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共和國



















































































































馬其頓共和國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馬其頓語)
通稱:馬其頓、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北馬其頓共和國










Flag of Macedonia.svg Coat of arms of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svg
国旗 国徽





國歌:《今天在馬其頓之上》
Денес над Македонија





Europe-Macedonia.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 國土面積:25,713平方公里(世界第148名)

  • 水域率:1.9%




最大城市
斯科普里
最長河流
瓦爾達爾河
最大湖泊
奧赫里德湖
海岸線
無,內陸國
時區
UTC+1
(夏時制:UTC+2)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15年估計



  • 總人口:2,126,600人(世界第144名)


  • 人口密度:82.2/km2(世界第113名)





官方語言
馬其頓語1
官方文字
馬其頓語
主要宗教
東正教
主要節日
獨立日:9月8日



政治文化
國家憲法
《马其顿共和国宪法》
國家結構形式
单一制
國家政權
马其顿共和国议会
政治體制
議會民主制
議會共和制
法律體系
欧陆法系




國家領袖



  • 國家元首(總統):格奥尔基·伊万诺夫


  • 政府首腦(總理):佐蘭·薩耶夫



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以下資訊是以2016年估計



  • 總計:303.77億美元[1](第125名)

  • 人均:14,631美元[1](第85名)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以下資訊是以2016年估計



  • 總計:104.24億美元[1](第131名)

  • 人均:5,020美元[1](第98名)





人類發展指數
以下資訊是以2017年估計



  • 0.757[2](第80名)-



中央銀行
馬其頓共和國國家銀行
貨幣單位
馬其頓代纳尔(MKD)
基尼系数
44.2
其他資料
國家象徵
馬其頓共和國國旗
國家代碼
MK/MKD
國際域名縮寫
.mk
國際電話區號
+389

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體後獲得獨立。首都與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由於馬其頓名稱爭議,2019年1月國會透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最快2019年6月就會正式更名。




目录






  • 1 国名争议


  • 2 历史


  • 3 政治


  • 4 地理


  • 5 经济


  • 6 行政区划


    • 6.1 统计大区


    • 6.2 自治市




  • 7 人口


    • 7.1 宗教




  • 8 人物


  • 9 外交


  • 10 参见


  • 11 註解


  • 12 参考文献


  • 13 外部連結





国名争议



马其顿原屬於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馬其頓人民共和國,后更名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独立,改称“马其顿共和国”(馬其頓語: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


「马其顿」原是古希腊时期希腊北部的国家的名称,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马其顿帝国曾经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至今希腊仍将其北部地区称为马其顿。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臘发生争端。希腊认为由斯拉夫民族(马其顿斯拉夫族)所建立的国家无权使用「属于希腊的名称」作为国名。由于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联合国、欧盟与許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上部分国家现在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馬其頓語:Поранешна 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 ПЈРМ;拉丁化:Poranešna Jugoslovenska Republika Makedonija, PJRM)。截至2011年12月,有133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也有一些國家则只承認「前南斯拉夫馬其頓」之名,如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3]


2018年,希臘与馬其頓共和國已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4],马其顿总理佐兰·萨耶夫在6月12日在特别记者会上表示,该国的正式国名将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仍待全民公投表决通过[5]。2018年10月2日全民公民投票中,有91%選民支持更改國名,惟投票率僅37%,未達50%的有效要求[6][7]。2018年10月19日,马其顿就国名更改举行议会修宪投票,以超过国会三分之二的票数通过法案,更名为“北马其顿”,为正式加入北约和欧盟铺平了道路。马其顿国家议会议长贾菲里宣布,国名宪法修正案获得了80票赞成,已达到修宪法定议员支持人数,將推動將國名正式变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8][9][10]


2019年1月11日,马其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同意将国家名称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11]



历史




根據巴爾幹戰爭後的布加勒斯特條約的馬其頓地區的劃分



马其顿共和国古为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當地說的古馬其頓語是希臘語的分支。该地公元前4世纪时崛起的马其顿帝国曾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后来马其顿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并且在该地(尤其是马其顿的内陆地区)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


837年时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并于10世纪末在该地的奥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之间转手。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其顿,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913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塞尔维亚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现代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塞属马其顿连同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南斯拉夫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参加了由德国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国占领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到战前的形势。


二战之后,南斯拉夫成为由铁托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初始定名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年时铁托将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开,成为一个南斯拉夫直辖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9月17日马其顿从南联邦和平分离,但马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最后马其顿共和国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希腊共和国最终在1995年解除对马其顿共和国的经济封锁。




