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祠
坐标:22°59′16″N 120°12′27″E / 22.98778°N 120.20750°E / 22.98778; 120.20750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延平郡王祠 | |
---|---|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 |
延平郡王祠山門 | |
其他名稱 | 開山王廟、鄭成功廟、開山神社 |
登錄等級 | 歷史建築 |
位置 |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 |
建成年代 | 開山王廟 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1] 開山聖王廟 大清光緒元年(1875年) 今貌 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 |
開放時間 | 曹靚潔 |
詳細登錄資料 |
延平郡王祠 | |
日治時期的延平郡王祠入口 | |
中文名稱 | 延平郡王祠 |
繁體中文 | 延平郡王祠 |
日語名稱 | 延平郡王祠 |
平假名 | えんぺいぐんおうし |
基本資訊 | |
---|---|
所在地 | 台灣臺南市中西區 開山路152號 |
創建年份 | 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 |
主神 | 楊才鈞 |
例祭 | 農曆正月十六 4月30日 8月27日 |
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開臺聖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清代臺灣府城油行尾街[2]),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其前身為民間所建的開山王廟[1],臺灣日治時期曾改名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3]。但現今樣貌實為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動工改建的結果[4],所以該廟長久以來未被列為古蹟,直至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5]。
目录
1 沿革
1.1 建祠以前
1.2 奉旨建祠
1.3 改為神社
1.4 恢復祠祀
2 建築特色
3 鄭成功文物館
4 儀典
4.1 祭祀團體
5 圖集
6 相關條目
7 註釋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連結
10 参见
沿革
建祠以前
據說早在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時,當地張燕們便建有一座小廟祭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而在清治時期因有政治上的顧慮,所以使用「開山王廟」之名來稱呼此廟,「山」暗指「臺灣」,有隱喻鄭成功為「開臺聖王」之意[1]。然而開山王廟所祭祀的神明,另有王爺、陳稜的說法。
而在清代方志中,大多僅記開山王廟位在東安坊,偽時建,但並不清楚所祀神明之由來名姓[3]。例如高拱乾《臺灣府志》(1696):「開山王廟,在附郭縣東安坊。」、陳文達《臺灣縣志》(1720年):「開山王廟,偽時建。」[3]。陳麗華〈傳統的重塑與再現:延平郡王祠與臺南地方社會〉一文指出,早期文獻對於開山王廟的祀神並未交代清楚,到了《重修臺灣縣志》(1752年)才在提到臺灣澎湖常見的「大王」、「王公」信仰(王爺千歲信仰)時附帶提及開山王廟,並且將澎湖將軍廟祀神與隋朝武將陳稜連結起來[註 1][6]。而在《續修臺灣縣志》中,編修者們更懷疑臺灣的開山王廟、王公廟、大人廟、三老爺廟等廟的神明皆是跟澎湖將軍廟相同[註 2][6]。而後在施士洁的詩作中便註記說,開山王廟所祀神明是陳稜而非後來的鄭成功[6]。後來連橫則提出說法,認為開山王廟應當是祭祀鄭成功,而西定坊開山宮則祭祀陳稜[6]。陳美惠對此指出連橫之說非空穴來風,鄭成功信仰進入開山王廟,應該是在「延平郡王祠」建立之前[6]。
開山王廟在乾隆年間的《重修臺灣縣志》被記載說已經傾圮,但後來嘉慶年間的《續修臺灣縣志》則提到乾隆年間有當地居民何燦重修擴建[3]。日治時期的資料則提到說何燦集資擴大規模,增築東西兩廡,耗資銀四千圓[7][6]。據說此時便增祀了鄭成功及甘輝、張萬禮像[6]。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暴風雨重創開山王廟,仕紳黃鴻謨、許廷錫等人捐銀一千圓重修[7]。根據連景初的記載,延平郡王祠曾存有此次重修後,道光廿七年(1847)的楹聯左聯一幅(右聯遺失)[6]。上面寫著:「數十年矢志匪他,國祚已移,此地猶共奉明正朔」[6]。從其含義推測,應該是指鄭成功的事蹟,故可見在開山王廟時期,廟裡已經在祭祀鄭成功[6]。
奉旨建祠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清廷派福建船政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1]。沈葆楨來臺後,接受臺灣府進士楊士芳、臺灣道道員夏獻綸與臺灣知府周懋琦等人的稟請,與閩浙總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與福建將軍文煜等人一同上疏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編入祀典中[2]。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初十,朝廷准奏,下詔曰[1]:.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臺郡。著照所請,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並與追謚,以順輿情。欽此。
