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Bertolt-Brecht.jpg
出生
1898年2月10日
德国奥格斯堡
逝世
1956年8月14日(1956-08-14)(58歲)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柏林
職業
剧作家 · 导演 · 诗人
體裁
反亚里士多德剧场形式英语Non-Aristotelian drama ·
史诗剧英语Epic theatre · 辩证戏剧英语Dialectical theatre
代表作
三文钱的歌剧
伽利略传英语Life of Galileo
勇气之母与她的子女们英语Mother Courage and Her Children
四川好人
高加索灰阑记英语The Caucasian Chalk Circle
配偶
Marianne Zoff (1922–1926)
Helene Weigel (1930—1956)
兒女
Frank Banholzer, Hanne Hiob,
Stefan Brecht, Barbara Brecht
受影響於
Georg Büchner · Frank Wedekind · Karl Valentin · Erwin Piscator · 梅耶荷德 · 梅兰芳 · 卡尔·马克思 · Karl Korsch · 聖經
施影響於
瓦尔特·本雅明 ·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 罗兰·巴特 · 达里奥·福 · Augusto Boal · Joan Littlewood · 威斯坦·休·奥登 · Peter Brook · Peter Weiss · Heiner Müller · 碧娜·鮑許 · Peter Hacks · 東尼·庫許納 · Caryl Churchill · John Arden · Howard Brenton · Edward Bond · David Hare · Armand Gatti · San Francisco Mime Troupe · Teatro Campesino · The Wooster Group · The Living Theatre · Josef Szeiler · 尚盧·高達 · Lindsay Anderson · 宁那·华纳·法斯宾德 · Joseph Losey · 大岛渚 · Ritwik Ghatak · 拉斯·馮·提爾 · Jan Bucquoy · Hal Hartley



簽名


欧根·贝托尔特·弗里德里希·布莱希特(德語:Eugen Berthold Friedrich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国戏剧家、诗人。他的剧作在世界各地上演。布莱希特创立并置换了叙事戏剧,或曰“辩证戏剧”的观念[1]。贝尔托·布莱希特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并投身左翼工人运动。1933年后因纳粹党上台而被迫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但战后又在美国遭到反共遭迫害,不得不于1947年返回欧洲,并自次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逝世于柏林。




目录






  • 1 生平


    • 1.1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 1.2 求学生涯


    • 1.3 流亡之前的创业时期


    • 1.4 婚姻和家庭


    • 1.5 流亡时期


    • 1.6 返回柏林


    • 1.7 死亡




  • 2 成就


  • 3 参考文献





生平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




布莱希特在奥格斯堡的诞生地,如今为 “布莱希特之家”(纪念馆)




奥格斯堡的布莱希特牌匾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于1898年2月10日出生于奥格斯堡,为其父贝托尔特·弗里德里希·布莱希特(Berthold Friedrich Brecht)与其母威廉明妮·弗里德里克·索菲·布莱希特(Wilhelmine Friederike Sophie Brecht)的长子[2]。他的父亲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天主教徒,出身于阿赫恩黑森林地区,并从1893年开始受雇于海因德尔申造纸厂英语Haindl'schen Papierfabrik,并从1914年起担任员工主管。因此布莱希特一家得以迁居造纸厂的宿舍。布莱希特的母亲索菲来自新教家庭,其父约瑟夫·弗里德里希(Josef Friedrich)曾是位于上施瓦本德语Oberschwaben劳斯伯格(Roßberg,今属沃尔夫埃格德语Wolfegg)的皇家符腾堡州立铁路德语Königlich Württembergische Staats-Eisenbahnen员工。布莱希特的弟弟瓦尔特·布莱希特德语Walter Brecht达姆斯塔特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Darmstadt的造纸技术教授。他们的祖父在阿赫恩拥有一家平面印刷工厂,曾祖父约翰内斯·米歇尔于1807年出生于施派尔的莱茵海姆(Rheinheim,今属菲利普斯堡)。布莱希特的祖先可追溯到17世纪左右的克里斯曼·布莱希特。


少年时代的布雷希特被父母昵称为“欧根”(施瓦本語又称Aigin,“艾勤”)。布莱希特在奥格斯堡的赤足教堂德语Barfüßerkirche (Augsburg)受洗并且行坚信礼。布莱希特童年时期生活在手工匠的生活圈里,他家住所的下层就住着一位锉刀工。布莱希特从小内向而害羞,病病歪歪,心脏有问题,因此也得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小学毕业后,他在1908年至1917年之间在奥格斯堡的皇家职业高中(今Peutinger-Gymnasium)学习,书还没读完,他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获得战时高中毕业证德语Notabitur匆匆毕业。布莱希特很早就显露出文学才能,早在1913年,他就在日记中写下“我要一直写作。”同年,由他一人主创、编辑、出版的学生杂志《收获》出版。其中主要刊登布莱希特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故事及书评。他深受宗教的影响,同年他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剧作《圣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布莱希特在《慕尼黑-奥斯堡晚报》(München-Augsburger Abendzeitung)发表了他的《奥格斯堡战时信札》(Augsburger Kriegsbriefe)。 虽然起先还被广泛存在的战争热情所感染,但布莱希特在学生时代便已开始明确批评称,“为祖国而牺牲是美好而荣耀的”的口号仅是为了宣传,只有笨蛋才会相信。他为此受到学校的停课处罚。幸好他的父亲位高权重,加上宗教老师的干预,他才得以继续留校学习,取代开除处罚的仅是一个口头警告。[3]


