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人性(英文:Humanity),一般指人的本性。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包含所有正义性的人类价值观。以人为本,也包括对“人”个体的尊重,无论国家功能机器还是社会资源对于“人”的不可凌驾性,不走極端路線。通常所说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隶属于人性这一定义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被刻意怱略掉,這能看出人普遍的良好期望。


关于人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这是一种人类的特有标签。区别于“人格”。


人性,作為人類特性解釋者,很有可能需要一並研究心和腦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態等範疇中的普遍存在,又歷久不衰的特質特性。




目录






  • 1 现代社会学定义


  • 2 中国文化的定义


  • 3 其他的定义


  • 4 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 5 参考资料


  • 6 參見


  • 7 外部链接





现代社会学定义


现代社会学家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所以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与生俱来的有: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需要,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与自己相似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由于始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对还有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但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另有說;個別受後天影響的「人性」應分開稱作「個人人性」(個性),或這人或這群、族、片土地上的等等人的人性特質,以作有別於「人類人性」(方便哲學或人類學等課題上的研究總稱人性human nature之用)的解釋。



中国文化的定义


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种观点:




  1. 人性本善论,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 人性本恶论,以儒家荀子为代表,有“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论断。

  3. 人性无善无恶论,代表人物为告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1]

  4. 人性既善又恶,代表人物是西汉的扬雄,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2]



其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所以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中共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刊文《关于“党性”与“人性”之辨》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人性的优化、升华和结晶。文章指出“党性”与“人性”又有不同品质。共产党的党性特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引领、代表,为社会先进者所执所遵,与人性属不同层面之物。政党是人组成的,党性不可能超然于世、脱离人性。党性植根于人性之壤,又是人性之优化、升华和结晶。[3]


河南内乡县人民法院的宣传标语引发广大的争议,标语称“论党性不论人性,论规矩不论初犯,论主观不论客观,论业绩不论原由”。该院院长成延洲回应称,人性包含许多丑恶的东西,如“好色、贪婪、淫荡”等,“而党性却是人性中光辉一面的结晶体”,所以“当党性和人性重合时,既论党性又论人性;当党性和人性并列时,先论党性后论人性;当党性和人性冲突时,我们坚决只论党性不论人性”。[4]



参考资料





  1. ^ 孟轲. 《孟子·告子》. 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2. ^ 扬雄. 《法言·卷三·修身》. 


  3. ^ 党校刊物谈“党性”与“人性”引网民嘲讽. BBC. 2013-08-19 [2017-07-27]. 


  4. ^ 于盟童. 中国法院院长:党性人性冲突时坚持党性. 美国之音. 2016-05-17 [2017-07-27]. 




參見



  • 心理唯我論

  • 性善论

  • 性恶论




外部链接


  • 正常人性與敗壞人性的區別”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澳門輕軌系統

水泉澳邨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