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張丙 |
漢字 |
張丙
|
白話字 |
Tiuⁿ Péng
|
|
臺羅拼音 |
Tiunn Píng
|
頭銜 |
漢字 |
開國大元帥
|
白話字 |
Khai-kok Tāi-goân-sòe
|
|
臺羅拼音 |
Khai-kok Tāi-guân-suè
|
張丙(?-1833年),福建省臺灣府臺灣縣店仔口人(今臺南市白河區)。臺灣清治時期民變領袖。
生平
张丙祖籍福建漳州南靖梅林坎下,其祖父于乾隆年间移居臺灣嘉义县店仔口庄(今臺南市白河區白河里及永安里)[1]。
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天大旱加上清廷的台灣嘉義知縣邵用之治事無方。張丙於道光十二年閏九月初十日,因與陳辦(方志稱「陳辨」,官方文件記「陳辦」)細故倡亂嘉義,後豎旗起事[2][3]。十月朔起,攻佔臺灣縣大部分地區與雲林斗六門(今斗六)一帶,建國號為「天運」,自立為「開國大元帥」,期間並聚集數萬名的兵力,強攻鹽水港。此役造成臺灣府知府呂志恆、傷亡把總朱國珍、副將周承恩等人戰死。
因當時清廷治台不力,張丙一起,鳳山與彰化各有許成與黃城率眾反抗官府。不過因為張丙久攻嘉義不下,加上王得祿、劉廷斌等人反制,致使動亂漸平。[4][5]同年十二月,張丙及其部屬因事敗被捕,隔年二月,張丙在福建受審,與其他三名逆首審明定擬以「戕官圍城」罪。五月,解送京師刑部複審[6]。六月中旬到京,依謀反律判決定讞,凌遲處死[7][8][9]。
参考文献
^ 南靖县志[永久失效連結]
^ 第二節 以「張丙案」為例:一個事件,或者多種故事? (PDF). 周凱,《內自訟齋文集》,<記臺灣張丙之亂>,頁33。閏九月十日,阿凜率眾焚陳辨屋,又牽他人牛。陳辨約張丙與之鬬。丙…聚眾三百人,與陳辨、陳連(按:?-1833)攻雙溪口,不勝,反為所傷。聞總兵劉公廷斌出巡,張丙與眾潛回店仔口。陳辨、陳連焚掠附近交平諸粵莊,張阿凜焚陳連莊。二十五日,陳辨搶大埔汛防器械;總兵劉公至東勢湖(按:今民雄鄉東湖村),戮搶豬者二人。北路協副將葉長春與邵令(按:即邵用之?-1832)亦至,夾擊陳辨於紅山仔。辨走,與王奉合,復攻埔姜崙莊。官兵猝至,斬其黨王興、王泉。辨、奉具竄店仔口(按:今臺南縣白河鎮),白張丙。丙觸前忿,謂專殺閩人偏袒;遂與詹通謀反,豎旗起事。」
^ 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二○種 臺灣通紀.. 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 [2019-02-07].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張丙事件. culture.tainan.gov.tw. 2015-08-17 [2017-03-19].
^ 福興宮 - 好義從風匾額與張丙事件. www.taipingmatzu.org.tw. [2017-03-19].
^ 《軍機處檔摺件》063653號
^ 《內閣大庫檔案》292184號、《軍機處檔摺件》063864號
^ 經正法,張丙用天運年號,其餘用奉天、大明主各年號,俱係各自爭強,並未互相關會。又詰以 (PDF). archive.is. 2017-03-19 [2017-03-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19).
