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季風
本条目需要擴充。(2010年4月4日) |
東北季風是因為強大的冷高壓在北半球的秋冬季節盤據蒙古,順著高壓梯度的空氣流動以及科氏力的影響(加強了行星風系的作用)。在中國東岸,北緯30度以南地區,東北風盛行稱為東北季風。[1]。在中國華北地區風向是西北,華中地區轉為正北,華南以南轉為東北,故稱東北季風。此季風因為發源於陸地上,因此帶來的都是較為乾燥寒冷的氣候,但是若經過海洋攜帶水氣,則容易在迎風面地區降雨,如臺灣北部、海南東北部、越南東岸等地區。東北季風的氣候影響,可及於赤道地區的新加坡一帶。東北季風不等同冷鋒,西南季風不等同暖鋒,雖然兩者間有其相關性。
目录
1 臺灣的東北季風
2 在臺灣造成的特殊景觀現象
3 地方志的記錄 [2]
4 相關條目
5 參考資料
臺灣的東北季風
每年秋季後,高壓在寒冷的歐亞大陸上發展,寒冷而乾燥的空氣自中國海洋流出,一直到遠離陸地抵達洋面之後,吸收較多的水份。在中國東岸,北緯30度以南地區,東北風盛行(風強而頻率高)稱為東北季風。冬天,高氣壓南下,伴隨前緣的冷鋒面通過東海到達臺灣附近海域時,即帶來東北季風,其風力常相當強勁。臺灣北部及東北部在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季節裏,經常呈現陰霾有小雨的天氣。[1]
在臺灣造成的特殊景觀現象
臺灣因東北季風造成的有名的氣候現象:風飛沙、九降風,影响住民的生活。而北部山區生物的北降現象則是氣候造成的生態影響。
1. 風吹砂:南臺灣的沙岸在東北季風的吹拂之下,海邊的砂礫堆積在陸地地區的特殊景象,在恆春地區龍磐草原到佳樂水一帶甚為顯著。
2. 九降風:東北季風在登陸北部地區時,遇到迎風面降雨的情形,到達新竹、苗栗一帶的時候,因為先前已有降雨,此時的風就變得又乾又冷,強勁的風力直逼颱風的程度。新竹有名的米粉就是靠著九降風風乾製造的。
3. 北降現象:指原本應出現在高緯度(較北,溫帶)、中高海拔的物種,因地形、氣候原因而出現於低海拔的現象。例如臺灣北部山區(如陽明山系)普遍分布的野鴨椿、山菊原生於中高海拔或較高緯度的溫帶地區,但在陽明山區的低海拔即有分布,主要是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又如,陽明山系山頂(海拔約1000米)的箭竹草原,一般只出現在約2500米以上的高山(臺灣中央山脈),亦是因東北季風造成的強風及低溫所影響。
地方志的記錄 [2]
臺灣的志書裡提到先民觀察到的東北季風現象。
《諸羅縣志》:「南風壯而順,北風烈而嚴;南風多聞,北風罕斷...」
《諸羅縣志》:「九月則北風初烈,或至連月,俗稱九降風。」
《淡水廳志》:「重陽前後忌九廟風,又名九降風。凡颶風多挾雨,九降恒不雨。每望浪色如銀,播空疊起,名曰起白馬,不可行。」
《淡水廳志》:「八九月後,雨少風多,其威愈烈,掃葉捲籜,塵沙蔽天,常經旬不止。」
相關條目
- 九降風
- 落山風
- 臺灣空氣污染
參考資料
^ 1.01.1 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內容在宣導教育>>氣象百科>>氣象常識>>氣候現象>>季風成因。
^ 地方志[永久失效連結],轉錄自《坪林鄉志》,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