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格里高力·阿萊克桑德夫
Grigori Aleksandrov
Григо́р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
出生
格里高力·瓦西里耶維奇·馬尼穆涅科
Grigori Vasilyevich Mormonenko

(1903-01-23)1903年1月23日
俄羅斯帝國 叶卡捷琳堡
逝世
1983年12月16日(1983-12-16)(80歲)
蘇聯 俄羅斯 莫斯科
死因
肾盂肾炎
墓地
俄國 莫斯科 新圣女公墓(Novodevichy Cemetery)
55°43′29″N 37°33′15″E / 55.72472°N 37.55417°E / 55.72472; 37.55417
国籍
俄國
职业
導演、編劇、演員
配偶
柳博芙·奥尔洛娃(Lyubov Orlova)
(?—1975)

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阿莱克桑德夫(俄语:Григо́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1903年1月23日-1983年12月16日),又譯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格里高利·亞歷山德羅夫格列高里·亞力山大洛夫等,原姓馬尼穆涅科(俄文:Мормоненко / Mormonenko)[1],蘇聯導演、劇作家、演員。



生平


格里高利1903年1月23日生于俄罗斯葉卡捷琳堡,從小就對舞臺劇充滿興趣,他9歲起就在葉卡捷琳堡歌劇院(Ekaterinburg Opera Theater)打零工,逐步做到助理導演。後在葉卡捷琳堡音樂學院(Ekaterinburg Musical School)學習小提琴,1917年卒業。俄羅斯內戰後,格里高力從葉卡捷琳堡工人劇院結束了導演課程的學習,被任命为葉卡捷琳堡政府艺术检查官,後來到莫斯科,經營一家影院。


1921年,格里高利在蘇聯的「無產階級影院」運動(Proletcult Theatre)中與時年23歲的愛森斯坦相遇,兩人合作拍攝了影片《罢工》(1924),以及合作創作了《戰艦波將金號》的劇本,1925年該片上映,引起轟動。1927年,兩人又合作編劇、導演了十月革命宣傳影片《十月:震驚世界的十天》及《總路線》。


1932年,斯大林親自召見格里高利,在斯大林的要求下,他拍攝了影片《國際》(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次年,他又與斯大林和高爾基會面,籌製蘇聯第一部音樂劇,1934年,這部音樂劇《Jolly Fellows》誕生,同時他還與劇中主演柳博芙·奥尔洛娃(Lyubov Orlova)相愛,二人後結婚。


二戰後的1947年,格里高利執導了影片《春天》,榮膺威尼斯電影節「國際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及「金獅獎」提名。同年,他獲得蘇聯人民藝術家獎章。1973年又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獎章,1941年及1950年又獲得兩次斯大林獎章。


1975年,他的妻子奧爾洛娃去世,安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他還於1983年爲妻子製作了一部紀錄片。1983年12月16日,格里高利因腎臟感染引起腎盂腎炎不治,逝世於莫斯科,死後安葬在妻子墓旁。



作品



  • 《十月:震惊世界的十天》(October: 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Октябрь); 1928, 与爱森斯坦联合执导

  • 《总路线》(The General Line ,Старое и новое); 1929, 与爱森斯坦联合执导


  • Sentimental Romance (Сентиментальный романс); 1931, documentary

  • 《五年计划》(Five-year Plan, Пятилетний план); 1932, documentary

  • 《墨西哥万岁》(¡Que viva México!,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Мексика!); 1932, co-directed with Sergei Eisenstein

  • 《国际》(Internationale,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 1933, short documentary


  • Jolly Fellows (Веселые ребята); 1934

  • 《马戏团》(Circus,Цирк); 1936


  • Sports Parade (Физкультурный парад); 1938


  • Volga-Volga (Волга-Волга); 1938


  • The Shining Path (Светлый путь); 1940


  • A Family (Одна семья); 1943


  • Men of the Caspian (Каспийцы); 1944, documentary


  • Spring (Весна); 1947


  • Encounter at the Elbe (Встреча на Эльбе); 1949


  • Glinka (Композитор Глинка); 1952


  • Great Mourning (Великое прощание); 1953


  • From Man to Man (Человек человеку); 1958


  • Russian Souvenir (Русский сувенир); 1960

  • 《列宁在波兰》(Lenin in Poland,Ленин в Польше); 1961

  • 《十月之前》(Before October ,Перед Октябрём); 1965


  • Lenin in Switzerland (Ленин в Швейцарии); 1965, co-directed with Dmitri Vasilyev


  • On the Eve (Накануне); 1966, co-directed with Dmitri Vasilyev


  • Starling and Lyre (Скворец и Лира); 1974



參考及外鏈





  1. ^ Jay Leyda. Kino: A History of the Russian and Soviet Fil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age 124n.




  • 格里戈里·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