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現狀







臺灣海峽平均寬度180公里,深度50米。












臺灣

玉山











Taiwan-icon.svg臺灣主題首頁



































































臺海現狀意指當前海峽兩岸的政治地位與狀態,即臺灣與中國大陆分屬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統治的現狀。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停止對金門砲擊之後[1],兩岸處於實質性停火狀態[2][3]。中華民國政府於1991年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單方面結束兩岸敵對狀態[4][5]
以中國大陸方面為首的觀點認為,兩岸並無簽訂任何停火或停戰協議[6][7][8],依舊處於敵對狀態[9][10],並在政治、軍事、外交、意識形態等領域上仍有敵對心態[11]


「维持台海现状」被认为是目前暂时缓和海峽两岸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兩岸均具有廣泛民意支持,但是中國大陆、臺灣和國際社會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看法不盡相同。




目录






  • 1 历史背景


    • 1.1 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


    • 1.2 1996年台海危机


    • 1.3 陈水扁政府:2000-2008年


    • 1.4 马英九政府:2008-2016年


    • 1.5 蔡英文政府:2016至今




  • 2 各方對現狀的認知


    •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2  中華民國


    • 2.3 国际社会




  • 3 兩岸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各自認定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3.2  中華民國




  • 4 兩岸人民的意見及看法


    • 4.1 中國大陆民意


    • 4.2 臺灣民意與變化




  • 5 参见


  • 6 注释


  • 7 参考文献





历史背景



1895年4月17日大清帝國因甲午战争战败,与大日本帝國签订《馬關條約》永久割让台灣與澎湖及其屬島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1年12月9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并宣布對日一切條約無效。1945年8月15日,中、美、英、蘇四國政府同時宣佈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臺日軍向盟軍將領蔣介石將軍投降[12]。臺灣自此被中華民國接管[13][14][15][16]。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中华民国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增援軍隊對台灣民眾進行鎮壓與清鄉。二二八事件後有部分台灣民眾希望聯合國能將台灣及附屬島嶼交由國際託管。[17][18][19][20]中國国民党於國共內戰中失利,逐渐失去中國大陸的控制權。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1949年12月7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往臺北,仅統治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其他島嶼。並對中國大陸沿海海域實行關閉政策,意圖封鎖中國大陸海岸線。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發后,出於冷戰形勢的考慮,美国总统哈利·杜魯門改變1950年1月不積極干預中國內戰的決定,計畫使台灣海峽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既阻止共產黨攻打台灣,也防止台灣反攻中國大陸。他主张台灣的未來必須等待太平洋區域恢復安全,與日本和平條約決定或是由聯合國來考量。[21][22]中華人民共和國则譴責美國干涉中國內政[23]。1951年9月8日,日本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對台灣及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条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但無明文规定台湾轉移給予中國(僅在開羅宣言中由盟國提及)。[24]中華民國抗議未被邀請參與舊金山和會卻無濟於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则不承认《旧金山和約》。[25]1952年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於和約第五條中承認《舊金山和約》中關於中國的相關權益。中華民國政府宣稱日本於《中日和約》中將台澎之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持台灣地位未定論者則否定主權移轉之論述[註 1]


1954年12月3日,美國和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正式协防台灣與澎湖。1954年9月3日,解放军對金門發動大規模的九三砲戰,引發第一次台海危機。同年11月14日,於大陳駐守的太平號驅逐艦遭解放軍魚雷快艇擊沉。1955年1月18日,中國大陸解放軍突擊一江山島,激戰一日過後攻下一江山島。由於一江山島是大陳島的屏障,中華民國政府决定自大陳島撤退,撤退前毀壞島上所有設施,隨之撤銷了浙江省政府。此次行動也是到目前為止台海兩岸最近一次改變實際統治範圍。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砲擊金門,是為八二三砲戰。國軍堅守,在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内互射火炮之后,得以繼續控制金門。19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華民國籌備一系列「反攻大陸」作戰計劃,統稱「國光計畫」,但最终未能實現。




