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丙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張丙
漢字
張丙
白話字
Tiuⁿ Péng


臺羅拼音
Tiunn Píng
頭銜
漢字
開國大元帥
白話字
Khai-kok Tāi-goân-sòe


臺羅拼音
Khai-kok Tāi-guân-suè

張丙(?-1833年),福建省臺灣府臺灣縣店仔口人(今臺南市白河區)。臺灣清治時期民變領袖。



生平


张丙祖籍福建漳州南靖梅林坎下,其祖父于乾隆年间移居臺灣嘉义县店仔口庄(今臺南市白河區白河里及永安里)[1]


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天大旱加上清廷的台灣嘉義知縣邵用之治事無方。張丙於道光十二年閏九月初十日,因與陳辦(方志稱「陳辨」,官方文件記「陳辦」)細故倡亂嘉義,後豎旗起事[2][3]。十月朔起,攻佔臺灣縣大部分地區與雲林斗六門(今斗六)一帶,建國號為「天運」,自立為「開國大元帥」,期間並聚集數萬名的兵力,強攻鹽水港。此役造成臺灣府知府呂志恆、傷亡把總朱國珍、副將周承恩等人戰死。


因當時清廷治台不力,張丙一起,鳳山與彰化各有許成與黃城率眾反抗官府。不過因為張丙久攻嘉義不下,加上王得祿、劉廷斌等人反制,致使動亂漸平。[4][5]同年十二月,張丙及其部屬因事敗被捕,隔年二月,張丙在福建受審,與其他三名逆首審明定擬以「戕官圍城」罪。五月,解送京師刑部複審[6]。六月中旬到京,依謀反律判決定讞,凌遲處死[7][8][9]



参考文献





  1. ^ 南靖县志[永久失效連結]


  2. ^ 第二節 以「張丙案」為例:一個事件,或者多種故事? (PDF). 周凱,《內自訟齋文集》,<記臺灣張丙之亂>,頁33。閏九月十日,阿凜率眾焚陳辨屋,又牽他人牛。陳辨約張丙與之鬬。丙…聚眾三百人,與陳辨、陳連(按:?-1833)攻雙溪口,不勝,反為所傷。聞總兵劉公廷斌出巡,張丙與眾潛回店仔口。陳辨、陳連焚掠附近交平諸粵莊,張阿凜焚陳連莊。二十五日,陳辨搶大埔汛防器械;總兵劉公至東勢湖(按:今民雄鄉東湖村),戮搶豬者二人。北路協副將葉長春與邵令(按:即邵用之?-1832)亦至,夾擊陳辨於紅山仔。辨走,與王奉合,復攻埔姜崙莊。官兵猝至,斬其黨王興、王泉。辨、奉具竄店仔口(按:今臺南縣白河鎮),白張丙。丙觸前忿,謂專殺閩人偏袒;遂與詹通謀反,豎旗起事。」 


  3. ^ 臺灣文獻叢刊. 第一二○種 臺灣通紀.. 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 [2019-02-07]. 


  4.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張丙事件. culture.tainan.gov.tw. 2015-08-17 [2017-03-19]. 


  5. ^ 福興宮 - 好義從風匾額與張丙事件. www.taipingmatzu.org.tw. [2017-03-19]. 


  6. ^ 《軍機處檔摺件》063653號


  7. ^ 《內閣大庫檔案》292184號、《軍機處檔摺件》063864號


  8. ^ 經正法,張丙用天運年號,其餘用奉天、大明主各年號,俱係各自爭強,並未互相關會。又詰以 (PDF). archive.is. 2017-03-19 [2017-03-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19). 


  9. ^ 陳華. 從張丙事件看清代臺灣地方社會的建構. ir.lib.nthu.edu.tw. 2005-01-01 [2017-03-19] (繁体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




延伸閱讀


  • 【六堆歷史風雲】張丙事件– Hakka Story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