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

Multi tool use

1931年4月20日,冯雪峰(前排左一)全家与鲁迅(前排右一)全家摄于上海。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浙江义乌人,中国诗人、文艺评论家。
生平
冯雪峰出身农家,九岁入邻村私塾读书。1919年,冯雪峰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1年冯雪峰因参加学生运动被第七师范学校开除,后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他开始写作新诗,加入了晨光社。翌年,与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以“湖畔诗社”的名义合集出版诗集《湖畔》[1],内收冯雪峰的诗17首。1923年,冯雪峰因家庭困难辍学。同年与潘漠华、应修人合著的《春的歌集》出版,内收冯雪峰所作新诗11首。
1925年,冯雪峰到北京大学旁听课程。1927年6月,冯雪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遭到通缉,避难於未名社近三个月。1928年冯雪峰回到义乌,不久又受到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通缉,离开义乌到上海,逐渐与鲁迅熟识起来。1929年,冯雪峰迁居景云里茅盾家中。1930年,冯雪峰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1931年 冯雪峰任"左联"党团书记,为"左联"起草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1932年,冯雪峰与鲁迅等四十余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后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负责筹备在上海举行的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题的远东反战会议。同年,冯雪峰奉调往中央苏区工作,但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任中央苏区党校副校长。参加长征,任红九团地方工作组副组长。1936年参加东征,任地方工作组组长[2]。同年被中央派到上海工作,兼管文艺,参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并组织把埃德加·斯诺和史沫特莱送到了陕北[3]。另外,根据相关党史回忆录显示,在这段驻留上海期间,冯雪峰在中共上级的指令下,经过重重努力,在上海街头寻找到了毛泽东失散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不过现在也有人士根据多方相关资料分析,怀疑寻找到的那两个乞丐流浪儿身份存疑。[4]
1937年,冯雪峰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因与博古发生争吵,一怒之下向潘汉年请假,回到义乌准备写作以长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5]。到1940年《卢代之死》基本完成,后失落。1941年,一青年给冯雪峰被写信叙述国民党特务在金华的暴行,导致冯雪峰逮捕。由于信上写的是冯雪峰的原名冯福春,所以关押者一直不知道所关的人是冯雪峰。冯雪峰在江西上饶和福建新阳徐市被关押六百余天后,在郭静唐和宦乡等人的艰苦努力下被保释出狱[6]。1943年6月辗转到达重庆,从事统战和文化工作,著有《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1946年到1949年,在上海居住,开始写寓言。
1949年之后,冯雪峰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位,主要从事对鲁迅的宣传和研究工作,组织了对鲁迅著作的整理与出版。1954年因未积极参加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被解除《文艺报》主编职务,次年因“胡风事件”遭到批判。1956年冯雪峰主持编注新版《鲁迅全集》。1957年冯雪峰被划为右派分子,次年被开除党籍,直到1961年才被摘去右派帽子[2]。
摘去右派帽子的冯雪峰希望可以完成《卢代之死》的创作,却被告知他的身份不适合写长征这种题材,愤怒之下焚毁了草稿[5]。文革开始后不久,冯雪峰就被打成“叛徒”,1969年-1971年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回京后开始校订《鲁迅日记》。1976年因肺癌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主要作品
- 《湖畔》(1922)
- 《春的歌集》(1923)
- 《革命与知识阶级》(1928)
参考文献
^ 杨建新主编. 浙江文化地图 第3册 人文化成 浙江名人文化.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1.12: 144. ISBN 978-7-5514-0019-0.
^ 2.02.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一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576.
^ 冯雪峰与斯诺、史沫特莱赴陕北经过. [2014-06-07].
^ 润涛阎:上世纪最大骗局:毛岸英毛岸青是假的!. [2016-04-16].
^ 5.05.1 冯雪峰. [2014-06-07].
^ 冯雪峰在徐市集中营. [2014-06-07].
