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樞

Multi tool use
陳銘樞 |

|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第2任行政院院長(代理) |
任期 1931年12月15日-1932年1月1日 |
前任 |
蔣中正
|
继任 |
孫科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
任期 1949年9月至1954年9月 |
个人资料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99年12月4日
大清廣東
|
逝世 |
1965年(65-66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
籍贯 |
廣東省合浦縣(今属广西)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
其他政党 |
中國國民黨(1919-1933) 生产人民党(1933年)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1935年)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1945年) |
陳銘樞(1889年-1965年),字真如,廣東合浦(今属广西)客家人[1]。中华民国上将,民革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代理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理淞沪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右翼集团军总司令。
生平
陳銘樞畢業於保定軍校三期,早年參加中國同盟會。後來加入建国粤军,任粵軍第一師四團團長。1925年國民政府東征時任第一旅旅長,後建国粤军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陳任第十師師長、蔣光鼐為副師長、蔡廷鍇為團長。北伐期間第四軍屬有戰功,被稱為「鐵軍」。攻克武漢後第十師擴編為第十一軍。陳任軍長,兼武漢戍衛司令,但後因與唐生智不和被逐。
1930年陳銘樞以十一軍,聯同陳濟棠驅趕廣州的張發奎,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之後原十一軍在中原大戰中,在廣東及湖南戰勝新桂系,然後在中原敗閻錫山、馮玉祥等。次年,陳濟棠反蔣,陳銘樞離粵。之後原第十一軍改編為十九路軍,以蒋光鼐為總指揮,參加第三次圍剿紅軍,陳任右翼集團軍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十九路軍調防上海,陳任京滬戍衛司令。之後胡漢民與蔣介石發生約法之爭,國民黨內出現反蔣的聲音,蔣介石下台。國民政府改組,以林森任國府主席,陳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交通部長。1932年日軍登陸上海,陳與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稱為一二八淞滬抗戰。事後十九路軍被調往福建圍剿紅軍。
1933年,陳銘樞與李濟深等發動閩變,在福州組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組織生產人民黨反蔣,事變失敗後,逃到香港。1935年和李濟深等在香港組織中華民族革命同盟。1937年1月8日,陳銘樞自歐洲回中國,抵香港[2]:5333。
194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民革中央常委。1949年後曾任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大常委、政協常委等職。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劃為右派分子[3],被罷除各職務。1965年病逝北京。
参考文献
^ http://www.chinanews.com/qxcz/2011/11-25/3485489.shtml 客家爱国名将陈铭枢故居在广西北海璋嘉村落成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 注: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开幕前一天,即1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案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中的右派分子黄绍竑等十人的职务的建议》……常务委员会决定建议大会罢免黄绍竑、龙云、陈铭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龙云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罢免黄琪翔国防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參見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陳銘樞
