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














吏部
中文名稱




中文原文
吏部
韓文名稱

















谚文 이부 ‧ 이조
韩文汉字 吏部 ‧ 吏曺
文观部式 Yibu ‧ Yijo
馬賴式 Yipu ‧ Yicho
越南文名稱 (?)









國語字 Bộ Lại ‧ Lại bộ
漢喃文 .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Extended","FZKaiT-Extended(SIP)","FZKaiS-Extended","FZKaiS-Extended(SIP)","Sun-ExtA","Sun-ExtB","MingLiU","MingLiU-ExtB","MingLiU_HKSCS","MingLiU_HKSCS-ExtB","SimSun","SimSun-ExtB",sans-serif}
部吏 ‧ 吏部
滿語名稱









滿文 ᡥᠠᡶᠠᠨ ᡳ ᠵᡠᡵᡤᠠᠨ
穆麟德轉寫 hafan i jurgan

吏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長官稱為吏部尚書。「吏」指文職官員,多是「官吏」齊稱,相等於現代的文職公務員。


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吏部,其首長為吏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吏曹,首長改稱吏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吏部的機構。




目录






  • 1 朝鮮半岛


    • 1.1 高麗王朝


    • 1.2 朝鮮王朝




  • 2 参考文献


  • 3 参见





朝鮮半岛



高麗王朝


高麗王朝的吏部屬尚書省,設吏部尚書一名,次官為吏部侍郎。忠烈王時改制,與禮部合併為典理司,長官稱判書。



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時期,吏曹的本曹設置官員九名,分別為判書一名(正二品)、參判一名(從二品)、參議一名(正三品)、正郎三名(正五品)、銓郎三名(正六品)。吏曹之下設有文選司、考勳司、考功司。



参考文献


  • 《晋书·职官志》:“后汉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新唐书·百官志一》:“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入,为之注拟……其属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勋,四曰考功。”


参见



  • 銓敍

  • 三省六部制

  • 明朝吏部尚書

  • 清朝吏部尚書列表


  • 考試院、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中共中央组织部


  • 香港政府公務員事務局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