前南马其顿共和国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位置


1999年,南联盟内部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2001年春,马其顿西部的阿族人开始进行武装叛乱,马国爆发短暂的内战,后来双方于6月在欧盟官员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阿族同意放下武装,马国同意给予阿族人更多权力,阿族人得以进入马其顿共和国的议会,参与选举,之后马国国内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改善。



政治


马其顿共和国为实行议会制的民主国家,行政权由马其顿议会(一院制)的政党所组成的联合政府掌握。国家元首为象征性的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


马其顿正在争取加入北约和欧盟。


国会大选每四年一次。最近一次的国会选举于2011年6月5日举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为第一大党和两大执政党之一,党首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从2006年8月开始任总理至2016年。现任总理为来自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的佐兰·萨耶夫。


总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现任总统格奥尔基·伊万诺夫于2009年5月就任,来自统一民主党。




地理




马其顿共和国


马其顿共和国为内陆国家,国土占广义马其顿地区的一半。国内多山,主要河流为贯穿南北的瓦尔达尔河。首都斯科普里为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比托拉、库马诺沃、普里莱普、泰托沃。



经济



南联盟解体前,马其顿共和国地区为国内最贫穷的地区,独立后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局势动荡不安、联合国对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希腊于1994年至1995年对马其顿的经济制裁,及至2001年由於内战等原因,马其顿经济停滞不前。直到2002年才开始渐渐复苏,至今该地仍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失業率達30%。[12]



行政区划



该国分为八个统计区,共84个市镇,首都斯科普里由10个市镇所组成:


Macedonia,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en - monochrome.svg


统计大区

























































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本地名字
人口
东部大区

Eastern Region

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203, 213
东北大区

Northeastern Region

Северо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173, 814
培拉贡尼亚大区

Pelagonia Region

Пелагониски регион
221, 019
波洛戈大区

Polog Region

Полошки регион
304, 125
斯科普里大区

Skopje Region

Скопски регион
571, 040
东南大区

Southeastern Region

Југоисточен регион
171, 416
西南大区

Southwestern Region

Југозападен регион
221, 651
凡尔达尔大区

Vardar Region

Вардарски регион
133, 248


自治市


Rural/Urban municipalities


人口





奧赫里德的古城堡




觀光區古建築民宿




馬其頓軍的俄製Mi-24攻擊直升機


截至2009年该国有211万人口。马其顿人为主,阿尔巴尼亚人居第二。通用隶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马其顿语。


主要民族有:




  • 马其顿族:64.18%


  • 阿尔巴尼亚族:25.17%


  • 土耳其族:3.85%


  • 罗姆族:2.66%


  • 塞尔维亚族:1.78%



宗教


馬其頓人多數信仰東正教,佔人口的68%,其中絕大多數屬於馬其頓東正教。穆斯林佔人口的30%。馬其頓的穆斯林信仰人口为歐洲第四多。截至2017年,马其顿共和国穆斯林人口佔總人口的37%至47%。



人物



  • 德蘭修女在1910年8月27日生於斯科普里,是仁愛會的創辦人。


外交



該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1999至2001年,該國與中華民國有外交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其後,該國撤銷承認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复與馬其頓的外交關係。



参见



  • 塞尔维亚王国

  •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註解


1假如某少数民族占某个市镇的总人口的20%以上,该民族的语言在该地也有官方语言地位。享有此地位者有:阿尔巴尼亚语、土耳其语、塞尔维亚语、罗姆语(吉卜赛语)等



参考文献





  1. ^ 1.01.11.21.3 FYR Macedon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16 [2016-06-17]. 


  2.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3. ^ 马其顿共和国外交部. Republic of Macedonia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Republic of Namibia under constitutional name. 2011-12-21 [2012-01-20]. (英文)


  4. ^ 27年争端要终结?外媒:希腊和前南马其顿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


  5. ^ 希腊施压 马其顿将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观察者网. 2018-06-13 [2018-06-14]. 


  6. ^ 熱血時報| 馬其頓舉行更改國號公投 投票率僅37%未達5成門檻


  7. ^ 馬其頓改國名公投無效 總理警告提早大選 - 20181002 - 國際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8. ^ 马其顿通过国名宪法修正案 国名改为“北马其顿”. 观察者网. 2018-10-22 [2018-10-22]. 


  9. ^ 馬其頓國會通過修憲 推動改名「北馬其頓共和國」 - 星島頭條網


  10. ^ 修憲通過 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_視聞_澳亞網


  11. ^ 马其顿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同意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12. ^ 馬其頓失業達30%




外部連結



  • (英文)瀏覽馬其頓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澳門輕軌系統

水泉澳邨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