|
前任: 蔣介石
|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代理) 1931年12月16日—1931年12月31日
|
繼任: 孫科
|
 中華民國政府首腦
|
|
- 總統
- 副總統
- 行政院院長
- 立法院院長
- 司法院院長
- 考試院院長
- 監察院院長
|
|
 北洋政府(1912–1928)
|
|
|
|
國務總理 1912–1914 |
唐紹儀 → 陸徵祥(代) → 陸徵祥 → 赵秉钧(代) → 赵秉钧 → 段祺瑞(代) → 朱启钤(代,未就任) → 段祺瑞(代) → 熊希齡 → 孫寶琦(代)
|
|
政事堂國務卿 1914–1916 |
徐世昌 → 陸徵祥(代) → 陸徵祥(二次) → 徐世昌(二次) → 段祺瑞
|
|
國務總理 1916–1928 |
段祺瑞(二次) → 伍廷芳(代) → 李經羲 → 江朝宗(代) → 段祺瑞(三次) → 汪大燮(代) → 王士珍 → 錢能訓(代) → 段祺瑞(四次) → 錢能訓(代) → 錢能訓 → 龔心湛(代) → 靳雲鵬(代) → 靳雲鵬 → 薩鎮冰(代) → 靳雲鵬(二次) → 靳雲鵬(三次) → 顏惠慶(代) → 梁士詒 → 颜惠庆(代) → 周自齊(代) → 颜惠庆 → 王寵惠(代) → 唐紹儀(未就任) → 王寵惠 → 汪大燮 → 王正廷(代) → 張紹曾 → 李根源(代) → 高凌霨(代) → 孫寶琦 → 顾维钧(代) → 顏惠慶(二次) → 黃郛 → 不設國務總理 → 許世英 → 賈德耀(代) → 賈德耀 → 胡惟德(代) → 颜惠庆(三次) → 杜錫珪(代) → 顾维钧(代) → 顾维钧 → 胡惟德(代) → 潘復
|
|
|
|
 國民政府(1928–1948)
|
|
|
|
行政院院長 1928–1948 |
譚延闓 → 宋子文(代) → 蔣中正 → 陳銘樞(代) → 孫 科 → 汪兆銘 → 宋子文(代) → 孔祥熙(代) → 蔣中正(二次) → 孔祥熙(代) → 王寵惠(代) → 孔祥熙 → 蔣中正(三次) → 宋子文(代) → 宋子文 → 蔣中正(代) → 張群
|
|
|
|
 行憲政府(1948年至今)
|
|
|
|
行政院院長 1948年至今 |
|
|
中國大陸時期 1948–1949 |
翁文灝 → 孫 科(二次) → 何應欽 → 閻錫山
|
|
遷台後戒嚴時期 1949–1987 |
陳誠 → 俞鴻鈞 → 陳誠(二次) → 王雲五(代) → 嚴家淦 → 蔣經國 → 徐慶鐘(代) → 孫運璿 → 俞國華
|
|
解除戒嚴後 1987年至今 |
李煥 → 郝柏村 → 連戰 → 蕭萬長 → 唐飛 → 張俊雄 → 游錫堃 → 謝長廷 → 蘇貞昌 → 張俊雄(二次) → 劉兆玄 → 吳敦義 → 陳冲 → 江宜樺 → 毛治國 → 張善政 → 林全 → 賴清德(現任)
|
|
|
|
|
江苏行政长官(1912年至今)
|
|
江蘇政府 |
|
中华民国苏军都督府都督 |
程德全 |
|
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都督
|
程德全(劉之潔护)
|
|
江蘇都督府都督 |
程德全 → 莊蘊寬(代) → 程德全 → 章梓(代) → 張勳 → 馮國璋(署)
|
|
江苏省民政府民政長
|
应德闳 |
|
江蘇行政公署民政長
|
应德闳 → 韓國鈞
|
|
附: 宣武上將軍督理江蘇軍務 |
馮國璋 |
|
江蘇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齊耀琳 |
|
附: 江蘇督軍府督軍
|
馮國璋 → 齊耀琳(暫署) → 李純 → 齐燮元
|
|
江蘇省長公署省長 |
齊耀琳 → 王瑚 → 韓國鈞 → 鄭謙 → 陈陶遗(孫傳芳任命) → 徐鼎康(孫傳芳任命)
|
|
附: 督辦江蘇軍務善後事宜
|
韓國鈞 → 卢永祥 → 鄭謙(暫兼) → 楊宇霆 → 孫傳芳
|
|
附: 五省聯軍總司令 |
孫傳芳 |
|
附: 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 (15人,武汉国民政府委任) |
程潛(主席) · 何應欽 · 鲁涤平 · 钮永建 · 柳亚子 · 侯绍裘 · 张曙时 · 李富春 · 江董琴 · 李隆建 · 顾顺章 · 林祖涵 · 戴盆天 · 高尔柏 · 杨溥生
|
|
附: 江苏省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 (15人,南京国民政府委任) |
吳敬恆 · 程潛 · 谭延闿 · 钮永建 · 叶楚伧(以上5人为主席团) · 郭泰祺 · 陳果夫 · 白崇禧 · 吴忠信 · 楊樹莊 · 賈士毅 · 何應欽 · 许卓然 · 柳亚子 · ?