1971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各會員國對2758號決議文的表決立場。


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聯合國大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之中國代表權。1972年9月29日,日本政府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兩國簽訂了《中日建交聯合公報》,同时宣布《中日和約》失效。中华民国政府逐步將由中國大陸遷來之國營事業(如輪船招商局等)更名,以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繼承中國」之姿強行接收其資產。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时与中華民國斷交。同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並追溯自1979年1月1日生效。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只在台湾海峡复航,打破了中华民国方面的关闭政策。此后海峽中線成为双方官方不承認,但習慣上的分治线。


1980年1月1日,美國國務院告知中華民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失效[28]:398。1981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提出〈葉九條〉。同年3月29日,為對抗中國大陸主張之「一國兩制」,中國國民黨於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1982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廖承志致信給蔣經國總統,呼籲兩岸展開和談,「相逢一笑泯恩仇」,中華民國政府未回應。1982年7月25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称:「此固為『匪』統戰之一貫手法但顯已推向另一更邪惡之層次方向兒將一貫的置之不理並密切注意其後續發展伎倆」[29]



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


1986年9月28日,台灣第一個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成立。民主進步黨後來於1991年通過台獨黨綱,公開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理念。1987年7月15日,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布解嚴、並陸續開放黨禁允許組織政黨與辦報,落實憲法保障的集會自由、結社自由與新聞自由。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中華民國副總統李登輝依中華民國憲法繼任成為第一位臺灣本省籍總統後,在其努力及堅持下,任內持續推動修改憲法,正式實施憲法上促進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宗教自由、資訊自由和遷徙自由。1990年代後,隨著以往被列為黑名單、流亡在海外的台灣獨立人士獲准返回,台獨運動逐漸在民間開始興起。


1990年,李登輝在國民大會支持下,當選第八任總統。同年10月,李登輝總統宣布成立以促進國家統一為目的的國家統一委員會。其後,李登輝總統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於1991年5月1日起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不再視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政權為叛亂團體,在法律上片面宣布結束戰爭狀態。並展開修憲,制定適用於兩岸分治現狀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於台灣省之台灣、澎湖與福建省之金門、馬祖舉行之國民大會代表全面改選,並於1991年首次辦理,立法委員全面改選則於1992年首次辦理。自此,增修條文所訂之全數國會議員法定席次均由人民投票決定,憲法增修條文中將中國大陸地區與台澎金馬分成「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人民的權利與義務由此不再相同,大陸地區人民法理上不適用於中華民國憲法所規定之國民的權利與義務。而原有之第一屆資深中央民代則全數退職,從此立法委員及國大代表選舉就不再有大陸地區省市參與。


1992年1月,新疆省政府辦事處撤廢,成為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原有之省級行政區中最後一個消亡者。同年立法院以「一個中華民國的兩個地區」為基準制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條例中將「大陸地區」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改制後的台灣省省長、昇格為直轄市後的台北市市長與高雄市市長由人民直選於1994年實現。



1996年台海危机



1995年1月30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提出〈江八點〉。1995年至1996年間,兩岸關係持續緊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試圖影響台湾选举而進行軍事演習,结果適得其反。1996年3月台灣、澎湖、金門、馬祖首次舉行之總統直接選舉,李登輝當選第九任總統,成為第一位直選的中華民國總統。1998年12月21日,實行精省,臺灣省政府改成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喪失原有的地方自治功能。其原來所屬的所有縣市也改由中央政府管轄。1999年7月9日,李登輝總統在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定義臺海兩岸現況為「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國論)。兩岸停止經貿談判。



陈水扁政府:2000-2008年


2000年3月18日,前台北市長、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第十任總統,為中華民國史上首度政黨輪替。2002年8月,陳水扁總統提出「一邊一國論」,逐漸推動去蔣化運動。2004年3月,陳水扁連任總統。2005年6月,陈水扁通過第七次修憲,將國民大會廢除;同年10月,中華民國政府停用法理上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30],由行政院所屬單位編輯的《中華民國年鑒》亦於同年起不再將大陸地區列於「土地」一章之中[31],此後「土地」、「人民」及各項收錄資料均以治權所及之臺澎金馬為範圍[32]。陈水扁政府文獻僅列出實際統治區(即台灣地區)之行政區域,並棄用「中華民國全圖」[33][34]。2006年2月28日,陳水扁總統宣布終止國家統一委員會的運作,同年爆發百萬人反貪腐運動试圖罷黜陳水扁,未果。2007年9月,在中國大陸北京市舉行的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聖火傳遞路線原包含台灣台北市,但最終因為國旗問題及路線等談判破局,加上台灣認為聖火經台北之後到香港,認為是矮化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聖火未能途經台灣,是為自柏林奧運開創聖火傳遞的活動有史以來首座城市於邀請下而無法傳遞的紀錄。[35][36][37][38][39][40][41]



