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
湖南观察使,又称湖南道,全称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是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从江南西道划出而设置的地方衙署。“湖南”之名也从此出现。
目录
1 区划
2 历史
3 历任节度使
4 参见
区划
观察使下辖衡、潭、邵、永、道5州。764年建立时治所在衡州(衡阳城)。大历三年(768年)迁到潭州(长沙城),辖区增加了郴州和连州,共统领7州。
历史
大历三年(770年),当地不满治所迁往长沙的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瓘。当时避乱于长沙的杜甫不幸遇到这场兵变,逃往衡州,途中写下了《逃难》、《入衡州》等诗。衡州刺史阳济、道州刺史裴吼、澄州刺史杨子琳等纷纷起兵,讨伐臧玠。当年6月,朝廷又以羽林大将军辛京杲来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这才平息了这场兵乱。
臧玠兵变意味着湖南的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初见端倪,为五代十国的楚国割据打下了伏笔。883年八月,升为钦化军节度使。886年七月,升为武安军节度使。
历任节度使
韦之晋(769年)
崔瓘(769年—770年)
辛京杲(770年—773年)
独孤问俗(773年—779年)
萧复(779年—780年)
李皋(780年—782年)
李承(782年—783年)
孔巢父(783年,未赴任)
赵憬(783年—786年)
元全柔(786年—787年)
畅悦(787年)
裴胄(787年—791年)
李衡(791年—792年)
齐抗(792年)
李巽(792年—797年)
吕谓(797年—800年)
杨凭(802年—805年)
薛苹(805年—808年)
窦群(808年,未到任)
李众(808年—811年)
柳公绰(811年—813年)
张正甫(813年—816年)
韦贯之(816年)
袁滋(817年—818年)
崔倰(818年—819年)
崔群(819年—820年)
孔戢(820年—823年)
沈传师(823年—826年)
刘遵古(826年—827年)
王公亮(827年—828年)
韦辞(829年—830年)
高重(830年)
李翱(833年—834年)
李仍叔(834年—835年)
卢周仁(835年—837年),改名卢行术
李翊(837年)
杨嗣复(840年—841年)
卢简辞(841年)
崔元式(842年—843年)
裴休(843年—847年)
李回(848年)
裴识(848年—851年)
崔黯(851年、852年)
崔慎由(852年—853年)
李当(854年—856年)
崔罕(856年)
杜蕴(857年)
韩悰(858年)
蔡袭(858年—862年)
刘潼(862年)
丁琛(咸通年间)
李璋(咸通年间)
李丛(868年—869年)
于瑰(869年—872年)
王凝(872年—873年)
李庾(873年—874年)
裴瓒(874年—876年)
崔瑾(876年—878年)
李系(879年)
李巢(879年—880年)
李裕(880年—881年)
闵勖(881年—886年)
- 武安军
周岳(886年—893年)
邓处讷(893年—894年)
王抟(894年,未任?)
刘建锋(894年—896年)
张佶(896年)
崔胤(896年,未到任)
马殷(896年—930年)
马希声(930年—932年)
马希范(932年—947年)
马希广(947年—950年)
马希萼(950年)
马希崇(950年—951年)
边镐(951年)
廖简(954年)
吕余庆(963年—964年)
王祜(970年—973年)
朱侗(974年—976年)
- 武清军
彭师暠(947年)
马希瞻(949年)
马希隐(949年—951年)
周行逢(954年)
宇文琼(954年)
参见
- 湖南历史
- 长沙历史
- 江南西道
- 马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