1916年7月,他第一次在《慕尼黑-奥格斯堡晚报》上以“贝尔特·布莱希特”(Bert Brecht)署名。



求学生涯


1917年10月2日起,布莱希特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医学和文学,但不得不在1918年中止学业。[4]虽然布莱希特从当时已成为医生的学生时代的同学那里获得了医学诊断,借口心脏问题而不能从军,他还是被派到奥格斯堡的一个储备野战医院当护理员。[5]



流亡之前的创业时期


1922年,布莱希特就獲得了德國最高的戲劇獎項。
1924年,布莱希特受邀擔任徳意志劇院的導演。
1928年,他改編約翰.蓋伊的三便士歌劇獲得極大的成功,在柏林演了一年。
在1928-1930年間,布莱希特曾寫作一系列引起強烈爭議的教育劇。
對於教育劇階段的作品,是布莱希特最引人爭議的部分。其中措施和母親兩劇被認為是宣揚共產主義。
但對此羅蘭巴特為文駁斥這個說法,他認為母親一劇很明顯的主題即是「母性」。
措施是布莱希特一系列教育劇最有爭議的一部,布莱希特即是在1933年措施演出被警察打斷,而開始流亡時期。
但是,在之後他發展出史詩劇場等成熟期作品之後,
布莱希特晚年被問及:「如果要有一個劇本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戲劇形式,那劇本應該是什麼?」
布莱希特回答的就是《措施》[6]



婚姻和家庭


还未成为幕尼黑的戏剧家之前,布莱希特在一家报社《人民意志报》找到写剧评的工作。1922年布莱希特的《夜半鼓声》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剧院上演,藉此布莱希特获得有名的克莱斯特最佳年轻剧作家奖。布莱希特也开始稳定他的人际关系,于24岁娶了歌剧演唱家玛丽安娜。次年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汉娜。虽然结了婚,很少花时间陪妻子和女儿的布莱希特还是有其他的婚姻问题。1924年搬到柏林后,他认识了维也纳信仰共产主义的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并积极的追求海伦娜。海伦娜还为他生了一个私生子叫做施坦芬。后来布莱希特也认识了伊丽莎白·霍普特曼,并和她合作。1926年布莱希特 和玛丽安娜离婚,1929年和海伦娜结婚。



流亡时期


1933年国会纵火案发生后,布莱希特和他的家人逃到苏黎世,后来又到丹麦、芬兰,1941年旅行经过莫斯科、海参崴、圣·彼得罗港。直到1954年布莱希特获颁列宁和平奖。


在苏黎世的旅馆,布莱希特见到了亨利希曼、西格斯和本雅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莫斯科,他观看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访问演出;在好莱坞,他跟喜剧天才卓别林成了好友,机缘巧合之下与当时访问美国的老舍相谈甚欢。如果说遭遇世界大战引发了布莱希特对政治的思索,那么漂泊异乡的十五年更使他接触到了社会深层,浮世百态。这不仅是流亡的旅程,更是布莱希特作为一朵戏剧灵魂成长的心路历程,带给他的戏剧以不朽的魅力。时代是人无法选择,如何在命运的漂泊中寻找到自身生存,甚至蓬勃生存的方式,布莱希特无疑是一位无可指摘的尊师。



返回柏林



死亡


1956年8月14日,当布莱希特在研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时,因心脏病发而过世,被葬于柏林的多罗延公墓。



成就




柏林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广场上的青铜雕像


布莱希特从倡导歌剧改革入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叙事剧实验,特别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方法,并提出了间离效果理论。在20世纪初,他与艾尔温·皮斯卡托英语Erwin Piscator同为德国乃至欧洲史诗剧场英语epic theatre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主要戏剧理论著作有:《梅辛考夫》等。代表性剧作有:《勇氣媽媽》、《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伽利略传》等。布莱希特所主张的史诗剧场所指的史诗一词,是相对戏剧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将叙事分为:历史、史诗与戏剧,并定义戏剧为「对人类行动的模仿...以引发观众的怜悯与遗憾之洗涤」,他认为戏剧优于史诗。布莱希特反对这种美学传统,他认为剧场应该要破除虚构的现实,并且引发观众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取代戲劇幻覺引發的情绪宣泄。他主張的間離效果和陌生化便是刻意的打斷觀眾沈浸於戲劇幻覺。


布莱希特同时作为诗人也写出了大量左翼诗歌,其中的《统一战线之歌》被汉斯·艾斯勒谱写成为歌曲,至今仍是德国左翼工人运动最为著名的革命歌曲之一 。



参考文献









  1. ^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


  2. ^ Jan Knopf, Bertolt Brecht, Suhrkamp Basis-Biographie 16,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2006, S.11. Und vgl. Klaus Völker, Brecht-Chronik, Daten zu Leben und Werk,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München 1997, S. 5; siehe auch Angaben zu den Eltern Brechts und ihrer Heirat, auf der Website der Stadt Pfullingen im Zusammenhang mit dem (wahrscheinlichen) Zeugungsort Brechts


  3. ^ Jürgen Hillesheim: Bertolt Brechts Augsburger Geschichten. Augsburg 2004, S. 66.


  4. ^ Klaus Völker: Brecht Chronik, Daten zu Leben und Werk, zusammengestellt von Klaus Völker, Reihe Hanser 74, Carl Hanser Verlag, 3. Aufl., München 1978, S. 10.


  5. ^ Jan Knopf: Bertolt Brecht, Leben Werk Wirkung, Suhrkamp BasisBiographie 16,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2006, S. 18.


  6. ^ 藍劍虹. 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ISBN 957-8221-1975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