马英九政府:2008-2016年


2008年,前台北市長、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當選總統,結束民進黨八年執政,中國國民黨重回執政。5月20日就任後宣稱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以憲法一中與九二共識為基準與中國大陸的中共政權簽訂兩岸各項事務和經貿協定並展開交流,並提出「不統、不獨、不武」。2012年,馬英九成功連任總統後,在就職演說中稱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表示兩岸是「一個中華民國的兩個地區」。同年5月21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新聞稿稱外蒙古已非中華民國法定領土。[42]


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發展良好,台灣得以用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包含國際民航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活動。


2013年6月底,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社會爭議。同年10月10日,馬英九在國慶大典上宣稱「兩岸不是國際關係」。2014年3月至4月,爆發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太陽花學運,其後協議被擱置。8月,發生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遭指控洩密而免職事件。9月,中華民國政府重申拒絕一國兩制的立場[43]


2015年11月7日,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會面,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因內戰分治以来,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44][45][46]但未發表共同聲明、宣言或簽署任何協議。



蔡英文政府:2016至今




2016年12月2日的川蔡通话曾被认为是台湾外交突破[47]


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籍的蔡英文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以来,声称“维持台海现状”,但同时不明確承认九二共识[48],并于2016年底成功与美国候任总统川普通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断给蔡英文政府施压[49],企盼蔡英文能重回九二共识的轨道上[50]。蔡英文则在民进党创党30周年之际,发表公开信表示要力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摆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依赖[51]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打击岛内台独派系,除了逮捕并公开审判中华民国異見人士[52],也阻撓中华民国參與國際組織(例如: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世界衛生大會)[53][54],不再堅持過往八年的「外交休兵」政策,導致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等國相繼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和復交,造成了島內欲擺脫中華民國國名包袱以「臺灣」之名建國的台獨派系順勢快速地增長[55][56]



各方對現狀的認知


為了避免政治衝突,台北和北京方面都没有對「兩岸現狀」進行明確定義,關于它有不同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认为的現狀是指:



  •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澎金馬等地區是中國神聖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大陸地区和台澎金馬地區同屬於一個中國。


  • 台湾问题是中國「内政」問題,不容許世界各國干涉,海峡两岸遵循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取代中華民國统治中國大陸地區,以及相关的沿海岛屿(包括海南島及舟山群島),否認1949年10月1日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台澎金马地区的实际治权。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認為的現狀是指兩岸自1949年起即對立、分治的現狀。但兩個曾經執政的政黨陣營对兩岸現狀有不同的解釋。



泛藍(一個中國( 中華民國)、各自表述)


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盟等组成的泛藍阵营认为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由兩岸各自表述为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国領土由中華民國憲法界定:自由地區(即臺灣地區)和大陸地區均為中華民國國土,並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合法存在。台灣地區的主權與治權均屬於中華民國。和中國共產黨以海基海協兩會模式或黨對黨方式交流。



泛綠(兩國論、一邊一國)


民主進步黨、台灣團結聯盟等组成的泛綠阵营多數認同一中一台的區隔,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國,中華民國代表台灣,以兩國論為基礎來維持台海現狀。認為中華民国的領土是歷年國會與總統大選所實踐的人民、領土與主權範圍,也就是台澎金馬等實際管轄的國土;「中國」僅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多數不反對沿用中華民國為台灣的國號,以中華民國代表台灣。部分台灣獨派認為中華民國不存在或不承認中華民國,或者認為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外來政權以及流亡政府,但普遍認為台灣應優先於中華民國,接受國內外均使用臺灣之正名。認為中華台北等其他代稱都是矮化,也認為所謂的「黨對黨」模式已不適用於民主化後的臺灣。



