5 置閏規則改革
4 習俗節日
5 歷史
6 各地使用
7 註
8 参考文献
9 參見
10 外部链接
11 参见
陰陽合曆
曆法是紀錄時間之座標系統,多数古代民族根據天象來確定曆法,都有年和月之概念:年,就是四季周期,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就是月相盈虧周期,即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准确测量回歸年和朔望月之长度,會发现一年比十二个月多大约10.875日,即單个陰曆或陽曆无法同时满足年和月的准确周期。
阴曆之曆月是準確按月相盈虧圓缺週期來制定,1個朔望月長約29.53日,故制訂曆月為大月就是30日,小月就是29日,若以12個月為1年,1年之長度就落在354日或355日之間,故年只是大体上符合一个四季循环,但其长度和四季周期有一些差异,这就导致新年并非固定于某个季节,而是缓慢推移,从冬季逐年移动到夏季。例如伊斯蘭曆、古希腊曆都是如此。
阳曆之曆年是準確按太陽視運動週期(回歸年)為制定標準,没有月之概念,或者月只是大体符合月亮阴晴圆缺变化的周期长度。例如西曆月長与真正的朔望月只相差0.5至1.5日,西方语言之月份与月亮同源(例如英语中的month与moon),但月亮圆缺与每月日期变化没有固定关系(即新月的日期逐月缓慢推移)[註 2]。季节明显之地区,所原创之曆法多为阳曆,比如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了古埃及太阳曆。
- 調和陰陽
華夏曆法罕有地同時考慮到太陽及月球運動,兼顧了年和月之準確周期,是為陰陽合曆。因中國以農立國,農民常依此曆進行農事,故又稱為農民曆。華夏曆法依據觀測月相變化,嚴格按照朔望月周期確定月份(定朔),為農曆之陰曆部份,12個月平均約在354日左右。通過觀測太陽視運動與黄道的關係,觀察出回歸年之週期約在365.25日左右,由太陽之高度角變化週期,影響地表氣候環境之不同,定出二十四節氣(定氣),為農曆之陽曆部份。在結合時衡量到陰曆十二個月與陽曆回歸年每年約有11日落差,[5]為了使彼此長度能夠更加接近,自春秋時代起即有「十九年七閏月法」;又排定了閏月規則,力求平衡調和中氣在相應固定月份[註 3]。如此既達到年合四季、月合圓缺,即新月固定於初一,新年固定於冬春之交,達成陰陽和諧。
因十九年七閏之規律,每個人在其19歲倍數之生日,有機會西曆生日與華夏曆法重合於同一日[6]。
曆法
定月
現行曆法,以朔分月,每個朔望月之始末通過太陽和月球之相對位置確定,以每個月太陽直射月球背面之時刻,定出朔日,朔日定為初一,為每月之始日。每月太陽直射月球正面之日期定出望日,一般為十五或十六日,為每月之中點日期。一個月之上旬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初日,如一月十日稱為正月初十。下旬稱為廿日,亦有些通勝將之說成念日;如一月二十二日稱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冬至所在月定義為十一月,之後月份為十二月、正月、二月……復至十一月。其中農曆每年第一個月按照習慣稱為正月,十一月及十二月分別又稱為冬月及臘月。表示氣候寒冷的成語「十冬臘月」就是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若兩冬月間,不計冬月剩餘11個月,則不需置閏。
置閏
現行曆法採無中置閏法。若兩冬至間,不計冬月剩餘12個月,則置閏於冬至後第一個無中氣之月(有時一歲可能會有兩個無中氣之月,只取第一個),月序與前一個月相同(閏月在幾月後面,就稱閏幾月)[7]。採用現行之定朔法,有可能會出現無中氣月但無須置閏之狀況[註 4]。
由於當前近日點在冬季,冬季節氣之間較短,十冬臘月較容易分配到中氣;若採無中置閏法,閏月較常發生在夏季。未來因近日點進動,可能改變。
定年
定完月後,即可決定一年之起始。民用曆法中,以正月朔日為一年之開始,稱為元旦(元春旦)或正旦(正月旦),正月初一子夜至下一個正月初一子夜前之時間段稱為「一年」。有時一年內出現兩個立春,即年初一後立春,翌年年初一前再立春,稱為「雙春年」,一般視作吉兆。按照現行曆法計算,雙春年必定有閏月,有閏月之年必定有雙春,故又稱「雙春兼閏月」。相反,如果年初一至翌年年初一前夕沒有立春,稱為「盲年」。在十九年周期內,雙春兼閏年及盲年各出現七次,而單春年只有五次[8][9]。
在古代,官方通常會指定年號,並確定開始時間(奉正朔),隨後依順序紀年,比如建元元年、太初元年、宣統三年等。華夏曆法同時會使用干支標註年份順序(包含歲星紀年及太歲紀年),十二地支又對應十二生肖,比如壬辰龍年(西元2012年)。民間通常會在民間信仰於節慶表示神明誕辰或傳統戲劇作品使用,如辛卯年四月十二日、甲午年臘月初七等。中華民國成立時,廢除華夏曆法之官方地位,改以西曆計算年份,同時稱正月朔日為春節,廢除了年號制度。現今人們通常直接用民國紀年或西元紀年來表示農曆年份,或採用黃帝紀年(主要見於農民曆,稱黃曆○○○○年)。若從黃帝時代的西元前2698年為黃帝元年起算,至西曆2018年為黃帝4716年。