- 张钊贻:〈冯雪峰“神化”鲁迅的努力、困境和贡献〉。
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
|
文学流派
|
|
甲寅派 |
前期 |
章士钊 · 李大钊 · 高一涵 · 李剑农
|
|
后期 |
章士钊 · 瞿宣颖 · 梁家义 · 唐庆增 · 汪吟龙 · 陈筅枢 · 杨定襄 · 陈拔 · 董时进 · 龚张斧
|
|
|
学衡派 |
梅光迪 · 吴宓 · 胡先骕 · 刘伯明 · 柳诒徵 · 吴芳吉 · 刘朴 · 赵思伯 · 缪凤林 · 张其昀 · 赵万里 · 胡梦华 · 陆维钊 · 王国维 · 陈寅恪 · 梁启超 · 张荫麟 · 林损 · 景昌极 · 刘永济 · 汤用彤 · 钱念孙
|
|
论语派 |
林语堂 · 周作人
|
|
战国策派 |
林同济 · 陈铨 · 雷海宗
|
|
鸳鸯蝴蝶派 |
徐枕亚 · 张恨水 · 吴双热 · 吴若梅 · 程小青 · 孙玉声 · 李涵秋 · 许啸天 · 秦瘦鸥 · 冯玉奇 · 严独鹤 · 周瘦鹃 · 包天笑 · 陈蝶仙
|
|
初期白话诗派 |
胡适 · 刘半农 · 沈尹默 · 周作人 · 康白情 · 俞平伯 · 刘大白 · 朱自清 · 李大钊 · 鲁迅 · 陈独秀
|
|
新月派 |
闻一多 · 徐志摩 · 邵洵美 · 朱湘 · 饶孟侃 · 孙大雨 · 胡适 · 梁实秋 · 陈源 · 刘梦苇 · 林徽音 · 于庚虞 · 蹇先艾 · 陈梦家 · 方玮德 · 卞之琳
|
|
象征诗派 |
李金发 · 王独清 · 穆木天 · 冯乃超
|
|
现代诗派 |
戴望舒 · 施蛰存 · 卞之琳 · 何其芳 · 李广田 · 曹葆华 · 番草 · 废名 · 侯汝华 · 金克木 · 李白凤 · 林庚 · 玲君 · 路易士 · 吴奔星 · 辛笛 · 徐迟 · 孙毓棠 · 南星
|
|
九叶派 |
曹辛之 · 辛笛 · 陈敬容 · 唐祈 · 唐湜 · 穆旦 · 杜运燮 · 郑敏 · 袁可嘉
|
|
七月派 |
胡风 · 阿垅 · 鲁藜 · 孙钿 · 彭燕郊 · 方然 · 冀汸 · 钟瑄 · 郑思 · 曾卓 · 杜谷 · 绿原 · 胡征 · 芦甸 · 徐放 · 牛汉 · 鲁煤 · 化铁 · 朱健 · 朱谷怀 · 罗洛 · 路翎 · 邱东平 · 彭柏山 · 曹白 · 贾植芳 (相关人物:艾青 · 田间 · 邹荻帆 · 刘雪苇 · 吕荧 · 舒芜 · 苏金伞 · 艾烽 · 雷蒙 · 鲁沙 · 天蓝 · 庄涌 · 姚奔 · 贺敬之 · 侯唯动 · 倪受乾)
|
|
心理分析派 |
施蛰存 · 郁达夫 · 叶圣陶 · 庐隐
|
|
流亡文学 |
萧红 · 萧军 · 端木蕻良 · 舒群 · 骆宾基 · 罗烽 · 白朗 · 李辉英
|
|
京派 |
废名 · 沈从文 · 李健吾 · 朱光潜 · 周作人 · 林徽因
|
|
海派 |
张爱玲 · 苏青 · 予且 · 施蛰存 · 刘呐鸥 · 穆时英 · 杜衡
|
|
荷花淀派 |
孙犁 · 刘绍棠 · 从维熙
|
|
山药蛋派 |
赵树理 · 马烽 · 西戎 · 李束为 · 孙谦 · 胡正
|
|
晋察冀诗派 |
