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門大橋

Multi tool use
汲水門大橋 Kap Shui Mun Bridge |
 從深井看汲水門大橋
|
坐标 |
22°20′39″N 114°03′19″E / 22.34425°N 114.05536°E / 22.34425; 114.05536坐标:22°20′39″N 114°03′19″E / 22.34425°N 114.05536°E / 22.34425; 114.05536
|
承載 |
上層:6條行車線 下層:2條港鐵路軌和2條緊急行車線 |
跨越 |
汲水門
|
地點 |
香港新界馬灣和大嶼山青洲仔半島
|
维护 |
青馬管制區[1]
|
特性 |
类型 |
雙層斜拉橋
|
全长 |
820米 |
寬度 |
32.5米 |
最大跨度 |
430米 |
桥下净空 |
47米 |
历史 |
开通日 |
1997年5月22日 |
汲水門大橋(英语:Kap Shui Mun Bridge)是香港一座大橋,屬於8號幹線青嶼幹線的一部份,跨越汲水門,將馬灣和大嶼山青洲仔半島連接起來。大橋主跨長430米,連引道全長為820米,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汲水門橋及馬灣高架道路是直接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之中兩座重要的橋樑,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汲水門大橋於1992年12月21日動工,採用雙層設計,合約總值為港幣16.43億。由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前田公司、橫河橋樑公司和日立造船公司組成的聯合公司負責興建。橋的露天上層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有蓋的下層則為兩條港鐵機場快綫和東涌綫的路軌,和兩條供緊急時(例如颱風吹襲時)使用的單線行車道路。[2]汲水門大橋曾經是全球最長的行車鐵路兩用斜拉式橋樑,此紀錄於2000年被橫跨丹麥與瑞典,主跨長490米的厄勒海峽大橋打破。
汲水門大橋雖然其中一端在馬灣,但下層只能直通青馬大橋,而上層因行車方向設計,在正常下亦只能直通青馬大橋,不能直接往返馬灣。因此,往返馬灣和機場之間的居民巴士服務,必須繞經青馬大橋並在青衣西北折返。
大橋資料
汲水門大橋離海面高度47米,而橋塔高度則為150米。重量方面,結構鋼重量4,800公噸,混凝土重量則為73,000立方米[3],使用期達120年。
- 主跨:430米
- 總長:820米
- 橋塔高度:150米
- 淨高橋底通航:47米
- 設計及建造期:54個月
錨錠
- 拉索的鋼束數目由51條至102條不等
- 鋼束直徑為15.7毫米,是由7條鍍鋅鋼絲結合而成
橋身的建造
- 旁跨及在橋塔附近的主跨是在實地以模板及臨時支承建造。
- 其他主跨部份是由44個預製件所組成。
- 每個組件重500公噸及長8.7米,是鋼及混凝土的混合結構。
- 鋼的部份是在深圳蛇口赤灣港製造。
- 混凝土部份是在工地建造。
- 完成了的組件再由躉船運到橋的位置,用起重機吊起,再連合起來。
重大事件
主条目:2015年10月23日汲水門大橋封閉事件
2015年10月23日晚上7时40分,青马管理公司表示来往马湾至大屿山的汲水门大桥,因橋身懷疑受到撞擊,觸動大桥防震警报系统响起,需要进行紧急检查,青马大桥上下层行车线和鐵路同时全线封闭,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線亦暫停服務,令大嶼山對外陸路交通一度完全癱瘓近2小時,附近公路出現漫長車龍。香港國際機場晚上一度出現人潮,多班回港航機旅客被迫滯留在機場。至晚上約10時才恢復通車。这是青屿干线自1997年启用以来第一次出現全线封闭的情况。
資料來源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汲水門大橋
|
^ Hong Kong Factsheet: Transport
^ 汲水門橋及馬灣高架道路香港路政署
^ 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工程簡訊,1997年4月出版
香港快速公路
|
|
1號幹線 |
沙田路 |
|
|
2號幹線 |
觀塘繞道 · 大老山公路
|
|
3號幹線 |
西九龍公路 · 青葵公路(包括長青橋) · 長青公路 · 青衣西北交匯處 · 青朗公路(包括汀九橋,但不包括大欖隧道及其收費廣場的一段)
|
|
4號幹線 |
東區走廊(永泰道以北)
|
|
5號幹線 |
荃灣路 |
|
6號幹線 |
中九龍幹線(興建中)
|
|
7號幹線 |
(此幹線沒有快速公路) |
|
8號幹線 |
北大嶼山公路(不包括青嶼幹線收費廣場) · 青嶼幹線(只限上層,包括汲水門大橋、馬灣高架道路、青馬大橋) · 青衣西北交匯處 · 長青公路 · 青沙公路(尖山隧道以南,包括昂船洲大橋,但不包括南灣隧道)
|
|
9號幹線 |
屯門公路(皇珠路以南) · 大埔公路-沙田段(火炭路以北) · 吐露港公路 · 粉嶺公路 · 新田公路 · 元朗公路
|
|
10號幹線 |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公路大橋 · 港深西部公路
|
|
幹線系統以外 |
沙瀝公路 · 竹篙灣公路 · 馬鞍山路(欣安邨以南,只限南行) · 大埔太和路(吐露港公路至寶雅路) · 完善路(大埔太和路至吐露港公路) · 馬灣路(馬灣高架道路至馬灣收費廣場) ·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
|
|
備註:本模板中的快速公路是根據香港《道路交通條例》刊登在《香港憲報》的道路。 |
|
|
青馬管制區 
|
|
|
3號幹線:青朗公路(只限汀九橋部分) - 青衣西北交匯處 - 長青公路 - 長青隧道 - 青葵公路 8號幹線:北大嶼山公路(只限欣澳以東部分)- 青嶼幹線(包括汲水門大橋、馬灣高架道路、青馬大橋) 其他道路:馬灣路、青衣北岸公路
|
|
香港8號幹線
|
|
|
北大嶼山公路 - 青嶼幹線(包括汲水門大橋、馬灣高架道路、青馬大橋)- 青衣西北交匯處 - 長青公路 - 青沙公路(包括青衣西高架道路、南灣隧道、青衣東高架道路、昂船洲大橋、昂船洲高架道路、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
|
|
香港跨海大橋
|
|
跨海大橋 |
青馬大橋1、7 · 汲水門大橋1、7 · 汀九橋2 · 青衣大橋及葵青橋(青衣南橋) · 青荃橋(青衣北橋) · 長青橋2 · 深圳灣公路大橋4 · 昂船洲大橋3 · 鴨脷洲大橋 · 香港仔海峽大橋6 · 青茘橋6 · 港珠澳大橋4
|
|
|
海上高架道路 |
東區走廊(北角至鰂魚涌部分) · 觀塘繞道 · 青山公路-新大欖段 · 紅磡繞道
|
|
規劃中 |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
|
已擱置興建 |
青龍大橋 |
|
過去 |
荔枝角大橋5 · 荃灣路(荃灣公園部分)5
|
|
1:屬青馬管制區之收費行車橋樑 2:屬青馬管制區之免費行車橋樑 3:屬青沙管制區之免費行車橋樑 4:跨境行車橋樑 5:已變為陸上高架道路 6:鐵路專用橋樑 7:鐵路行車兩用橋樑 |
|
7Pz,j0Toi01cUJBMS3 TTfKAZFfBLY2 BCtOkxn 5OWa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