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由于竹简的数量较多,有时也通称作“简”,其实是包含了木牍在内的意义。)
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戰國、秦漢、三國,最晚至西晋。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
目录
1 歷史
1.1 起源
1.2 發展
2 形制
2.1 長度
2.2 分欄
2.3 繪圖
2.4 書寫
2.5 標題
3 出土简牍
4 相關參考論著資料
5 参见
6 注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結
歷史
起源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墟甲骨文中,“册”字被写成“”的形状,可见商代时已有竹简。《左传》和《国语》中春秋时人的言论经常提及“简策”。但现代考古所能发现的竹简最早只到战国时期,而且大多是楚国的竹简,例如郭店楚简、慈利楚简、上博简、清华简等。
發展
简牘在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使用甚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形制
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杀青后可打孔后将线穿过竹简连缀成册,也可不打孔,直接绑竹简。杀青后还要刮削竹简,使竹简表面平整,这样有利于书写。
加工後的竹片有篾黃和篾青兩面,一般於篾黃面(正面)書寫,背面則為篾青面。有些簡牘為兩面書寫的,如雲夢睡虎地秦簡的乙種《日書》。[1]
長度
古代中國的簡,前人據漢代記載,認為不同的書籍、文書種類有不同的長短規格,如經、子、或詔令等等,其簡長度不同。但根據出土的文物,漢初時還未有系統的定制。[1]
分欄
秦至漢初,簡的形制體例趨於複雜。在編綴成篇後,可以分欄書寫。以雲夢睡虎地秦簡為例,編年紀分為上下二欄,而吏道分為五欄。[1]
有些分欄書寫的竹簡是用朱紅色的欄線,有些雖無欄線,卻有鋒刃劃出的橫線,可書寫得十分整齊。[1]
繪圖
製作精好的簡書,簡面密接成片,能夠和帛書一樣寫字作畫。如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繪有插圖,《艮山圖》、《人字圖》。[1]
書寫
所有的出土古簡上的文字,皆是用毛筆書寫。所蘸的是黑色的墨,完全沒有用漆書寫,亦無用刀刻。[1]
書寫的筆大多較硬,因而能寫出很細小的字,在相當窄的一支簡上,有可以雙行書寫。[1]
標題
有些簡書原有標題,包括書題、篇題、章題等。書題每每寫在第一支簡,或最末支簡的篾青一面(即背面),寫於哪支要看捲的方式,通常是竹簡捲收時最外的一支上。篇題大多寫在篇文之末。章題有時寫在章首的簡頭上。[1]
出土简牍
20世纪以来,考古界人士发掘出许多简牍,如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与传世文献相比,出土的简牍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參考論著資料
簡牘帛書相關參考論著資料如下:[2]
王國維:《簡牘檢署考》
鄭有國:《中國簡牘學綜論》
李均明:《古代簡牘》
錢存訓:《書於竹帛》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張顯成:《簡帛文獻學通論》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
参见
文獻:古代的载体
- 长沙走马楼简牍
簡帛,或竹帛- 帛書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简牍 |
注釋
^ 1.01.11.21.31.41.51.61.7 李學勤,2001。第2-3頁。
^ 何晉編著、劉彥伯注:《新編中國歷史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8頁。
參考文獻
- 李學勤,2001。《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共433頁。ISBN 7 5392 3606 X。
- 李學勤,裘錫圭,2000。《新學問大都由于新發現──考古發現與先秦、秦漢典籍文化》。《文學遺產》: 2000(3): 4-17。
外部連結
-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歷史語言研究所漢代簡牘資料庫
內蒙古居延所出土的漢代簡牘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邢義田:〈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
黃一農:〈古代竹簡與高科技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