田间 · 邵子南 · 史轮 · 曼晴 · 方冰 · 魏巍 · 陈辉 · 沙可夫 · 杨朔 · 王炜
|
|
民歌叙事体诗潮 |
李季 · 阮章竞 · 张志民 · 田间 · 李冰
|
|
里下河派 |
汪曾祺 · 毕飞宇 · 庞余亮 · 朱辉
|
|
朦胧派 |
北岛 · 舒婷 · 顾城 · 江河 · 海子 · 杨炼 · 芒克 · 严力 · 于坚
|
|
伤痕文学 |
刘心武 · 卢新华 · 从维熙 · 峻青 · 冯骥才 · 周克芹
|
|
反思文学 |
茹志鹃 · 王蒙 · 张一弓 · 高晓声 · 峻青 · 冯骥才 · 张贤亮 · 尤凤伟
|
|
改革文学 |
蒋子龙 · 张洁 · 贾平凹 · 路遥 · 高晓声 · 何士光 · 张一弓 · 张炜 · 陈国凯 · 吕雷 · 赵洪 · 潘强恩 · 柯云路 · 苏叔阳 · 李国文 · 王润滋 · 矫健
|
|
寻根文学 |
阿城 · 韩少功 · 郑义 · 贾平凹 · 王安憶 · 李锐 · 莫言
|
|
先锋派 |
马原 · 洪峰 · 余华 · 苏童 · 叶兆言
|
|
痞子文学 |
王朔 · 石康 · 李傻傻
|
|
荒诞文学 |
魏明伦 · 狂狷 · 高行健 · 宁财神 · 洪峰
|
|
|
|
文学社团
|
|
文学研究会 |
郑振铎 · 茅盾 · 叶圣陶 · 许地山 · 王统照 · 耿济之 · 郭绍虞 · 周作人 · 孙伏园 · 朱希祖 · 瞿世英 · 蒋百里 · 冰心 · 顾毓琇 · 庐隐 · 朱自清 · 王鲁彦 · 夏丏尊 · 老舍 · 胡愈之 · 刘半农 · 刘大白 · 朱湘 · 徐志摩 · 彭家煌 · 刘延陵 · 俞平伯 · 李金发
|
|
创造社 |
郭沫若 · 成仿吾 · 郁达夫 · 张资平 · 田汉 · 郑伯奇 · 穆木天 · 朱镜我 · 冯乃超 · 周全平 · 叶灵凤 · 潘汉年 · 李一氓 · 阳翰笙 · 王独清
|
|
语丝社 |
孙伏园 · 周作人 · 鲁迅 · 川岛 · 刘半农 · 章衣萍 · 林语堂 · 钱玄同 · 江绍原 · 韩侍桁 · 杨骚 · 陈学昭 · 李小峰 · 柔石 · 顾颉刚 · 废名 · 俞平伯 · 梁遇春
|
|
莽原社 |
鲁迅 · 尚钺 · 高长虹 · 向培良 · 韦丛芜 · 韦素园 · 台静农 · 李霁野 · 姜华 · 金仲芸 · 黄鹏基
|
|
未名社 |
鲁迅 · 韦素园 · 韦丛芜 · 李霁野 · 台静农 · 曹靖华 · 王菁士 · 李何林
|
|
狂飚社 |
高长虹 · 向培良 · 高歌 · 尚钺
|
|
浅草社 |
林如稷 · 陈炜谟 · 陈翔鹤 · 冯至 · 杨晦
|
|
沉钟社 |
杨晦 · 陈翔鹤 · 陈炜谟 · 冯至
|
|
弥洒社 |
胡山源 |
|
湖畔诗社 |
冯雪峰 · 应修人 · 潘漠华 · 汪静之 · 魏金枝 · 谢旦如 · 楼适夷
|
|
南国社 |
田汉 · 欧阳予倩 · 徐志摩 · 徐悲鸿 · 周信芳 · 唐槐秋 · 陈凝秋 · 陈白尘 · 赵铭彝 · 金焰 · 郑君里 · 张曙 · 吴作人
|
|
太阳社 |