国际社会


世界上有176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7個國家與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等外交官。世界上多數國家官方與中華民國政府無外交關係,和中華民國有民間及非官方但實際上具有外交性質的關係,他們的觀點主要為:


基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原則,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台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一部分」)表示理解、认可、尊重或認知(英文原文為acknowledge)。[57][58][59][60][61]



  •  联合国

  1.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成立之初由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在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通過後,現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這一席位。


  •  美國



  1. 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57]

  2. 美国认知(acknowledge)台湾海峡兩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國政府並不挑戰這種立場(does not challenge)[57]。美国政府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示理解。[62][63][64][65]

  3. 依「臺灣關係法」,「臺灣」一詞將視情況需要,包括臺灣及澎湖列島,這些島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據適用於這些島嶼的法律而設立或組成的其他團體及機構,1979年1月1日以前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臺灣治理當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當局(包括政治分支機構、機構等)。[66]

  4. 美國不承認「台灣」是國家,但也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



  •  日本


  1.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58]

  2.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场(「台灣是中国的一部分」)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58]



  •  歐盟


  1. 遵循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不是主权国家,不与中华民国政府建立任何意义上的外交关系。[59]

  2. 认知台澎金马地区作为经济和贸易实体的存在性。[59]

  3.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表示理解、尊重或認知[59]



  •  英國

  1. 英国的一贯立场是:認知(acknowledge)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的立场,承认(recognise)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67][61]


  •  俄羅斯

  1. 俄罗斯一贯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外部势力无权干涉。俄罗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接受“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中华民国重新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只能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不向中华民国出售武器。俄方理解中国大陆北京当局根据《反分裂国家法》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60]


兩岸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各自認定


国际社會都不赞成中國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認為談判協商對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希望海峽兩岸不要单方面改变现状,但各方对此的定义亦有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中華民國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為包括:



  • 廢除或修改中華民國憲法中,关于“一個中國”的内容,包括修改現有的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國徽、國歌、領土範圍等。

  • 进行有关统独的全國性公民投票(即統獨公投),并且公投结果是独立及其他方式改變台灣的現狀。

  • 與其他國家建立軍事同盟關係,包括對台軍售,容許美國駐軍台灣等。

  • 否认九二共识或造成統一無望的行為[68]

  • 實行去中國化或實施“文化台獨”的方式、行為[69][70]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包括:



  1. 以任何非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包括採取軍事或準軍事的挑釁動作[71]或者中共對台飛彈數量增加。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该法已經於2005年3月14日通過並立即生效)。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航空、航海等跨越台灣海峽中線。

  4. 搶奪中華民國邦交國。



兩岸人民的意見及看法



中國大陆民意


2005年7月,《东方时空》的“时空调查”部分:“您认为两岸会走向和平吗?”[72]零点调查公司对18至60岁的居民通过科学的入户调查的方式,获得的调查结果为:2005年,74%的受访者认为“两岸正走向和平”,比2004年只有31.3%的受访者认为两岸关系正走向和平有所增加。而在“你认为大陆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的调查中,58%的民众认为“大陆对台政策更加实际有效”;24%的民众认为“台湾政党领导人访問大陆”;15%的民众认为“两岸民间的交流大大增加”。


目前,中国大陆媒體普遍支持“兩岸文化及經貿交流”,大陆人民基本都认为“两岸应当统一,无论何种形式”。而中國大陸部分异见人士則傾向“台灣維持現況、保有自治,甚至維持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73]



臺灣民意與變化


過去在兩蔣時期,臺灣普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臺灣在李登輝時期間的調查,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有95%以上,直到陳水扁執政後有了不同變化。陳水扁執政時期通過教育都改變國史,依據「同心圓史觀」研定「九五課綱」後有了極大轉變,加上中國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表明不排除通過武力實現兩岸統一,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好感度轉差。


馬英九執政後,根據遠見雜誌民調中心於2009年7月21日發佈關於民眾對於兩岸現況看法的民調,結果認為雙方目前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達82.8%,「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民國」佔4.9%,「同屬一個分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者為0.7%。[74]2009年5月行政院研考會調查顯示,在台灣人或中國人的認同指標上,64.6%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11.5%自認是中國人,且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逐年下降。 研考會自1996年開始,以「民眾的政治態度及族群觀點」為主題,每年進行一次民調;這次公布的民調是在今年5月1日-2日進行的,成功訪問1113位成年人;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3%以內[75]


