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澤萊




宋澤萊(1952年2月15日),本名廖偉竣,台灣作家,雲林縣二崙鄉大義村的詔安客家人[1][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生。曾任教於彰化縣福興國中,也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聯合報小說獎(今改稱聯合報文學大獎)等獎項。[3]




目录






  • 1 生平


  • 2 爭議


  • 3 參考資料


  • 4 外部連結





生平


宋澤萊的創作以小說、論述為主,也有新詩及散文問世。早期的小說受現代主義的洗禮,著重人物內心的描繪。1975年從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開始任教於彰化福興國中,並於此時期開始創作《打牛湳村》系列的鄉土小說,成為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末期的代表性作家。


1980年代宋澤萊開始參禪,小說創作銳減,但仍發表文學評論。他先出版《禪與文學體驗》及《隨喜》介紹禪宗,之後轉向於批判以大乘佛教為主的中國佛教,出版《被背叛的佛陀》、《被背叛的佛陀續集》、《拯救佛陀:根本佛教教義精論》等書,提倡以《阿含經》傳統為主的原始佛教,並鼓勵以台語來弘法,以脫離中國佛教的影響,成為台灣佛教批判文學的先驅。


1985年宋澤萊以帶有環保意識的科幻小說《廢墟台灣》重返文壇,並獲選為當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籍。後來宋澤萊改信基督教,魔幻寫實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等作品則將其宗教體驗融入小說中。


宋澤萊亦相當關注台灣本土意識及新文化的發展,往後開始走向,台語文學之母語書寫的道路,著有母語詩集《一枝煎匙》等作品,並與同志創辦《台灣新文化》、《台灣新文學》、《台灣e文藝》等刊物,成為台灣本土意識及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推手。


2011年發表《台灣文學三百年》,2013年,獲台灣國家文藝獎。[3]



爭議


信仰


宋澤萊於1980年代參禪後,先後發表《隨喜》、《禪與文學體驗》等著作。後來宋在《被背叛的佛陀》等書的序文中表示學禪只能使自己的煩憂暫時消解,直到接觸了原始佛教,依其內容修行,發現憂愁得以解決。宋認為原始佛法與現今盛行的大乘佛教在教義上有許多差異,提倡篤信原始佛教,此說遭到大乘佛教界人士的攻擊。


1996年,宋澤萊出版《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在序言中提及,宋認為自己已修行至「無餘涅槃境界」,然而,原始佛教即使解決自己內心的困擾,卻無法解決現實生活與家人的問題。此時他因緣際會來到教堂,感受冥冥之中有神靈之力召喚,於是改而信仰基督教。
宋澤萊的轉變與把對信仰的見解進行寫作的方式,引起宗教界的爭議,也因評論當代佛學大師(星雲、印順、昭慧等),遭到批評。


台羅拼音


2006年,行政院教育部推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此案引起部分學界人士反彈,宋澤萊時任教育部國語推行會委員,對此案表達支持態度。



參考資料




  1. ^ 王愉悅 (编). 為農民發聲的作家 - 宋澤萊. 大紀元文化網. 2013-08-31. 


  2. ^ 廖期錚、林敬祐. 反殖民批判精神 宋澤萊寫作風格. 客家電視臺. 2011-11-01. 


  3. ^ 3.03.1 成大新聞中心. 成大台文所博士生宋澤萊獲國家文藝獎 師生同慶 (PDF). 2013-07-03. 




  • 黃海:〈以台灣處境為背景的科幻小說〉(黃海牧園,2010-05-08)

  • 第19屆吳三連獎-宋澤萊簡介

  •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宋澤萊

  • 台灣大百科全書-宋澤萊



外部連結



  • 宋澤萊在台灣文學部落格的網誌

  • 廖朝陽著,王智明譯:〈災難與希望:從「古都」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看政治〉。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