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
Multi tool use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略稱清華簡[1],係指2008年7月由清華大學校友捐贈給母校的一批竹簡,被鑒定為戰國中期偏晚的重要文物,據信包含《尚書》的部分篇章以及周武王時期的樂詩等內容。目前仍在整理研究中。清華大學為此成立了清華大學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2]並承諾資助相關學者。
截至2016年為止,僅三分之一左右的清華簡發表,預計還將出版十輯。[3]
目录
1 歷程
2 質疑
3 參見
4 引注
5 消息來源
歷程
“清华简”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此批竹簡應是盗墓者掠賣而流散海外的,後來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香港购回竹简,2008年7月15日捐予清華大學收藏。按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同年10月初,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完成,其年代估計為公元前約三至四世紀;據清華大學宣布,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大多在迄今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还没有见到过,其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同年12月受清華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的无字残片样品作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晚期,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
第二階段工作由2008年11月起至2009年1月12日清點保护,並於同年3月開始初步释读研究的第三階段工作。為進一步整理研究,清華大學2009年4月25日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简称出土文献中心),其主任由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教授担任,並同时宣布清华简最终确定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共14支,除還有個別殘斷之處沒找出來外,基本已完整。李学勤指出,這批竹簡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文學意義。書簡中第一批整理出的簡書為周文王臨終時對其子發的遺言;原文没有篇題,现据篇文试题为《保训》。而最新的发现是周武王時期的乐诗,李学勤表示,“有的诗竟与《诗经·國風·蟋蟀》一诗有关,前所未见,令人惊奇”;並稱竹簡上恰恰記載戰國時期的勸酒樂詩,可能與本已失傳的《樂經》有關係。一部带有纪年性质的著作《繫年》,主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算表》被认为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距今2300多年,计算功能超越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它能快速计算99.5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还能计算包含特殊分数「半」的两位数乘法。[4]
- 2011年1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ISBN 9787547501788 ),收錄《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9篇文献[5]。
- 2011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錄《繫年》一篇。
- 2013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收錄尚書佚失篇章《傅說之命》3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以及《赤鵠之集湯之屋》,一共6种8篇文獻。[6]
- 2014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共收錄《筮法》、《別卦》與《算表》3篇文獻。
- 2015年4月9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共收錄6篇文獻,除《命训》见于今本《逸周书》外,其他五篇《厚父》、《封許之命》、《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和《殷高宗問於三壽》皆为传世文献未见之逸篇。
- 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陸)》,共收錄5種6篇文獻,有4篇關於鄭國史事,即《鄭武夫人規孺子》《鄭文公問太伯》(甲、乙)和《子產》;1篇關於齊國史事,題為《管仲》;1篇關於秦、楚史事,題為《子儀》。[7]
- 2017年4月23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共收錄《子犯子餘》、《晉文公入於晉》、《趙簡子》和《越公其事》4篇文獻。
質疑
- 儒家學者姜廣輝等對「清華簡」《保訓》篇內容提出質疑,例如認為周文王在位期間沒有稱王,這點清華簡內容矛盾。然而文王是否稱王,本身就是未解決的歷史懸案;此外,姜也指出該篇中「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不符合傳統說法,因為天子微時應作「躬耕」,上述寫法屬於明顯的錯誤。篇中文句與現存古代文獻有許多雷同之處,有抄襲嫌疑。[8][9][10]
參見
- 繫年
- 清華大學
- 出土文獻
- 中國出土簡帛列表
引注
^ 《走近清華簡》,刘国忠,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顾淑霞; 刘蔚如. 清华大学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清华新闻网. 2009-04-26 [2018-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4) (中文(中国大陆)).
^ 張彥. 中國一場革命性的發現. 纽约时报. 2016-07-26 [2018-01-26] (中文).
^ 清华大学发布校藏战国竹简(肆)研究成果,科学网转自央视新闻:2014-1-7
^ 李莉. 清华简首批研究成果发布 重现两千年前《尚书》. 科学网. 2011-01-05 [2011-01-1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成果发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1-07.,清华新闻网2013年1月7日电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出版发布会召开,清華大學新聞網轉自中國文物報:2016-4-19
^ 姜广辉.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光明日报.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8).
^ 姜广辉; 付赞; 邱梦燕.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3年, (第4期).
^ 周宝宏. 清华简《耆夜》没有确证证明为伪作. 《中原文化研究》.
消息來源
記者豐捷. 清華簡又現重要發現 (htm). 光明日報. 2009-04-25 [2009-04-26].
記者劉昊. 2100枚戰國竹簡入藏清華大學 (htm). 北京日報. 2008-10-23 [2009-04-26]. [永久失效連結]
記者豐捷. 清華簡:“讓人讀起來太激動” (htm). 光明日報. 2009-04-28 [2009-04-28].
記者 顧淑霞 文清 攝影 郭海軍. 清華入藏戰國竹簡典籍 專家稱學術價值不可估量. 清華新聞網. 2008-10-23 [2009-04-28]. (原始内容 (htm)存档于2008-10-27).
記者 顧淑霞 劉蔚如 攝影 郭海軍. 清華大學成立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清華新聞網. 2009-04-25 [2009-04-28]. (原始内容 (htm)存档于2009-09-24).
- 《戰國竹簡重光──清華大學李學勤訪談錄》、《李學勤與清華簡研究側記》刊於明報月刊2010年5月號
記者 林暉. 清華大學入藏 歷時兩年研究 今天發布成果 (htm). 法制晚報. 2011-01-05 [2011-01-05]. [永久失效連結]
記者 呂露英 攝影 郭海軍.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成果發布暨出版座談會舉行. 清華新聞網. 2011-01-05 [2011-01-05]. (原始内容 (htm)存档于2016-03-04).
r,wEOxVzN3W Ey MeJRc QMfUefPzgB0CnABfF,m089cjQCai2 GRGq tKyAPjxQHfI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