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希聖

Multi tool use
曾希聖 |

|
|
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
个人资料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4年10月11日 |
逝世 |
1968年7月15日 |
籍贯 |
湖南兴宁东乡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曾希聖(1904年10月11日-1968年7月15日),男,汉族。别名曾勉,字腾光。湖南兴宁东乡(今资兴州门司乡)牵牛坳人。其兄曾中生为鄂豫皖苏区领导人之一。
生平
1922年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后因病退学转入国民党中央政治讲习班,并加中国国民党。1926赴苏联留学,1927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调任长江局军委秘书长,从事侦察、情报和兵运工作。1931年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1933年起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局局长,为中央红军提供大量准确的情报,获二等红星奖章。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7师政治委员兼19旅政治委员,中共皖江区委书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1948年任豫西军区司令员,1949年起历任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皖北区党委书记、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豫西军区司令员。
1949年后,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1958年冬,曾希圣盲目兴修水利,计划8亿土石方,最后上报数字是64亿土石方。1959年4月份,毛泽东出于对刘少奇、邓小平以及一些省市领导搞浮夸的担忧,在《党内通讯》发表文章,要求生长队长抵制过高的生产指标。但是曾希圣扣发文件不往下传达。曾希圣还将反浮夸风的副省长张凯帆打成反党集团。曾希圣在‘大跃进’期间积极推行极左路线,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被饿死。官方出版的《安徽省志.人口志》承认为407万。
1962年2月被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张凯帆也随后得到平反。曾希圣被免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调离安徽,专任华东局第二书记,实际上为虚职。他从此失去实权,开始淡出政治舞台。对曾希圣七千人大会后被免职的原因现在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1961年他在安徽农村推行“包产到户”,被中共领导人视为“复辟资本主义”,“犯了方向性错误”;[1]另一种说法认为主要是因为“他在‘大跃进’期间积极推行极左路线,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被饿死”。[2]1965年8月,经毛泽东的批准,曾希圣转赴成都出任西南局书记处书记。[3]。“文化大革命”中,曾希圣因为当年扣押毛泽东反浮夸风的文件不向下传达,遭到群众批判,1968年7月15日在北京遭批斗致死。1978年邓小平为其恢复名誉。
曾希圣是邓小平与卓琳结婚的介绍人。
评价
因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局在长征中的贡献,曾希圣受到毛泽东的表扬:“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4]
参考文献
^ 《曾希圣和“包产到户”》,徐恒足,《南方周末》,2003年5月8日
^ 《曾希圣的功过是非要分清》,茆家升,《南方周末》,2003年7月10日
^ 《曾希圣:深得毛泽东信任的省委书记》,王永華,《黨史縱覽》,2011年12期
^ 炎黄春秋2009年12月,峁家升,《大跃进中的安徽官场和一个人的觉醒》
延伸阅读
- 尹曙生,读曾希圣给中央的检查,炎黄春秋2013年第1期
中国共产党职务
|
新頭銜
|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2年—1962年
|
繼任: 李葆華
|
前任: 舒同
|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第一书记 1960年—1962年
|
繼任: 谭启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
新頭銜
|
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2年—1955年
|
繼任: 黄岩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省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执政党、国家权力、行政、议政协商、监察、司法机关正职领导人
|
|
省会:合肥市
|
|
省委书记
|
曾希圣 → 李葆华 → 李德生 → 宋佩璋 → 万 里 → 张劲夫 → 周子健 → 黄 璜 → 李贵鲜 → 卢荣景 → 回良玉 → 王太华 → 郭金龙 → 王金山 → 张宝顺 → 王学军 → 李锦斌