朝廷批准後,工程在同年三月動工,秋八月完工[2]。工程耗費白銀7400兩,聘請福州師傅前來營造,材料也全來自福州[2],而成為一福州風格的建築[4]。
改為神社
在日治時期時,鄭成功因具有日本人血統亦受到日人敬重,並將之作為臺灣與日本間的「導引線」[3]。明治廿九年(1896年)7月25日,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上書臺灣總督桂太郎,建議以鄭成功之忠烈與開臺事蹟與其母田川氏的貞烈事蹟為由,將鄭成功廟(延平郡王祠)改為「開臺神社」之社號並列為國幣社,隔年(1897年)1月13日日本拓殖大臣表示將清朝的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列格為縣社,並舉行「奉告式」,每年2月15日舉行例祭[3]。之後並增建了日式的拜殿與鳥居,但大致建築仍維持原本的福州風格[1],前殿供奉鄭成功,後殿供奉其母田川氏。每年農曆三月「迎媽祖」(迓媽祖)時,信徒也會請出開臺聖王神像為繞境隊伍做頭轎[1]。大正三年(1914年)8月,開山神社進行大規模改建,保留原建築,增建必要附屬設施(神饌所、手水舍、神樂殿、社務所、宿舍)與改建原有建築,於隔年(1915年)4月下旬完工[3]。改建後的開山神社正殿與偏殿仍為中國傳統建築,拜殿則改為日本具有唐風的形制。
恢復祠祀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該廟曾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建,並於六年後由臺灣省政府指定為臺灣史蹟[2]。但由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註 3]的重建中該廟被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中國北方式建築,所以在後來並未列為古蹟。直到了民國99年(2010年)7月21日,指定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但仍非古蹟[5]。
建築特色
現今的延平郡王祠基本上由祠廟本身與庭園和鄭成功文物館組成,主入口位於開山路上[4],而原本周圍有圍牆環繞,但現在已經打掉,只留主入口和正對著祠廟山門的一部分(做為照壁)。
祠廟的山門前有一座牌坊,原是日治時期臺南神社的鳥居,但在戰後重修時拿掉了最上方的橫樑,並放上中國國民黨青天白日黨徽[註 4][4]。祠廟的本體是三進合院類型,座西朝東,由山門、正殿、後殿與兩側廂房組成[4]。山門之左有過廊接到「甘輝將軍祠」,祠前有一門通往北邊的庭園,而自祠前往西則為東廡,供有明鄭殉難文武諸臣牌位,此外祭器所亦設於此[4]。而山門之右為「張萬禮將軍祠」,同樣在祠前有一門通往南邊的庭園,且從祠前往西為西廡,除供有諸臣牌位外,儀仗所也設於此處[4]。
正殿是供奉鄭成功之處,最外圍有迴廊,裏頭正中央為洗石子神龕,上有雕塑家楊英風所做之鄭成功塑像[4],但近年整修後有不少反彈聲浪[8]。此外在塑像之前為昔日廟裏的神像金身,該神像一度在民間輪祀,直至近年才迎回安座[註 5][10]。
後殿中央則為依祀典廟宇的慣例所設的太妃祠,供奉鄭成功之母翁太妃田川氏[4][註 6]。而在太妃祠之左,則為供奉寧靖王朱術桂與其五妃的寧靖王祠,右邊則為供奉鄭成功長孫鄭克𡒉及其夫人陳氏的監國祠[1]。此外在太妃祠前的庭院內有古梅一株,據說乃鄭成功親自種植[1]。該梅原本長於臺灣府衙門的「鴻指園」中,而臺灣府衙門即是明鄭時的承天府府署,而該梅則是在光緒元年(1875年)時才自鴻指園移植至此[1]。
鄭成功文物館
日治大正八年(1930年)在臺南舉行「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活動,收集臺灣史料展示,昭和七年(1932年)設置「臺灣史料館」於安平臺灣城內(原安平稅務司公館,今熱蘭遮城博物館),1935年日本政府慶祝「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臺南市役所配合成立「臺南歷史館」共計三處會場,第一會場臺南州商品陳列館(今臺南高分院址),第二會場今熱蘭遮城博物,第三會場今大南門址。1937年後興建「興亞式」鋼筋混凝土新館於大正公園(原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武德殿舊址(今中西區公所址),太平洋戰爭期間遭美軍炸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於赤崁樓重新設立「臺南市立歷史館」,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延平郡王祠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建築,於南側興建西式平頂館舍乃自赤崁樓舊址遷移並易名為「臺南市民族文物館」;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文物館重新整理完成更名為「鄭成功文物館」。
儀典
清朝時期由於延平郡王祠列入官方祀典中,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祀,費用來自臺灣縣(後改為安平縣),主祭者為臺灣兵備道、臺灣府知府、臺灣府海防同知、臺灣縣知縣、縣經歷、縣右堂等,而民間祭祀則照開山王廟時期的慣例,於正月十六日到十九日舉行祭祀[註 7],並在七月廿二日舉行盂蘭盆會[3]。