西曆換黃曆 | 黃曆換西曆 |
西曆年 + 2698 = 黃曆年 | 黃曆年 - 2698 = 西曆年 |
注意:西元沒有0年,故西元前須再加或減1。 |
詳細定義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60種配搭,循環往復,每60年干支紀年一個周期、每60月干支紀月一個周期、每60日干支紀日一個周期、每60時辰干支紀時一個周期,干支紀年月日時合共有八字。天干地支對應到月份,通常採用干支紀月,這種紀月以冬至所在月為子月,每一年為一個週期,如遇到閏月,閏月干支與前月相同。其中特别是地支中之子午,在華夏曆法有着重要地位。
- 地支
地支與月份、時辰有固定關係:
- 年、月表徵地球公轉,每圈為一歲,均分為12節,每節為一個月份,各對應十二地支,
- 日、时表徵地球自轉,每圈為一日,均分為12格,每格為一個時辰,各對應十二地支;
由於這種對應關係,每5年(日),干支紀月份(時辰)正好完成一次周期。(干支紀月不計閏月)
- 子午
十二地支中,子午依據太陽位置來確定,子為陰極盛,午為陽極盛,子午為歲、日周期定出始末與中點:
- 以每年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之日期定出夏至,午月為每歲之中點月份(干支五月),
- 以每年太阳直射南回歸線之日期定出冬至,子月為每歲之始末月份(干支十一月);
- 以每日太陽位於正南方向之時刻定出正午,午時為每日之中點時辰(11~13點),
- 以每日太陽位於正北方向之時刻定出子夜,子時為每日之始末時辰(23~01點)。
- 注:此處每日太陽位於正北方向是指夜晚,太陽在地平線下方之正北。
- 歲與年平均等長,起始點平均相差八分之一年,即半個季度。因為歲末歲初各有半個冬季,而年的安排使到一整個冬季放在年末。
日
中國古代以子夜為日之分界,以子正初刻(00:00)為一日之開始,夜子初四刻(24:00)為一日之終結[10]。但习惯中,人们倾向于认为一日开始于寅时(平旦)5点。中國傳統將一日分割為12個時辰,依次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1個時辰等於2個小時,子時是下午11時至上午1時,丑時是上午1時至上午3時,以此類推。
華夏曆法用干支來標記流水日,就像如星期般,無天文意義。60干支為一循環,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甲子。比如,2013年新年歲首(西曆2月10日)是丁未日,2014年歲首(1月31日)是壬寅日。
月朔
朔望月之長度大約在29.27至29.83日之間變動,長期平均長度是29.530588日(29日12时44分2.8秒)。因此,農曆一個月是29日或30日,又稱小月及大月。每一個月起始於朔日子夜,結束於下一個朔日子夜之前。現行曆法採取定朔法。
- 平朔
早期,采用平朔方法确定朔日。经过长期观察,确定朔望月之平均长度,比如29499940{displaystyle 29{tfrac {499}{940}}}日[註 5]。然后,选一个日月合朔的日期作为曆元,每经过一个月增加29499940{displaystyle 29{tfrac {499}{940}}}日,取整数部分即得朔日。
平朔规则下,通常是大小月相间,然后每经过15或17个月有一对连大月。
- 定朔
元授時曆起,天文台運用天體運行規律和采用实际觀測天象数据,确定每朔(太陽和月球之黃經一致)之具體時間,取當日為朔日,即每月初一。
定朔规则下,各月大小排列并不固定,有时会碰到连续四个大月或是连续三个小月。
节气
因地球橢圓地圍繞太陽公轉,速度不平均,故節氣有二法。按平均時間為平氣,按公轉角度為定氣。平氣法之春分秋分,未必為晝夜等長。自崇禎曆至今,曆法使用定氣。
- 平气
在古代,通常以冬至到冬至之間(約36514{displaystyle 365{tfrac {1}{4}}}日),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732{displaystyle 15{tfrac {7}{32}}}日),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為臘月、雨水所在月份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無中氣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閏月[11]。