臺灣人民普遍同意國號為中華民國、由於一個中國原則一般接受國際通稱為臺灣或中華台北[76]


自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開始全面民主化與本土化以來,過去二十餘年,台灣民眾的身分認同已發生了顛覆性的嬗變,其間台灣民意長期且穩定地支持維持現狀,而支持獨立者也都越來越明顯高於支持統一者。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在2011年11月所作的的民意調查,高達86.6%的絕大部分台灣民衆認為應該維持現狀(廣義):



  • 儘快宣布獨立:4.1%;

  •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17.3%;

  • 永遠維持現狀:26.5%;

  • 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34.2%;

  • 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8.6%;

  • 儘快統一:1.3%;

  • 不知道/無意見:8.0%。[77]


如果排除「維持現狀」的選項,則支持獨立者呈壓倒性多數。根據TVBS於2011年10月21日至24日民調,獨立佔67%,統一為17%,17%無意見。[78]


2012年3月29日,民主進步黨公布針對全國20歲以上具投票權公民所做的民意調查(依內政部2012年1月份人口統計資料,具95%信心水準,抽樣誤差約為±2.73%),結果顯示:78%受訪者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不是」同一個國家;81.2%的民眾同意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中「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的政策。[79]


2013年10月台灣指標民調顯示,有七成臺灣民眾認為臺灣和中國大陸是兩個各自發展的國家。[80]


2014年9月,臺灣網路論壇批踢踢「我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的投票民調,「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選項得到了10987張的票數,囊括95.61%的選票公意。反觀「我不是台灣人,是中國人」只獲得61張的票數,得票率0.53%。[81]


根據台灣民調指標公司在2015年10月15日發布的定期民調,對兩岸關係現況及未來看法的可複選題目,有69.3%的民眾認為兩岸現狀是一邊一國關係,有69%的民眾認為兩岸是一中一台的關係,只有10.5%的民眾支持終極統一[82]


2016年台灣陸委會民調顯示



  • 主張統一:10.5%

  • 主張維持現狀:64.7%

  • 主張獨立:19%


根據2017年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民眾對於台灣統獨前途的看法,仍以「維持現狀」為絕對主流,而支持統一或獨立比例基本持平



  • 主張維持現狀:49%

  • 主張緩統:12%

  • 主張急統:8%

  • 主張緩獨:11%

  • 主張急獨:13%



参见




  • 两岸关系·台灣問題·一个中国·一中一台·一边一国


  • 台湾政治·台灣政府·台灣總統·台灣選舉·台灣前途決議文


  • 中國歷史·台灣歷史·臺灣外交·中華民國外交


  • 台灣正名·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中華民國 (台灣)


  • 中華民國疆域·中國領土爭端·臺灣海峽中線


  • 台灣民族主義·臺灣主體性·臺灣島史觀·台灣獨立運動


  • 親美·親日·反華·反中


  • 中國民族主義·中國統一運動


  • 台灣地位未定論·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論



注释




  1. ^ 1952年5月13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對日和約案卷第54冊載明:「查金山和約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澎湖,而未明定其誰屬,此點自非中日和約所能補救。」[26][27]



参考文献





  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關於停止對大金門等島嶼炮擊的聲明(1979年1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5-04-25.


  2. ^ 停火不停戰 古今六宗歷史案例盤點. bbc. 2016-06-22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16日) (中文(中国大陆)‎). 


  3. ^ 洪春柳. 當代金門演藝的變遷. 秀威代理. 2013-07-01: 20–21 [2018-05-23]. ISBN 9574305031 (中文(台灣)‎). 


  4. ^ 總統參加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會員代表大會,中華民國總統府


  5. ^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6. ^ 陳孔立. 走向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 九州社崧博出版社. 2017-12-05 [2018-05-23]. ISBN 9575630122 (中文(台灣)‎). 


