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區


























































美濃區
Meinong District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Meinong Township Seal.PNG
美濃區徽

美濃區位於高雄市中央
美濃區位於高雄市中央
行政區管轄
高雄市
行政區類別

舊稱 美壟社、瀰濃、彌濃
總面積 120.0316平方公里
(高雄市的第6位
戶數 14,774戶
人口 39,649人(2018年9月)
(高雄市的第17位
區長 謝鶴琳
區公所位址 合和里美中路260號
區劃 19里382鄰
機關網站
美濃區公所
郵遞區號 843
鄰接行政區
杉林區、旗山區、六龜區;
臺灣省(屏東縣里港鄉、高樹鄉)

高雄市位置圖
美濃區位置圖

美濃區(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瀰濃,miˇ nungˇ;臺羅:Bi-long),舊稱瀰濃,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


美濃是臺灣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由於清領時期大量客家漢人至六堆地區開墾,使得美濃至今仍保有豐富客家文化,並為南臺灣最著名之客家文化地區之一。其境內居民仍多屬客家人,約佔93.5%左右[1],但近年青年人口嚴重外流。[2][3]


美濃之地形多屬山區平原,且為荖濃溪之沖積扇所在;全區水文系統豐富,有荖濃溪與其支流美濃溪貫穿全境。


美濃之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年均溫約攝氏23度,全年降雨量約1,500-2,000公釐,丘陵與山地則在2,000公釐以上,年平均最低溫為攝氏21.6度,而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4度。


美濃東、西、北面分別接壤六龜區、旗山區、杉林區,南與東南分別接壤臺灣省屏東縣里港鄉、高樹鄉,全境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9公里,面積約佔120.0316平方公里。




目录






  • 1 歷史


    • 1.1 地名由來


    • 1.2 開墾之始


    • 1.3 日治時期


    • 1.4 戰後時期




  • 2 行政區劃


  • 3 區域人文


  • 4 人口變化


  • 5 教育


    • 5.1 教育機構


      • 5.1.1 大專院校


      • 5.1.2 高級中等學校


      • 5.1.3 國民中學


      • 5.1.4 國民小學






  • 6 交通


    • 6.1 大眾運輸


    • 6.2 公路




  • 7 觀光旅遊


    • 7.1 著名景點


    • 7.2 特產




  • 8 著名人物


    • 8.1 拓墾者


    • 8.2 將領


    • 8.3 官員


    • 8.4 歌手


    • 8.5 文學家


    • 8.6 工藝家


    • 8.7 主播


    • 8.8 運動員




  • 9 紀事


  • 10 參見


  • 11 參考


  • 12 外部連結





歷史



地名由來


美濃原名「瀰濃」,在日治時代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被日人依其本國地名改為音近似的「美濃」。至於「瀰濃」的由來說法多達七種,其中以清雍正時期繪製的「雍正臺灣輿圖」出現的「彌濃山」為最早出現「彌濃」二字之出處。也有說法認為地名的出處是美濃開庄伯公碑文中「墾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將弈世而瀰濃...[4]」而將此地定名為瀰濃。另一種說法是,乾隆初年,美濃庄之所以取名「瀰濃」,乃因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絕,而取「瀰」,居民以農為生,而取「濃」。直到大正九年,日本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將瀰濃改名美濃。


後經查閱有關資料,發現在清雍正時期繪製的「雍正臺灣輿圖」(目前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其圖上已標識有「彌濃山」。其時間較之開庄伯公碑文上早,即在清雍正中葉以前,即已列入官方記載,並據以繪在圖上。



開墾之始


1698年前後,來自廣東嘉應州鎮平縣附近的客籍移民紛紛離鄉前往臺灣南部地區;他們先自麟洛河逆流而上,再沿隘寮溪下游至武洛之間地區開始墾荒。但是,因武洛水患頻傳,墾民們開始再度考慮移居他處。


當時,武洛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曾協助官府剿平吳福生事件,並藉此向鳳山縣令請求准許開發尚屬禁墾區之美濃地區。


1736年(乾隆元年),當居終於准許開墾美濃地區;林氏兄弟在當年秋天率領眾多武洛庄民前往靈山、雙峰山、月光山山腳定居;當地共計十六姓、二十四座夥房,並被命名為「瀰濃庄」。


此後,墾民一邊在當地艱辛闢墾土地、開鑿輸水圳道,一邊得提防來自當地周遭原住民族群的襲擊。


1737年,鎮平縣涂百清率領同鄉二十多人至龍肚庄拓墾。1738年,劉玉衡引領一百五十多人墾居九芎林竹頭角(即現廣興部落)。


1748年(乾隆十三年),李九豐拓墾中壇地區,美濃地區已開墾成型。


當時,瀰濃庄隸屬臺南府鳳山縣,並設有管事以處理當地行政及公眾事務。[5]