屬陽曆的干支月或中氣月來源於觀測太陽的回歸年並按地支均分,屬陰曆的朔望月來源於觀測月亮盈虧。中气之间的时间约为30日514{displaystyle 5{begin{matrix}{frac {1}{4}}end{matrix}}}时,因此中气日之间的间隔(含前不含后)为30或31日。而一个朔望月的时间为29日或30日,一个月内要么一个中气,要么没有中气。因此,中气可以直接来确定月份及闰否。
每個中氣干支月比朔望月平均多21.75小時,兩者差異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朔望月就閏一個月,以此達到兩者平衡對應(具體變化過程是:相對干支月,較短的朔望月逐月提前;當提前的日數達到半個月時,閏一個朔望月,即一個干支月對應兩個朔望月,於是朔望月變成推後半個月;然後朔望月繼續逐月提前,如此循環往復)。最終結果是,每32.6個朔望月中有一個閏月。實際觀測中,由於定朔和定氣的方法與絕對平均值存在差異,每兩個閏月並非精確地相差32~33個朔望月,而是28~36個朔望月,總體19年7閏(12×19÷7)仍然符合32.6的平均值。
以下是前103年至1644年各闰月统计。
年 | 闰冬月 | 闰腊月 | 闰正月 | 闰二月 | 闰三月 | 闰四月 | 闰五月 | 闰六月 | 闰七月 | 闰八月 | 闰九月 | 闰十月 |
---|---|---|---|---|---|---|---|---|---|---|---|---|
前103-1644 | 38 | 61 | 52 | 48 | 63 | 49 | 70 | 48 | 51 | 54 | 48 | 61 |
- 定气
定气按太阳運行位置為準,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之位置。
節氣 | 西曆 | 黃經 | 中氣 | 西曆 | 黃經 | 平均中氣間隔長度/日* | 中氣對應月份 冬至100%對應,其餘99.6%對應。[註 3] | 月份別稱 | |
---|---|---|---|---|---|---|---|---|---|
1 | 立春 | 2月3/4日 | 45° | 雨水 | 2月18/19日 | 60° | 29.93,29-30 | 正月、寅月 | 孟春、端月、元春 |
2 | 惊蛰 | 3月5/6日 | 75° | 春分 | 3月20/21日 | 90° | 30.43,30-31 | 二月、卯月 | 仲春、杏月、花月 |
3 | 清明 | 4月4/5日 | 105° | 穀雨 | 4月19/20日 | 120° | 30.93,30-31 | 三月、辰月 | 季春、桃月、桐月、蠶月 |
4 | 立夏 | 5月5/6日 | 135° | 小滿 | 5月20/21日 | 150° | 31.31,31-32 | 四月、巳月 | 孟夏、陰月、梅月、槐月 |
5 | 芒種 | 6月5/6日 | 165° | 夏至 | 6月20/21日 | 180° | 31.45,31-32 | 五月、午月 | 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
6 | 小暑 | 7月6/7日 | 195° | 大暑 | 7月22/23日 | 210° | 31.31,31-32 | 六月、未月 | 季夏、荷月、荔月 |
7 | 立秋 | 8月7/8日 | 225° | 處暑 | 8月22/23日 | 240° | 30.93,30-31 | 七月、申月 | 孟秋、蘭月、巧月、瓜月 |
8 | 白露 | 9月7/8日 | 255° | 秋分 | 9月22/23日 | 270° | 30.42,30-31 | 八月、酉月 | 仲秋、桂月 |
9 | 寒露 | 10月7/8日 | 285° | 霜降 | 10月23/24日 | 300° | 29.93,29-30 | 九月、戌月 | 季秋、菊月 |
10 | 立冬 | 11月7/8日 | 315° | 小雪 | 11月21/22日 | 330° | 29.57,29-30 | 十月、亥月 | 孟冬、良月、陽月 |
11 | 大雪 | 12月6/7日 | 345° | 冬至 | 12月21/22日 | 360° | 29.45,29-30 | 冬月、子月 | 仲冬、冬月、葭月 |
12 | 小寒 | 1月5/6日 | 15° | 大寒 | 1月19/20日 | 30° | 29.58,29-30 | 臘月、丑月 | 季冬、臘月 |
- 此處數據取西元1810年至西元2409年。
二十四節氣中,原本驚蟄在雨水之前,穀雨在清明之前。後西漢末年劉歆將雨水、驚蟄對調,清明、穀雨對調。
由於克卜勒運動第二定律,地球靠近近日點時公轉速度會比較快,當前近日點在小寒附近,因此冬至到大寒兩個中氣之間相隔較短,約29.45日;而地球靠近遠日點時公轉速度較慢,當前遠日點在小暑附近,因此夏至到大暑兩個中氣之間相隔較長,約31.45日(以北半球為準)。
