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

Multi tool use
國王 |
腓力三世、亞歷山大四世 |
---|---|
帝國攝政 |
安提帕特 |
亞細亞統帥兼大弗里吉亞、龐非利亞、呂基亞 |
安提柯 |
皇家騎兵司令 |
卡山德 |
大米底亞 |
培松 |
埃及 |
托勒密 |
敘利亞 |
米利都的拉俄墨東 |
奇里乞亞 |
菲洛克塞努斯 |
蘇薩 |
安提貞尼斯 |
卡爾馬尼亞 |
特勒波勒摩斯 |
卡里亞 |
阿桑德 |
呂底亞 |
克利圖斯 |
赫勒斯滂·弗里吉亞 |
阿里達烏斯 |
色雷斯 |
利西馬科斯 |
卡帕多細亞 |
尼卡諾爾 |
印度希達斯皮斯河流域 |
塔克西勒斯 |
印度下游殖民地 |
培松 |
帕洛帕米薩達 |
奧克夏特斯 |
阿拉霍西亞 格德羅西亞 |
西比爾提亞斯 |
德蘭吉亞那 阿利亞 |
斯塔桑德?可能跟斯塔桑諾同一位 |
印度帕塔拉 |
波羅斯 |
粟特、巴克特里亞 |
斯塔桑諾 |
帕提亞、希爾卡尼亞 |
腓力 |
波西斯 |
樸塞斯塔斯 |
巴比倫 |
塞琉古 |
美索不達米亞 |
安菲馬庫斯 |
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Diadochi)於前320年在特里帕拉廸蘇斯達成的權力分配協議,各將領任命攝政及重所分配轄地,對原巴比倫分封協議作出修正。巴比倫分封協議是前323年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的權力分配協議。
隨著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3年逝世,帝國的統治權交予他同父異母的兄弟腓力三世及兒子亞歷山大四世。但由於腓力三世明顯的心智遲鈍,而亞歷山大四世才剛出生(他是亞歷山大帝的遺腹子),於是佩爾狄卡斯被任命為攝政,而亞歷山大大帝的前將領則任命為帝國各區的總督。
總督中有些野心勃勃。當埃及總督托勒密與其他將領叛亂時,佩爾狄卡斯卻在揮軍托勒密時兵變被殺。托勒密謝絕了當攝政,代之却委任了培松(Peithon)及阿里達烏斯(Arrhidaeus)。這任命遭到腓力三世的妻子歐律狄刻強烈反對,引致前320年全體繼業者在特里帕拉迪蘇斯的會議。會議任命安提帕特為攝政,及重新劃分各將領為各地總督。
a,c Wcvhn7Etf6PhtphqEtH5QGWGSmlb,t2eMaX2TVjjCpG 4ZpYtsF,WGThKs4oQ,wys YiRTw6OtBBOIvIeUhlowUu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