日治時期


日本政府治理當地之後,當地行政區劃改隸臺南蕃薯寮辦務署,並於後來被併入阿猴廳設立瀰濃區役場。


1920年(大正九年),統治當局將阿猴廳併入高雄州,並將瀰濃、中壇、龍肚三區合併為美濃庄。1935年,美濃庄升格為役場。[5]



戰後時期


國民政府於接收臺灣之後在當地設立美濃鎮,該區劃隸屬於高雄縣。[5]2010年12月25日,隨著五都合併升格,改制為美濃區,隸屬大高雄市。



行政區劃





美濃區行政區劃


Meinong villages.svg


廣 林 里

興隆里

廣德里

中圳里




a

b







合和里

祿






德興里

清 水 里




獅 山 里

吉 東 里




吉 洋 里




區域人文


美濃區內可細分為幾個小區域:



  • 廣興:位在東北邊,涵蓋廣林里、興隆里、廣德里、中圳里等行政單位,有雙溪母樹園、鍾理和紀念館、黃蝶翠谷、尖山、美濃湖等。

  • 街區:位在中央偏北,曾設有臺糖美濃車站,現存敬字亭、瀰濃東門樓、西柵門、永安路老街、戲院遺址等古蹟。

  • 福安:位在西邊,有美濃民俗村、靈山、環河步道等。

  • 中壇:中央偏南,為當地第二街區,乃旗山往六龜與美濃往屏東、高樹必經之地。

  • 南隆:位在南邊,涵蓋清水、吉東、吉洋、內六寮、外六寮等地區,有高雄農改場南隆分場、退輔會高雄農場等設施。

  • 龍肚:位在東邊,涵蓋龍山、獅山等地區,有竹子門水力發電廠等設施。



人口變化


















































歷史人口
年份 人口 ±%
1981 54,713 —    
1986 51,931 −5.1%
1991 50,668 −2.4%
1996 48,797 −3.7%
2001 46,246 −5.2%
2006 44,506 −3.8%
2011 42,658 −4.2%
2016 40,399 −5.3%
來源: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1994年底:50,512人

  • 1999年7月底:47,345人

  • 2015年12月:40,810人[6][3]



教育


早年,當地多數以務農為生之客籍族群極非常鼓勵子弟儒學教育;自六堆居民被准許參與科舉考試之後,當地即有出現數十位進士、舉人。[7]後來,當地更因培養出許多取得博士學位之人士而以「鳳林出校長,美濃出博士」著稱[8]



教育機構



大專院校


  • 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高級中等學校


  • 高雄市私立旗美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國民中學



  • 高雄市立美濃國民中學

  • 高雄市立南隆國民中學

  • 高雄市立龍肚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美濃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吉東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東門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廣興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龍肚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中壇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福安國民小學

  • 高雄市美濃區龍山國民小學



交通




東門樓夜景





美濃湖




舊美濃橋



大眾運輸




  • 高雄客運美濃站

    • 【E01】高鐵左營站-美濃

    • 【E25】高雄-六龜

    • 【E28】高雄-美濃

    • 【H11】桃源區公所.衛生所-高雄長庚醫院

    • 【H11A】寶來11-高雄長庚醫院

    • 【H12】桃源區公所.衛生所-高雄醫學大學

    • 【H31】旗山轉運站-多納




  • 屏東客運美濃站
    • 【8220】美濃-屏東




公路




  • TW PHW3.svg台3線(只經清水里)


  • TW PHW28.svg台28線:西往旗山區;往東至六龜區、新威大橋。


  • TW CHW181.svg市道181號:月光山隧道、高美大橋。

  • 高94線

  • 高95線

  • 高96線

  • 高97線

  • 高98線

  • 高99線

  • 高100線

  • 高101線

  • 高102線

  • 高103線

  • 高105線

  • 高106線

  • 高107線

  • 高108線

  • 高109線


  • 高140線:原縣道184甲。



觀光旅遊


當地旅遊活動盛行[2],其主題大多以在地客家文化為中心而延伸。



著名景點



  •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 德勝公壇

  • 瀰濃東門樓

  • 林春雨門樓

  • 廣善堂

  • 敬字亭

  • 竹仔門電廠

  • 美濃窯

  • 月光山隧道

  • 客家菸樓群

  • 雙溪母樹林

  • 黃蝶翠谷

  • 鍾理和紀念館

  • 美濃民俗村

  • 美濃客家文物館

  • 美濃湖

  • 朝元寺

  • 羌仔寮石母宮


  • 千佛山福慧寺(三母女)