蒋光慈 · 杨邨人 · 孟超 · 钱杏邨(阿英) · 林伯修(杜国庠) · 夏衍 · 洪灵菲 · 戴平万 · 楼适夷 · 顾仲起 · 刘一梦 · 殷夫 · 冯宪章 · 祝秀侠 · 王艺钟 · 徐迅雷 · 圣悦(李平心) · 任钧 · 童长荣
|
|
我们社 |
杜国庠 · 洪灵菲 · 戴平万
|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鲁迅 · 茅盾 · 郭沫若 · 周扬 · 田汉 · 蒋光慈 · 孟超 · 阿英 · 王任叔 · 郑伯奇 · 洪灵菲 · 陈荒煤 · 戴望舒 · 端木蕻良 · 冯铿 · 关露 · 胡风 · 胡也频 · 李伟森 · 楼适夷 · 柔石 · 沙汀 · 谢冰莹 · 徐懋庸 · 阳翰笙 · 叶以群 · 殷夫 · 于伶 · 郁达夫 · 张天翼 · 周文 · 丁玲 · 夏衍 · 冯乃超 · 马加 · 马子华 · 王志之 · 王余杞 · 王西彦 · 方土人 · 方之中 · 东平 · 叶灵凤 · 叶紫 · 田间 · 白薇 · 任白戈 · 任钧 · 许幸之 · 孙席珍 · 杨骚 · 杨刚 · 李辉英 · 丽尼 · 邱韵铎 · 何家槐 · 林淡秋 · 欧阳山 · 周立波 · 周而复 · 草明 · 柏山 · 洪深 · 聂绀弩 · 夏征农 · 陶晶孙 · 萧三 · 舒群 · 蒲风 · 雷石榆 · 穆木天 · 艾芜
|
|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
杨邨人 · 刘保罗 · 赵铭彝 · 郑君里 · 洪深 · 应云卫 · 郑伯奇 · 许幸之 · 陶晶孙 · 黄芝冈 · 王莹 · 陈波儿 · 侯鲁史 · 叶沉 · 谢兆华 · 曹正 · 司徒慧敏
|
|
中国诗歌会 |
穆木天 · 任钧 · 杨骚 · 蒲风 · 白曙 · 杜淡(窦隐夫) · 王亚平 · 温流 · 关露 · 石灵 · 田间 · 柳倩 · 辛劳 · 洪道 · 苏夫 · 林林 · 袁勃 · 雷石榆
|
|
中国文艺社 |
叶楚伧 · 张道藩 · 王平陵 · 范争波 · 朱应鹏 · 徐仲年 · 华林 · 钟天心 · 左恭
|
|
六一社 |
潘公展 · 王平陵 · 朱应鹏 · 范争波 · 黄震遐 · 叶秋原 · 傅彦长 · 李赞华 · 邵洵美 · 汪倜然
|
|
东北作家群 |
金剑啸 · 萧红 · 萧军 · 端木蕻良 · 舒群 · 骆宾基 · 罗烽 · 白朗 · 李辉英 · 杨晦 · 穆木天 · 高兰 · 辛劳 · 师田手 · 铁弦 · 邹绿芷 · 丘琴 · 雷加 · 姚奔
|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
郭沫若 · 茅盾 · 冯乃超 · 夏衍 · 胡风 · 田汉 · 丁玲 · 吴组缃 · 许地山 · 老舍 · 巴金 · 郑振铎 · 朱自清 · 郁达夫 · 朱光潜 · 张道藩 · 姚蓬子 · 陈西滢 · 王平陵
|
|
|
|
IzBdubcCijxkCNslYdyabRb1O7 K2u,sk2VAmrIEfgda1kpEn,3vdGDAr1GmijW0Zb,pXHPLsM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