日治時期改為開山神社後,例祭定在每年2月15日,但是民間的祭祀仍依傳統的農曆進行[3]。而在二次大戰後臺灣省參議會在1948年定4月30日的「鄭成功登臺日」為官方春祭之日,但1959年臺南市文獻委員會認為鄭成功登臺之日換成陽曆應為4月29日,臺南市政府向臺灣省政府提議改以4月29日為春祭之日,而秋祭之日則是在1950年8月15日由臺灣省政府通知臺南市政府,依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研究定於8月27日[註 8][4][3]。春秋二祭由內政部長主祭,公祭後由各地鄭氏宗親家祭,有時還會有日本代表以神道教儀式祭祀[4]。
祭祀團體
延平郡王祠(開山王廟)的祭祀團體派下分為五祧,分別是「同心敬」、「誠心敬」、「和心敬」、「忠雅堂」、「崇德堂」,簡介如下[3]:
名稱 | 簡介 |
---|---|
同心敬 | 辦理祭祀與迎神時的事物,人數約60人;刻有開山王神像奉祀,高約兩尺[3]。 |
誠心敬 | 負責轎班,人數約60人;刻有開山王神像奉祀,高約七寸[3]。 |
和心敬 | 充任法師,人數約60人;刻有開山王神像奉祀,高約七寸[3]。 |
忠雅堂 | 由福州旅臺人士組成的社團[3]。 |
崇德堂 | 臺南鄭氏宗親[3]。 |
圖集
原開山神社入口前清代旗桿
鳥居構件現置於民族文物館東側
原開山神社日式石燈籠殘存構件
延平郡王祠梅樹
開山神社御朱印
北側街角鄭成功騎馬石雕
延平郡王祠前鄭成功騎馬石像
延平郡王祠原圍牆大門及售票亭
相關條目
- 鄭成功
- 鄭成功祖廟
- 臺南市古蹟列表
- 開山町
- 台灣神社列表
註釋
^ 原文:「將軍廟:在澎湖將軍澳。神之姓名、事蹟無考。舊有此廟,因以名澳。豈隋開皇中,遣虎賁陳稜略地至此,因祀之歟?」
^ 原文:「開山王廟:在東安坊。舊圮,乾隆年間邑人何燦鳩建。邑又有稱王公廟、大人廟、三老爺廟者,不知何神,或云皆即澎湖將軍澳之神也。」
^ 該工程之期間為1963年12月12日到1964年6月17日[4]。
^ 中華民國國徽的白日光芒未與邊緣相接。
^ 該神像據說是在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因總統蔣中正前來參拜而被移出祠外,此後一直在民間輪流祭祀,直到2005年3月17日才寄祀在媽祖樓,於2008年2月17日正式迎回安座[9]。
^ 祀典廟宇的後殿依規矩會設有「聖父母祠(父母廳)」,以表彰神聖之父母,生養教育子女的功勞,但延平郡王祠因為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是降臣,所以只有供奉其母而已[1]。
^ 延平郡王祠(開山王廟)的祭祀團體派下分為五祧,其中「同心敬」在十六日祭祀,「誠心敬」在十七日祭祀,「和心敬」與「忠雅堂」在十八日祭祀,「崇德堂」在十九日祭祀[3]。
^ 由鄭成功誕辰農曆七月十七日換算而來[3]
参考文献
^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王浩一.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08: 頁277-283. ISBN 978-986-6782-47-3.
^ 2.02.12.22.32.4 洪敏麟.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9-06-30: 頁126-128 (中文).
^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 鄭道聰. 〈臺南延平郡王祠沿革考及祭祀源由〉. 《臺南文獻》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2-07, (創刊號): 頁109-116. ISSN 2227-8168.
^ 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11: 頁158-160. ISBN 957-30880-4-5.
^ 5.05.1 臺南市政府新聞稿——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賦予文化資產身份,登錄為台南市歷史建築[永久失效連結]
^ 6.06.16.26.36.46.56.66.76.86.9 陳麗華. 〈傳統的重塑與再現:延平郡王祠與臺南地方社會〉 (PDF). 《歷史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3-05, (5): 頁5-28. ISSN 2221-2728.
^ 7.07.1 相良吉哉. 縣社開山神社. 《臺南州祠廟名鑑》 嘉邑城隍廟2002年3月再版. 臺南市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南支局. 1933-08-18 (日语).
^ 柯佩君. 〈鄭成功金光閃閃 楊英風原味沒啦〉. 聯合報. 2008-01-25.
^ 洪瑞琴. 〈老蔣一句話 鄭成功神像流浪50年〉. 自由時報. 2008-02-14 [2017-10-20].
^ 臺南市政府新聞稿——「延平王祭』系列活動[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延平郡王祠 |
日本九州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中心/海外神社及びその跡地に関する、当時の写真・現況写真・図面・地図など非文字資料を中心に収録・整理したものです。
参见
延平王
- 郑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