當中氣間隔可以比朔望月(≈29.53日)長時,一個月可能完全在兩個中氣日之間,此時這個月就沒有中氣。反之,當中氣間隔比朔望月短時,兩個中氣可能完全在兩個朔日之間,此時一個月內就有兩個中氣。
以冬至日子夜到冬至日子夜前為「一歲」。一歲一般為365日,有時為366日。冬至所在月定為冬月(或子月,以天干地支記月)。不計冬至月,一歲將包含11至12個整月,包含12個整月時,第一個無中氣之月份為閏月,此乃無中置閏法。若冬至在子月朔日,則前一歲必閏月;若冬至在晦日,則冬至後之一歲必閏月。
1年通常有12個月或13個月。包含13個月的年份為閏年。1810年立春至2409年除夕(立春前日)600年間的7421個月中,有雙中氣月19個,無中氣月240個,221閏,閏月分佈如下:
年 | 閏正月 | 閏二月 | 閏三月 | 閏四月 | 閏五月 | 閏六月 | 閏七月 | 閏八月 | 閏九月 | 閏十月 | 閏冬月 | 閏臘月 |
---|---|---|---|---|---|---|---|---|---|---|---|---|
1810~ 2409 | 2 | 15 | 26 | 38 | 42 | 39 | 28 | 16 | 6 | 5 | 4 | 0 |
下一次閏十一月出現於2033年。(2033年問題)前一次閏正月出現於1651年,下一次閏正月會出現於2262年;首次閏臘月將出現於3358年。
冬至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冬至月 |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
閏冬月 | 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
臘月 | 閏臘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
臘月 | 正月 | 閏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
…… 如此類推 |
置閏規則改革
由於古代,天文知識匱乏和觀測技術所局限,以及缺乏全球通信思維;中國古人對冬至之理解,是日影最長之正午;因此「冬至日」就是正午最接近冬至時點之日。而現代,科學和觀測技術發達,「冬至」就是太陽直射南半球最南點(南回歸線)之時刻,現在可以精確到幾點幾分,可以是UTC+0的日間或夜晚,如2014年冬至時點是,2014-12-21 23:03 (UTC),其最接近之UTC+8正午為2014年12月22日正午。
由於定朔平朔及定氣平氣間之差異,也引發了冬至是歸於上一月還是下一月之爭議,如1984年、2014年、2033年問題。置閏法有遵循亙古傳統之平氣置閏,現行是定氣日算置閏,還有定氣時刻置閏,即按照朔、冬至之具體時分先後劃分。
明清曆法已經逐漸開始定朔、定冬至到時分。明朝李天經曾建議,用中氣時刻是否介乎兩朔時刻之間,來決定該月是否有此中氣,例如崇禎十五年小雪雖在十一月初一日,但小雪時刻在十一月朔點之前,按此法屬十月[12],如此法則可減少雙中氣月之次數,並使置閏法獨立於時區。
習俗節日
臺灣的小商家習慣在初二和十六供奉福德正神,稱為「作牙」[13]。
- 日月同數之節日
農曆新年(中國大陸稱為春節),即農曆正月初一日,古代稱為“元旦”、“正旦”等,越南稱為Tết Nguyên Đán(元旦節) ,韓國稱為설날。農曆新年是一年中最隆重之節日。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越南、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美國紐約州唐人街等國家和地區法定假日。
上巳节,即农曆三月初三日,韩国称为삼짇날。
端午節,即農曆五月初五日,越南稱為Tết Đoan Ngọ(端午節),韓國稱為단오(端午)或수릿날(戌衣日/水瀨日,同音,兩種漢字寫法在韓國皆可用)。
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日晚上,越南稱為Thất tịch(七夕),韓國稱為칠석(七夕)。
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日,越南稱為Tết Trùng Cửu(重九節)。
- 十五(月圆)元节
元宵節、上元節,均為農曆正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hượng Nguyên(上元節),韓國稱為대보름(大보름)。
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rung Nguyên(中元節)或Lễ Vu Lan(盂蘭禮),韓國稱為백중(百中/百種)或망혼일(亡魂日)或 중원(中元)。