^ 陳華. 從張丙事件看清代臺灣地方社會的建構. ir.lib.nthu.edu.tw. 2005-01-01 [2017-03-19] (繁体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延伸閱讀
- 【六堆歷史風雲】張丙事件– Hakka Story
臺灣歷史文化與政權
|
|
史前時代 (代表 文化) |
舊石器時代 |
澎湖原人 · 左鎮人 · 長濱文化 · 網形文化
|
|
新石器時代 |
大坌坑文化 · 訊塘埔文化 · 牛罵頭文化 · 牛稠子文化 · 東部繩紋紅陶文化 · 圓山文化 · 植物園文化 · 芝山岩文化 · 營埔文化 · 大湖文化 · 卑南文化 · 麒麟文化
|
|
金屬器時代 |
十三行文化 · 番仔園文化 · 蔦松文化 · 靜浦文化
|
|
|
史前→ 歷史時代 |
原住民政權 |
大肚王國 · 大龜文王國 · 斯卡羅王國
|
|
中原政權 |
南宋晉江縣 · 元&明澎湖寨巡檢司
|
|
其他稱呼 |
蓬萊山* · 夷州* · 流求國* · 福爾摩沙 · 高山國 · 高砂
|
|
|
1624年- 1895年
|
主要政權 |
|
|
次要政權 |
大明永和 · 林氏天運 · 順天 · 陳氏天運 · 鎮海光明 · 張氏天運 · 戴潮春
|
|
|
1895年- 1945年
|
主要政權 |
 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 |
|
次要政權 |
 臺灣民主國 · 鐵國山 · 大靖 · 大明慈悲國
|
|
|
1945年- |
主要政權 |
 中華民國(臺灣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中央政府) |
|
次要政權 |
台中地區治安委員會* · 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
|
|
|
说明:标*者尚存爭議 |
|
台灣戰爭史
|
|
史前時期 (1624年以前) |
|
|
荷西時期 (1624年-1662年) |
- 麻豆溪事件
- 荷蘭平定行動
- 大員之役
- 麻豆社之役
- 聖誕節之役
- 拉美島事件
- 第一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
- 第二次聖薩爾瓦多城戰役
- 濱田彌兵衛事件
- 郭懷一事件
|
|
明鄭時期 (1662年-1683年) |
- 鄭成功攻臺之役
- 大肚王之役
- 鄭經嗣位之爭
- 清荷聯軍
- 劉國軒屠村事件
- 澎湖海戰
|
|
清治時期 (1683年-1895年) |
- 吳球事件
- 朱一貴事件
- 水沙連之役
- 蔡牽事件
-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林爽文事件
- 朱蔚事件
- 大安之役
- 頂下郊拚
- 樟腦戰爭
- 戴潮春事件
- 加禮宛事件
- 美國福爾摩沙遠征
- 牡丹社事件
- 獅頭社事件
- 淡水之役
- 西仔反
- 澎湖之役 (1885年)
- 大嵙崁社事件
- 施九緞事件
- 大庄事件
- 觀音山事件
|
|
臺灣民主國 (1895年) |
- 乙未戰爭
- 澎湖之役 (1895年)
- 隆恩埔戰役
- 分水崙戰役
- 蕭壟事件
- 八卦山之役
- 嘉義之役
- 步月樓戰役
- 火燒庄戰役
- 雷公火之役
|
|
日治時期 (1895年-1945年) |
- 雲林大屠殺
- 林杞埔事件
- 苗栗事件
- 太魯閣戰爭
- 西來庵事件
- 霧社事件
太平洋戰爭
- 中日戰爭
- 松山空襲
- 新竹空襲
- 高雄大空襲
- 台灣空戰
- 臺北大空襲
|
|
戰後時期 (1945年迄今) |
二二八事件 (1947年)
|
- 二七部隊
- 嘉義民兵
- 雄中自衛隊
- 烏牛欄之役
- 虎尾機場之戰
- 嘉義機場之戰
- 小梅、樟湖之戰
|
|
1949年-1953年 |
- 古寧頭戰役
- 大擔島戰役
- 南日島戰役
- 湄州島戰鬥
- 東山島戰役
|
|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4年-1955年)
|
|
|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8年-1979年)
|
|
|
國光計畫期間 (1961年-1972年)
|
- 台海心戰
湖口兵變[2]
- 東引海戰
- 東山海戰
- 烏坵海戰
|
|
1979年-至今 |
六二七事件[2]
小金門高炮誤擊廈門事件[3]
第三次台灣海峽危機[2]
|
|
|
[1]有爭議。 [2]未爆發雙方戰爭。 [3]軍武誤射事故。
|
|
臺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人
|
|
蔡機功 · 吳球 · 劉卻 · 朱一貴 · 杜君英 · 吳福生 · 林爽文、莊大田 · 陳周全、陳光愛 · 嘉慶十六年高夔 · 朱蔚 · 許尚、楊良斌 · 張丙 ·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江見、林旺 · 道光二十三年郭光侯 · 洪協 · 洪紀 · 林恭 · 施九緞 · 同治元年戴潮春
|
|
jYEozz,WJdg5g9t,bXwnFr ndl d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