  7. ^ 李柏濤. 國民黨擔得起結束兩岸「法理內戰」的使命嗎?. 大公網. 2016-06-22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10日) (中文(中国大陆)‎). 


  8. ^ 嚴安林.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理論研究. 九州社崧博出版社. 2017-10-31 [2018-05-23]. ISBN 9575630165 (中文(台灣)‎). 


  9.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22/284971.htm 兩岸仍是軍事敵對關係


  10. ^ 康正果. 毛澤東與歹托邦. 秀威出版. 2017-10-31: 153 [2018-05-10]. ISBN 9863264563 (中文(台灣)‎). 


  11. ^ 周志怀.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九州社崧博出版社. 2014: 173 [2018-05-23]. ISBN 7510827132 (中文(中国大陆)‎). 


  12. ^ 中山堂受降檔案分析 (PDF). 國史館. 2010-12-15 [2015-0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07) (中文(台灣)‎). 


  13. ^ 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 臺灣光復. 國立故宮博物院. 


  14. ^ 「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中華民國外交部


  15. ^ 論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軍事佔領體制」與其問題,蘇瑤崇,《臺灣文獻》第60卷第2期,2009-09


  16. ^ 終戰後臺灣軍事佔領接收的籌備準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2-02.,楊護源,高雄師大學報第三十七期,2014


  17. ^ Durdin, Tillman, FORMOSANS' PLEA FOR RED AID SEEN; Harsh Repression of Revolt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Efforts to Escape Rule by China, New York Times, 1947-03-30 [2011-09-19] 


  18. ^ Formosans' Plea For Red Aid Seen. [201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6). 


  19. ^ Formosans Ask Treaty Role, New York Times, 1947-10-05 [2007-10-06] 


  20. ^ Formosans Ask Treaty Role. [201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6). 


  21. ^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Truman library, 1950-06-27 [2007-10-06] 


  22. ^ Special Message to the Congress Reporting on the Situation in Korea, 1950-07-19 [2007-10-06] 


  23.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正式紀錄 第七十二號 第五三0次會議. 紐約發拉星草場: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1950-11-30 [2015-08-24] (中文(繁體)‎). 


  24. ^ Dwight D. Eisenhower. Mandate for Change 1953-1956. Doubleday & Co., New York. : 461 [2011-07-07]. The Japanese peace treaty of 1951 ended Japanese sovereignty over the islands but did not formally cede them to "China," either Communist or Nationalist. 


  25. ^ John Tkacik, John Tkacik on Taiwan: Taiwan's status remains 'unsettled', Taipei Times: 8, 1997-09-30 


  26. ^ 《議定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總報告書》(民國41年5月13日),第11面左頁,外交部「對日和約」案卷第54冊,台北:國家檔案局


  27. ^ 持續「抗日」合理「中華殖民主義」,Orange Nick,極光電子報,2015-08-28


  28. ^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9. ^ 周美華、蕭李居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下,台北「國史館」出版,2009年,第278-284頁


  30. ^ 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1.


  31. ^ 中華民國年鑑九十五年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09.


  32. ^ 中華民國年鑑一百年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行政院, 民國101年10月


  33. ^ 內政部函:「一、本部前曾於民國87年出版「中華民國全圖」,後因考量銷售量偏低、圖資內容不符現況,目前已停止銷售。」


  34. ^ 大陸地圖 得依中國現狀標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4-14., 《自由時報》, 2002年11月30日


  35. ^ 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就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不能前往台北发表谈话


  36. ^ 自由電子報:未國進國出 我拒奧運聖火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11.


  37. ^ 國際奧會今將宣布 聖火確定不來台[永久失效連結]


  38. ^ 国际奥委会 京奥运圣火不经过台北,中国评论新闻网,2007年9月20日


  39. ^ 聖火來台破局!蔡辰威:北京刁難,片面翻盤


  40. ^ 聖火不來了 扁:改跑入聯聖火[永久失效連結]


  41. ^ 努力到19日 高層才決定放棄[永久失效連結]


  42. ^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有關外蒙古是否為中華民國領土問題說明新聞參考資料


  43. ^ 江揆: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接受一國兩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行政院


  44. ^ 總統出席「兩岸領導人會面」


  45. ^ 總統出席「兩岸領導人會面」後召開國際記者會


  46. ^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47. ^ 尼古拉·史密斯. “川蔡”通话令台湾人欢欣鼓舞. FT中文网. 英国金融时报. [2017-06-14]. 