中秋節,即農曆八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Trung Thu(中秋節),韓國稱為추석(秋夕)。
下元節,即農曆十月十五日,越南稱為Tết Hạ Nguyên(下元節)。
- 腊月节日
臘八節,即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日。
祭灶节,亦称小年,即農曆臘月廿三日(北方)或廿四日(南方),越南稱為Tết Táo Quân(竈君節)。
除夕,正月初一前夕,即农曆一年之最后一晚。
这三个节日通常被认为是最大节日农曆新年的准备和酝酿。
- 节气节日
以节气定义的节日,通常都有很浓重的季节特征,大多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种季节最为明显的节气附近,清明是紧接春分后第一个节气。
春季: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大约在春分前后。
春季:寒食节,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大约在清明附近,韩国称为한식(寒食)。
春季:清明節,清明當日,越南稱為Tết Thanh Minh(清明節)。
夏季:夏至节,又称“夏节”、“仲夏”,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北方尤其受到重视。清代以前特别是宋代的法定假日,辽代谓之‘朝节’。
秋季:秋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约在秋分前后。
冬季:冬至節,冬至當日,也称“小年”,越南稱為Lễ hội Đông Chí(冬至禮會),韓國稱為동지(冬至)。
歷史
中國傳統曆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曆[14];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曆法和太陰曆法。中國傳統陰陽合曆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曆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15]。從黃帝紀年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曆,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曆法,此等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漢太初曆、隋唐大衍曆和皇極曆等,有些曆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
各地使用
其他東亞地區之陰陽合曆大多源自華夏曆法或受其影響,比如藏曆、和曆以及朝鮮半島和越南曆法等。目前,由於時區差別,大中華地區(UTC+8)[註 6]、韓國(UTC+9)與越南[註 7](UTC+7)使用的農曆的版本並不一致,因此各國農曆日期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012年中國閏四月而韓國閏三月,端午節亦相差一日)。部分軟件未能因應各國時間基準而調整會造成錯誤。[17]
日本農曆(和曆)原使用中國曆法計算,從明朝亡後之1685年開始自行編制曆法(貞享曆),直到1873年起廢除農曆(天保曆)改用西曆(格里曆),並於1910年起停止在官曆內併記舊曆。但目前日本國立天文台每年2月都會發報的「暦要項」官報中仍有節氣和朔弦望等資料可供自行計算農曆。現時日本國內僅有如中秋節等少量節日按農曆慶祝,其餘絕大多數原以農曆日期慶祝之節日均提前約一個月,改成了按照西曆之相同日期慶祝。
絕大部分海外華人會使用和大中華地區一致的農曆,但有些居於南半球的澳紐華僑會出版按當地時間所製作之曆書,此等曆書也會應當地季節而將節氣錯開半年。
據騰訊網上調查,有86.6%網友表示,自己仍按農曆慶祝生日。但隨著西曆越來越深入中國人的生活,很多00后只記西曆出生日期。[18]
註
^ 新莽、魏明帝、武周年間之部分年份為短暫例外。邱展毅.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資料庫介紹. 中央研究院. 1997.中國曆的運算規則
^ 朔望月 平均=29.530588日=29日12小时44分2.8秒(长度在29.27至29.83日之间变动)
^ 3.03.1 不對應率 = 32假閏月 + 13假月序/ 999年 × 11中氣 = 0.4%
精算龍曆. 農曆混亂(一):定氣帶來的雙中氣月. 中華龍曆網. 2012年11月24日.
