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非等同六書中的「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官方审定标准用字时,有时也会不采纳本字,而把特定的通假字当作标准用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通假字的成因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 避讳。古人最忌讳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写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除皇帝本人外,所有的人都不能写当朝皇帝的名。


  •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巫医之外的古书几乎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通假”字了。

  • 民間普遍用通假字,以訛傳訛,用慣了。現代官方審定標準用字時就從俗採納通假字作為標準寫法,而不採納本字。比如“指揮”本字應該是“指麾”。“麾”是用來指麾軍隊調動的旗幟,轉作動詞,發號令。《三國演義》有“玄德麾軍回身復殺”,就是用了本字。而民間長期寫的“指揮”“揮軍南下”的“揮”其實本來只有擺動舞動的意思,沒有發號令的意思。


與假借字的分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製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能」字本義是熊,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能夠」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



参见



  • 讹变

  • 错別字

  • 异体字

  • 古今字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澳門輕軌系統

水泉澳邨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