  48. ^ 蔡英文:大陆施压不会双赢. 联合早报. 2016-10-08 [2017-05-29]. 


  49. ^ 大陸施壓信曝光:「中國台灣省」不應參與WHA. 香港經濟日報. 2017-05-22 [2017-05-29]. 


  50. ^ 2017台湾前瞻——两岸关系篇. 新华网. 2017-01-03 [2017-05-29]. 


  51. ^ 蔡英文:力抗中国压力 发展其他关系. BBC中文网. 2016-09-29 [2017-05-29]. 


  52. ^ 李明哲案中國大陸拒回應 張小月:將傷害台灣人民情感, 自由時報, 2017-04-11


  53. ^ 林枫. 台湾确定无法参加ICAO大会. 美国之音. 2016-09-23 [2017-06-14]. 


  54. ^ 綠智庫民調:八成民眾不滿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A. 蘋果日報. 2017-04-21 [2017-07-12]. 


  55. ^ 中華民國「邦交歸零之日」就是台灣獨立之時!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美國之音. 2018-5-7 (中文(繁體)‎).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56. ^ 面對中華民國零邦交的未來,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017-6-16 (中文(繁體)‎)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57. ^ 57.057.15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新华网. [2014-01-25]. 


  58. ^ 58.058.15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 新华网. [2014-01-25]. 


  59. ^ 59.059.159.259.3 Katinka Barysch. EMBRACING THE DRAGON The EU’s partnership with China (PDF).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2014-01-25]. 


  60. ^ 60.060.1 中俄联合公报全文. 新华网. [2014-01-25]. 


  61. ^ 61.061.1 中英联合声明:英重申一个中国立场. 人民网. [2014-01-25]. 


  62. ^ 台灣關係法. 美國在台協會. [2014-01-29]. 


  63. ^ 羅際芳; 易立銀. 台灣地位爭議之相關論述研究 (PDF). 人文社會學報 (臺中市: 弘光科技大學). 2006, (3): 51. 


  64. ^ 鍾辰芳. 蔡明憲:美國官員稱 未承認台灣為中國一部分.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美國之音. 2016年9月15日 [2017年6月17日]. 


  65. ^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 媒體圓桌會議. 美國在台協會. 2009年11月24日 [2015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6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 新华网. [2014-01-25]. 


  67. ^ Select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Tenth Report


  68. ^ 针对习近平“地动山摇”警告 蔡英文否认拟以“台独”回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9. ^ 蔡当局降低文言文比例 就是在“改变现状”


  70. ^ 蔡英文修课纲搞“文化台独” 学者:不切实际


  71. ^ 大陸撤離對台飛彈才能消除台灣人民疑慮


  72. ^ http://news.sina.com.cn/c/p/2005-09-26/23367870586.shtml 東方時空調查:74%受訪者認為兩岸正走向和平


  73. ^ 序余杰著《中國教父習近平》願中國與台灣一樣享有民主自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4. ^ 「兩岸互動一年;馬總統滿意度」民調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11.


  75. ^ 民眾的政治態度及族群觀點 (但藍綠對中國的定義不同,綠認為中國僅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不符合政治現實,認為台灣代表中華民國,大陸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0-08.,行政院研考會


  76. ^ 2011/10/08 台灣智庫「國情調查」結果公布記者會新聞稿,台灣智庫,2011年10月


  77. ^ 「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11年11月


  78. ^ 兩岸和平協議民調


  79. ^ 6成受訪者不接受「一國兩區」,馬需公開道歉撤回主張, 民主進步黨, 2012-03-29


  80. ^ 台灣指標民調 七成民眾:台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1-07., 自由時報, 2013-10-12


  81. ^ 你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 批踢踢投票結果出爐!, 自由時報, 2014-09-08


  82. ^ 鐘辰芳. 最新民调:台大选民进党必胜无疑. 美國之音. 2015-10-16 (中文(简体)‎).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Y

Mount Tamalpais

Indian Fores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