^ 例如,冬至至冬至有兩無中氣之月。又或,上個冬至日結束當刻(晚子初四刻,24:00)至冬至日結束當刻只有12次月缺,而非13次。
^ =3651⁄4/ 12+7⁄19 ,十九年置七閏月
^ 中國大陸官方於於1929年從北京子午線時間轉換到UTC+8,台港澳等地民間在1978年前仍廣泛使用北京的子午線[16]
^ 北越政府於1967年8月8日改採UTC+7時區制曆並隨着越戰於1975年結束而推廣至全國[16]
参考文献
^ 1.01.1 「冬至月定為子月」,「自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曆以來,至今大都採用夏代的建寅制,即取冬至起的第3個月為正月」。中國古代歲首分那幾種?各以何為起點?. 中央氣象局.
^ 魯迅s:中秋二願:剛過了國曆的九一八,就是夏曆的「中秋賞月」
^ 史記·夏本紀: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云。
^ 史記·曆書: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
^ 3年便累積約33日,因此每3年置一閏月,但仍然比陽曆回歸年少3日左右,
^ 根據不完全統計,機率約為50%-60%。廖婉妤、黃靖涵、張博睿. 一本萬「曆」--農曆19年7閏之探討 (PDF). 中華民國第53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臺中市立立人國民中學).
^ 清史稿·時憲四:求閏月,以前後兩年有冬至之月為準。中積十三月者,以無中氣之月,從前月置閏。一歲中兩無中氣者,置在前無中氣之月為閏。
^ 立春與閏月. 香港地下天文台. 2015-02-04.
^ 雙春兼閏月. 香港天文台. 2016-12-16.
^ s:新唐書/卷025:李淳風:「古曆分日,起於子半。」。
s:樂律表微_(四庫全書本)/卷3s:性理大全書 (四庫全書本)/卷22:子時初四刻屬前一日 正四刻屬後日 其兩日之間即所謂始之始 中之中也。
s:大統厯志_(四庫全書本)/卷6#日周一萬分:自子正初刻至夜子初四刻有此分。
s:天經或問 (四庫全書本)/卷3:世人但知 子属本日 始得亥為本日終時 殊不知 子對中正初之刻為本日始時 夜子初四刻為本日終時。
^ s:漢書/卷021#律曆志:時所以記啟閉也,月所以紀分至也。啟閉者,節也。分至者,中也。節不必在其月,故時中必在正數之月。……朔不得中,是謂閏月,言陰陽雖交,不得中不生。
^ s:明史/卷31#曆一:「《大統》置閏,但論月無中氣,新法尤視合朔後先。今所進十五年新曆,其十月、十二月中氣,適交次月合朔時刻之前,所以月內雖無中氣,而實非閏月。蓋氣在朔前,則此氣尚屬前月之晦也。至十六年第二月止有驚蟄一節,而春分中氣,交第三月合朔之後,則第二月為閏正月,第三月為第二月無疑。」
^ 「初一、十五」與「初二、十六」-極品小站 黃成義中醫師所著《依醫倚犄》壹拾貮章神佛論
^ 周敏華. 《睡》簡、《放》簡及《孔》簡之《日書》盜篇比較 (PDF). 2007.
^ 丁原植; 馮時. 殷曆月首研究. 古文字與古史新論. 2007.
^ 16.016.1 Mathematic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pp. 28–30.
^ “智能”手机显示错误闰月(图)-搜狐滚动. roll.sohu.com. [2018-08-13].
^ 86.6%的网友仍过农历生日 你还过农历生日吗?_大渝网_腾讯网. cq.qq.com. [2018-08-13] (中文(中国大陆)).