|
|
|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顾卓新 → 杨蔚屏 → 王光宇 → 孟富林 → 王太华 → 郭金龙 → 王金山 → 张宝顺 → 王学军 → 李锦斌
|
|
省政府省长
|
宋任穷 → 曾希圣 → 黄 岩 → 钱 钧 → 李德生 → 宋佩璋 → 万 里 → 张劲夫 → 周子健 → 王郁昭 → 卢荣景 → 傅锡寿 → 回良玉 → 王太华 → 许仲林 → 王金山 → 王三运 → 李 斌 → 王学军 → 李锦斌 → 李国英
|
|
省政协主席 |
曾希圣 → 李葆华 → 顾卓新 → 张恺帆 → 杨海波 → 史钧杰 → 卢荣景 → 方兆祥 → 杨多良 → 王明方 → 徐立全 → 张昌尔
|
|
省高院院长 |
周溯 → 张坚 → 董开军
|
|
省检察院检察长 |
赵保星 → 冯建华 → 刘生 → 宋孝贤 → 柯汉民 → 崔伟 → 薛江武
|
|
省监察委主任 |
刘惠 |
|
安徽行政长官(1912年至今)
|
|
安徽政府 |
|
安徽省军政府都督 |
孫毓筠 |
|
安徽都督府都督 |
孫毓筠 → 柏文蔚 → 柏文蔚(獨立) → 孫多森 → 祁耿寰(護理,獨立) → 倪嗣冲
|
|
安徽行政公署民政長
|
柏文蔚 → 柏文蔚(獨立) → 孫多森 → 祁耿寰(護理,獨立) → 倪嗣冲
|
|
附: 安武將軍督理安徽軍務
|
倪嗣冲 |
|
附: 定武上将军督理安徽軍務
|
張勳 |
|
安徽省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倪嗣冲 → 韓國鈞 → 李兆珍(未到任前徐鼎康督護) → 倪嗣冲
|
|
附: 安徽督軍府督軍 |
張勳 → 倪嗣冲 → 張文生(暫署) → 張文生
|
|
附: 督理安徽军务善后事宜 |
馬聯甲 |
|
附: 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 |
王揖唐 → 鄭士琦(未到任前王揖唐代 → 吳炳湘代) → 姜登選 → 鄧如琢
|
|
附: 五省联军皖军总司令 |
陳調元 |
|
安徽省長公署省長 |
倪嗣冲 → 黃家傑 → 龔心湛(未到任前劉道章護) → 呂調元(未到任前李維源護) → 聶憲藩 → 李兆珍 → 許世英 → 阮忠植(護) → 呂調元 → 馬聯甲 → 王揖唐 → 吳炳湘 → 江紹杰(護) → 王普(孫傳芳任命) → 高世讀(孫傳芳任命) → 何炳麟(孫傳芳任命)
|
|
安徽省政务委员会主席 |
陳調元(蔣作賓兼代)
|
|
安徽省政府主席 |
陳調元(孫棨代) → 方振武(代,吳醒亞代拆代行) → 方振武(吳醒亞代拆代行) → 石友三 → 王金鈺 → 程天放(代拆代行) → 馬福祥 → 陳調元(朱熙暫代) → 吳忠信 → 劉鎮華 → 劉尚清 → 蔣作賓 → 李宗仁(朱佛定代行) → 廖磊(未到任前朱佛定代行) → 李品仙 → 夏威 → 張義純
|
|
 安徽省政府省长 |
倪道烺 |
|
安徽省政府主席 |
倪道烺 |
|
安徽省政府省长 |
高冠吾 → 羅君強 → 林柏生
|
|
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 |
宋任穷 |
|
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
魏明 |
|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
宋日昌 → 黄岩
|
|
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 |
曾希圣 |
|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省长 |
黄岩 |
|
附: 安徽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钱钧 |
|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
李德生 → 宋佩璋 → 万里
|
|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
张劲夫 → 周子健 → 王郁昭 → 卢荣景 → 傅锡寿 → 回良玉 → 王太华 → 许仲林 → 王金山 → 王三运 → 李斌 → 王学军 → 李锦斌 → 李国英
|
|
安徽巡抚 · 兩江總督 · 安徽行政长官列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五大机构正职领导人
|
|
省会:济南市
|
|
省委(第一)书记 |
康 生 → 傅秋涛 → 向 明 → 舒 同 → 曾希圣 → 谭启龙 → 王效禹 → 杨得志 → 白如冰 → 苏毅然 → 梁步庭 → 姜春云 → 赵志浩 → 吴官正 → 张高丽 → 李建国 → 姜异康 → 劉家義
|
|
|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赵 林 → 秦和珍 → 李 振 → 赵志浩 → 韩喜凯 → 张高丽 → 李建国 → 姜异康 → 劉家義
|
|
省长 |
康 生 → 赵健民 → 谭启龙 → 白如冰 → 王效禹 → 杨得志 → 白如冰 → 苏毅然 → 梁步庭 → 李昌安 → 姜春云 → 赵志浩 → 李春亭 → 张高丽 → 韩寓群 → 姜大明 → 郭树清 → 龔 正
|
|
省政协主席 |
谭启龙 → 白如冰 → 高克亭 → 李子超 → 陆懋曾 → 韩喜凯 → 吴爱英 → 孙淑义 → 劉 偉 → 付志方
|
|
省监察委主任 |
陈辐宽 |
|
YIQfVvbDU8ae,0gFUEQ F5u,sdsVr,O5v6cpQu SUHrniRT58Jtchpss KJ9vlZQ c2yemu1ggsMoQWt8,n3nyCLE 6YbNamJi,wm 2j7W3l5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