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 (香港)
沙田 | |
---|---|
Sha Tin | |
沙田 沙田在香港的位置 | |
坐标:22°22′30″N 114°11′00″E / 22.37500°N 114.18333°E / 22.37500; 114.18333坐标:22°22′30″N 114°11′00″E / 22.37500°N 114.18333°E / 22.37500; 114.18333 | |
行政區 | 香港 |
地區 | 新界 |
區 | 沙田區 |
建立 | 1973年 |
政府 | 沙田政府合署 |
政府 | |
• 區議會主席 | 何厚祥 |
面积 | |
• 城市 | 35.87 平方公里 (13.85 平方英里) |
人口(2010年) | |
• 城市 | 630,000 |
• 市区 | 630,000 |
居民称谓 | 沙田居民 |
时区 | 香港時間 (UTC+8) |
沙田(英语:Sha Tin,非正式亦作Shatin)是香港沙田區的主要部分,位於新界的東部,涵蓋火炭以南、大圍以北的城門河兩岸土地,原稱瀝源(英语:Lek Yuen)。沙田在1970年代曾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原來的沙田海南部如今僅剩一條人工排洪河道城門河,而沙田新市鎮的主體部分則在填海地上發展。現時,城門河以西前沙田墟一帶已建成「沙田市中心」。
2011年,時任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副署長的黃仲衡向傳媒表示,地政總署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確定「沙田」的英文名稱正確拼寫方式爲“Sha Tin”,而非“Shatin”或“Sha-tin”[1]。然而在沙田新市鎮數十年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大量以「沙田」爲名的建築物、屋苑和組織,如沙田第一城、沙田廣場、沙田體育會等都選擇使用“Shatin”作爲對應中文名稱中「沙田」二字的英文名詞。不過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使用英文說出「沙田」之名時都不會區分“Sha Tin”和“Shatin”之發音差異。
目录
1 氣候
2 歷史
3 沙田新市鎮
4 備註
5 相關條目
6 站部鏈結
氣候
沙田 (1985-2017)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27.6 (81.7) | 28.6 (83.5) | 31.8 (89.2) | 32.5 (90.5) | 33.8 (92.8) | 36.4 (97.5) | 38.1 (100.6) | 36.8 (98.2) | 36.5 (97.7) | 33.0 (91.4) | 31.8 (89.2) | 28.9 (84) | 38.1 (100.6) |
平均高温℃(℉) | 19.1 (66.4) | 19.6 (67.3) | 21.9 (71.4) | 25.5 (77.9) | 28.8 (83.8) | 30.7 (87.3) | 31.8 (89.2) | 31.9 (89.4) | 30.9 (87.6) | 28.5 (83.3) | 24.8 (76.6) | 20.9 (69.6) | 26.2 (79.2) |
每日平均气温℃(℉) | 15.6 (60.1) | 16.4 (61.5) | 18.8 (65.8) | 22.5 (72.5) | 25.9 (78.6) | 27.9 (82.2) | 28.7 (83.7) | 28.6 (83.5) | 27.7 (81.9) | 25.2 (77.4) | 21.3 (70.3) | 17.2 (63) | 23.0 (73.4) |
平均低温℃(℉) | 12.7 (54.9) | 13.8 (56.8) | 16.4 (61.5) | 20.1 (68.2) | 23.6 (74.5) | 25.7 (78.3) | 26.1 (79) | 25.9 (78.6) | 25.1 (77.2) | 22.6 (72.7) | 18.5 (65.3) | 14.1 (57.4) | 20.4 (68.7) |
历史最低温℃(℉) | 2.9 (37.2) | 4.0 (39.2) | 4.4 (39.9) | 10.2 (50.4) | 15.3 (59.5) | 19.9 (67.8) | 21.3 (70.3) | 22.1 (71.8) | 19.9 (67.8) | 14.4 (57.9) | 6.3 (43.3) | 4.8 (40.6) | 2.9 (37.2) |
平均降水量㎜(英寸) | 30.7 (1.209) | 36.3 (1.429) | 66.3 (2.61) | 149.6 (5.89) | 303.1 (11.933) | 450.8 (17.748) | 419.6 (16.52) | 419.2 (16.504) | 272.5 (10.728) | 99.5 (3.917) | 45.4 (1.787) | 35.1 (1.382) | 2,328.1 (91.657) |
平均相对湿度(%) | 73 | 77 | 80 | 81 | 82 | 82 | 80 | 80 | 77 | 72 | 71 | 69 | 77 |
来源:香港天文台[2] |
歷史
沙田原稱瀝源,古稱棘園或艻園[3]。在宋朝時,香木在沙螺灣和沙田被大量種植作為經濟樹。[4][5] 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城門河清澈的河水。這個地區早於明朝或更前,便已經有居民定居。在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
清朝時,瀝源的40多條村組成瀝源九約,共同肩負沙田區的治安防衛。
在1899年,在英國接管新界時,政府官員誤以為沙田為瀝源的地名,所以從此瀝源便叫作沙田。
在1911年,九廣鐵路(英段)建成通車,並於沙田村附近設立一火車站,名為沙田站。今天這條鐵路成為現在的港鐵東鐵綫。於1937年的一場風災,使大埔潮水上漲至6米以上,潮水由吐露港倒灌進沙田海,並使兩岸大片土地遭淹沒,造成嚴重傷亡。由1950年起,沙田站附近的大塊農地(即現時新城市廣場一帶)被發展為沙田墟,並於1956年正式落成。可是於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香港,沙田墟和附近的沙田機場再次受到打擊,損毀嚴重。
沙田新市鎮
另一方面,為應付香港人口的不斷提升,香港政府於1960年決定發展衛星城市計劃,將沙田規劃成為一個衛星城市,並於1961年定下首份分區發展大綱圖,其後更將原屬大埔理民府管轄的沙田獨立劃出了沙田區。惟直至1973年,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才正式開始,收回多個原居民鄉村及沙田機場的用地,並進行在沙田海及城門河兩岸大規劃填海工程。
在1979年,沙田墟發生嚴重大火,整個墟市成為廢墟,因此香港政府亦將沙田墟清拆,以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計劃。
在1980年代,政府決定擴大原先規劃容納大約36萬人的規模,並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的一部分,使沙田區發展至現時的規模。
前特首曾蔭權先生曾為沙田民政專員。
備註
^ 東方日報:《新版<香港街>查文獻正地名》,2011年2月22日。
^ Monthly Mean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for Sha Tin, 1985-2017. 香港天文台. [2018-02-06].
^ 衛慶祥, 《沙田文物誌》, 沙田民政事務處, 香港, 2007
^ 陳, 嘉文. 街知巷聞﹕新機場 / 沉香賊 偷走了沙螺灣. 明報. 2015年2月15日.
^ 盛產香木銷海外
相關條目
- 沙田區
- 沙田新市鎮
- 沙田市中心
- 沙田墟
站部鏈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沙田 (香港) |
- 沙田·香港 一個以沙田今昔為主題的網站
草山 | 火炭 | 石門 | ||
針山 | 小瀝源 | |||
| ||||
金山 | 大圍 | 圓洲角 |
| |||||
---|---|---|---|---|---|
| |||||
大埔區 | |||||
荃灣區、 葵青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西貢區 | |||
沙田 - 沙田市中心 - 大圍 - 沙田圍 - 火炭 - 科學園 - 馬鞍山 | |||||
區內其他地方 | |||||
馬料水 - 九肚山 - 禾輋 - 沙田嶺 - 水泉澳 - 圓洲角 - 小瀝源 - 石門 | |||||
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