參見
- 中國傳統曆法
外部链接
- 政府官方
- 香港天文台1901至2100年公曆與農曆日期對照表
臺灣中央氣象局日曆資料表
臺灣中央研究院資訊服務處兩千年中西曆轉換(西元元年2月11日至2100年2月9日)
臺灣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陰陽曆對照+曆象表
- 其他
- 厤象考成: 上編16卷, 下編10卷By 允錄(富強齋) 1898
- The Mathematic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参见
曆法、曆法列表
- 中國傳統曆法
- 黃曆
- 西曆
干支、生肖
- 五行
七曜、六曜
置闰问题
- 關於西元2033年的置閏:2033年問題
- 關於西元2066年的置閏:2066年問題
- 關於西元2185年的置閏:2185年問題 2185年冬至12月21日改為12月22日
- 關於西元2337年的置閏:2337年問題
- 關於西元2473年的置閏:2473年問題
- 關於西元2511年的置閏:2511年問題
- 關於西元2519年的置閏:2519年問題
- 關於西元2538年的置閏:2538年問題
- 關於西元2566年的置閏:2566年問題
- 關於西元2671年的置閏:2671年問題
- 關於西元3182年的置閏:3182年問題
- 關於西元3201年的置閏:3201年問題
- 關於西元3266年的置閏:3266年問題
|
中國曆法 | |||||||||||||||||||
---|---|---|---|---|---|---|---|---|---|---|---|---|---|---|---|---|---|---|---|
史前→东漢 | 古六曆 周朝?-? | 顓頊曆 BC366?-BC105 | 太初曆 BC104-4 | 三統曆 5-84 | 东漢→魏→晉 | 四分曆 85-236 | 景初曆 237-444 | 晉→南朝 | 元嘉曆 445-509 | 大明曆 510-589 | |||||||||
吳 | 四分曆 222 | 乾象曆 223-280 | 十六国·后秦 | 三紀曆 384-417 | 十六国·北凉 | 玄始曆 412-460 | |||||||||||||
蜀漢 | 四分曆 221-263 | 北朝 | 景初曆 398-451 | 玄始曆 452-522 | 魏→北齐 | 正光曆 523-539 | 興和曆 540-550 | 天保曆 551-577 | |||||||||||
魏→北周 | 正光曆 523-565 | 天和曆 566-578 | |||||||||||||||||
北朝→隋 | 大象曆 579-583 | 開皇曆 584-596 | 大業曆 597-618 | 唐 | 戊寅元曆 619-665 | 麟德曆 666-728 | 大衍曆 729-762 | 五紀曆 763-783 | 正元曆 784-806 | 觀象曆 807-821 | 宣明曆 822-892 | ||||||||
唐→後周 | 崇玄曆 893-938 | 調元曆 939-943 | 崇玄曆 944-955 | 遼 | 調元曆 961-993 | 大明曆 994-1125 | |||||||||||||
南唐 | 中正曆 940-962 | 欽天曆[1] 963 | 應天曆 964-975 | 後周 北宋 南宋 | 欽天曆 956-963 | 應天曆 964-982 | 乾元曆 983-1000 | 儀天曆 1001-1023 | 崇天曆 1024-1064 | 明天曆 1065-1067 | 崇天曆 1068-1074 | 奉元曆 1075-1093 | 觀天曆 1094-1102 | 占天曆 1103-1105 | |||||
前蜀 | 永昌曆 909-912 | 正象曆 912-925 | |||||||||||||||||
南漢 | 南漢曆[2] 917-971 | ||||||||||||||||||
南宋 | 紀元曆 1106-1136 | 統元曆 1137-1167 | 乾道曆 1168-1176 | 淳熙曆 1177-1190 | 會元曆 1191-1199 | 統天曆 1200-1207 | 開禧曆 1208-1250 | 淳祐曆 1251-1252 | 會天曆 1253-1270 | 成天曆 1271-1276 | 本天曆 1277-1279 | 元 | 重修大明曆 1215-1280 | 授時曆 1281-1387 | |||||
徐宋[3] | 萬壽曆 1350-1362 | ||||||||||||||||||
金 | 大明曆 1127-1181 | 重修大明曆 1182-1234 | 张周[4] | 明时曆 1354-1357 | |||||||||||||||
明朝 | 大統曆 1368-1683 | 清朝 | 大统历[5] 1637-1644 | 時憲曆[6] 1645-1911 | 現代 | 西曆 農曆 1912—今 | |||||||||||||
明夏 | 先天曆 1363-1371 | 太平天國 | 太平天曆 1853-186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