  • 龍蘭窩威武祠(竹扶人壇)



特產



  • 美濃粄條(瀰濃面帕粄)

  • 紙傘

  • 菸葉


  • 陶藝

  • 白玉蘿蔔

  • 水蓮

  • 高雄147香米

  • 橙蜜香番茄

  • 紅豆



著名人物



拓墾者



  • 林豐山:他生於廣東嘉應州鎮平縣,並在乾隆元年夥同四十多位客家移民於現美濃靈山山麓集體搭建房屋二十四戶,歷經艱辛墾殖使當地逐漸形成村落。

  • 林桂山: 同樣來自廣東嘉應州鎮平縣,林豐山的開墾建設協力者之一。



將領




  • 吳其樑: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副理事長、海巡部副司令、陸軍成功嶺指揮官。


  • 羅紹和:中華民國陸軍少將、中華民國國防部軍事發言人。



官員




  • 李永得:曾任高雄市政府副市長,現為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 楊弘敦:曾任科技部部長。



歌手




  • 林生祥:客語音樂創作人。


  • 黃瑋傑:《天光。日》創作者。


  • 朱海君:閩南語歌手。


  • 羅文裕:流行音樂歌手。


  • 曾聖傑:藝名為「聖結石」,近年來從頑客單飛,吸引了大量少年粉絲,稱為「聖粉」鞥,而其口頭禪「Bang」更造成一股旋風,大眾紛紛模仿其口音,成為次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學家




  • 鍾理和:他原先住在高樹鄉廣福村,後搬至美濃尖山定居;他在1930年代帶著鍾台妹私奔滿州國;更於再度回到家鄉後不停寫作,直至其因肺病過世前夕。


  • 鍾鐵民:鍾理和的長子;他在1990年代積極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並倡議籌組美濃愛鄉協進會。



工藝家


  • 朱邦雄:陶瓷藝術工作者、「 美濃窯 」創辦人,致力於工業與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及特殊藝術創作。[9]


主播



  • 徐展元:棒球主播。


運動員



  • 徐生明:前義大犀牛隊總教練、中職傑出投手。


紀事


  • 2016年2月6日上午3時57分(UTC+8),當地發生芮氏規模6.6之地震;但是,當地沒有傳出嚴重災情。詳見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


參見



  • 六堆

  • 美濃愛鄉協進會



參考





  1. ^ 各鄉鎮客家人口統計 (PDF). 


  2. ^ 2.02.1 旗山美濃觀光興盛 人口外移仍嚴重 - 公視中晝新聞. 公視新聞網. [2017-03-12] (中文(台灣)‎). 


  3. ^ 3.03.1 美濃鎮人口成長分析 (PDF). archive.is. 2017-03-12 [2017-03-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12). 


  4. ^ 瀰濃庄開基碑文記:「溯我前朝賜國姓,延平郡王 鄭,手闢乾坤,大猷聿昭於百世,忠扶日月,留芳永被乎萬年,神靈永鎮於七鯤。今我廣東粵民嘉應州籍,遷居武洛庄,右營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統帶同胞萬餘人等,請命天朝,襃忠之譽,賜食,將斧闢遐荒,剷除蔓莖,承先德澤,就殘山剩水為宗社,願山川幽魂,勿作荒郊之鬼,生時各為其主,死時配祀社稷,同享春秋,秉佑我等及後裔忠孝為天,智勇護土,永熾其昌,今晨吉期,開基福神新壇甫竣,我等同心誠意,祭告山川,懇祈上蒼,佑此土可大,亦因可久,將奕世於瀰濃。」上文自美濃悠遊網所取


  5. ^ 5.05.15.2 歷史沿革. 美濃區公所. [2017-03-12] (中文(台灣)‎). 


  6. ^ 美濃戶政事務所-美濃區在地人口統計. 美濃戶政事務所. [2017-03-12]. 


  7. ^ 《鳳山縣科舉中試人物表》


  8. ^ 鳳林校長.美濃博士 客庄人才輩出. Yahoo奇摩新聞. 2017-03-12 [201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9. ^ 朱邦雄 執著夢燒出美濃窯. 天下雜誌第316期. 2011-04-19 [2017-03-12]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 美濃區公所

  • 微笑台灣:美濃行野 重新愛上一座小鎮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澳門輕軌系統

水泉澳邨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