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
鲣 | ||||||||||||||||
---|---|---|---|---|---|---|---|---|---|---|---|---|---|---|---|---|
保护状况 | ||||||||||||||||
无危(IUCN 3.1)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Katsuwonus pelamis Linnaeus, 1758[1] | ||||||||||||||||
異名 | ||||||||||||||||
|
鲣(拼音:jiān;学名:Katsuwonus pelamis),又稱正鰹、烟仔、小串、柴鱼,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鯖亞目鯖科的其中一種。
目录
1 分布
2 深度
3 特徵
4 生態
5 經濟利用
6 参考文献
7 扩展阅读
分布
本魚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的溫暖海域。
有时鲣鱼会跟随洋流迁徙至高维度海域,例如日本海。[1]
深度
水深0至26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呈紡錘型,橫斷面幾近於圓形,頭稍大,尾柄細強,尾鰭分叉。除胸甲與側線有鱗外,全體均光滑無鱗。背部暗青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下方有4至10條暗灰色之縱紋,背鰭硬棘14至16枚;背鰭軟條14至15枚;臀鰭硬棘0枚;臀鰭軟條14至15枚;脊椎骨41個,體長可達108公分。
生態
本魚喜好清澈的溫暖的表層水域,在熱帶海域中定居,而在溫帶海域則呈季節性移棲洄游,小型魚在前上方;老成魚在後下方,有靠近船舷猛吃灑餌的現象,不食死餌。
經濟利用
為相當重要性的經濟魚類,味甚佳,可製成柴魚片、罐頭及生魚片。2013年於香港,曾有雪卡魚中毒而引起的神經毒素食物中毒之紀錄[2]。
参考文献
^ 1.0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鲣.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嚴選珊瑚魚 慎防雪卡毒. 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 食物環境衞生署. [2013-08-21]. [永久失效連結]
- 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11). Katsuwonus pelamis in FishBase. 2011年12月版本
- 台灣魚類資料庫
扩展阅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維基物種中有關鲣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