|
|
附: 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 (16人+2人,南京国民政府委任) |
钮永建 · 叶楚伧 · 何玉书 · 高鲁 · 陈和铣(以上5人为常务委员) · 何应钦 · 白崇禧 · 楊樹莊 · 陳銘樞 · 鄭毓秀 · 朱炎 · 张乃燕 · 甘乃光 · 陈辉德 · 賀耀組 · 张寿镛 · 何民魂(增任) · 潘宜之(增任)
|
|
江蘇省政府主席 |
鈕永建 → 叶楚伧 → 顧祝同 → 陳果夫 → 顧祝同(兼代) → 韓德勤(兼代) → 王懋功 → 丁治磐
|
|
→ 江苏省政府省长 |
陳則民 |
|
江苏省政府主席 |
陳則民 → 高冠吾 → 李士群
|
|
江苏省政府省长 |
李士群 → 陈群 → 任援道
|
|
江蘇省政府主席 (新四军总部任命)
|
黄克诚 |
|
→ 苏北行政公署主任 |
贺希明 |
|
江苏省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
惠浴宇 |
|
苏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
惠浴宇 |
|
→ 苏南行政公署主任 |
管文蔚 |
|
江苏省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
管文蔚 |
|
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
管文蔚 |
|
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席 |
谭震林 |
|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省长 |
惠浴宇 |
|
附: 江苏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杜平 |
|
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
许世友 → 吴大胜(主持工作) → 彭冲 → 许家屯
|
|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 |
惠浴宇 → 韩培信(代) → 顾秀莲 → 陈焕友 → 郑斯林 → 季允石 → 梁保华 → 罗志军 → 李学勇 → 石泰峰 → 吴政隆
|
|
江苏巡抚 · 兩江總督 · 江苏行政长官列表
|
|
广东行政长官(1912年至今)
|
|
广东政府 |
|
广东都督府都督
|
张鸣岐 → 胡汉民 → 陈炯明(代) → 胡汉民 → 陈炯明 → 苏慎初(公推) → 张我权(自封) → 龙济光
|
|
广东行政公署民政長
|
胡汉民 → 陈昭常 → 陈炯明(兼署) → 龙济光(兼署) → 李开侁(署)
|
|
附: 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 |
龙济光 |
|
广东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李国筠 → 张鸣岐(龙济光暂兼代) → 龙济光(兼署)
|
|
附: 广东督軍府督軍
|
陆荣廷 → 陈炳焜 → 李耀汉(兼署) → 莫荣新(陆荣廷任命)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
朱庆澜 → 刘承恩(陈炳焜暂署) → 李耀汉 → 魏邦平 → 叶举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护法军政府任命)
|
翟汪 → 张锦芳 → 莫荣新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任命)
|
陈炯明 → 伍廷芳
|
|
附: 广东总司令 (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任命)
|
陈炯明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广东省议会任命)
|
陈席儒 |
|
附: 广东总司令
|
陈炯明(自任)
|
|
附: 督理广东军务善后事宜
|
沈鸿英 → 林虎
|
|
附: 督办高雷罗阳钦廉琼崖八属善后事宜
|
邓本殷 |
|
广东省长公署省长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命)
|
胡汉民 → 徐绍桢 → 廖仲恺 → 杨庶堪 → 廖仲恺 → 胡汉民
|
|
附: 广东总司令 附: 建国粤军总司令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命)
|
许崇智 |
|
广东省政府省务会议主席 |
许崇智 → 古应芬
|
|
广东省务委员会主席 |
孫科 → 朱家驊(代)
|
|
广东省政府主席 |
朱家驊(代) → 李济深 → 冯祝万(代) → 陈铭枢 → 陈济棠(广州国民政府任命) → 林翼中(西南政务委员会任命) → 林云陔 → 黄慕松 → 吴铁城 → 李汉魂 → 罗卓英 → 宋子文 → 薛岳
|
|
附:(日军占领) 广东治安维持委员会委员长 |
彭东原 |
|
附:(日军占领) 广东省政务委员会筹备处主席 |
彭东原 |
|
广东省政府主席 |
陈公博(陈耀祖代) → 陈耀祖
|
|
广东省政府省长 |
陈耀祖 → 汪屺(代) → 陈春圃 → 褚民谊
|
|
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 |
叶剑英 → 陶铸
|
|
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省長 |
陶铸 → 陈郁 → 黄永胜
|
|
附: 广东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
黄永胜 |
|
廣東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
黄永胜 → 刘兴元 → 丁盛 → 赵紫阳 → 韦国清
|
|
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 |
习仲勋 → 刘田夫 → 梁灵光 → 叶选平 → 朱森林 → 卢瑞华 → 黄华华 → 朱小丹 → 马兴瑞
|
|
|
|
海南行政首長(1912年至今)
|
|
海南政府 |
|
琼崖绥靖处处长 |
古应芬 |
|
琼崖镇守使
|
鄧鏗 → 曹恩锡 → 胡令宣 → 陆兰清 → 龙裕光 → 黄志恒(桂军任命) → 沈鴻英 → 邓本殷
|
|
琼崖护军使
|
邓本殷 |
|
琼崖绥靖督办
|
陈世华 |
|
瓊崖道尹
|
姚春魁 → 王寿民 → 郑燊 → 朱为潮 → 梁迈 → 周沆 → 黄明堂(桂军任命) → 饶芙裳 → 杨晋
|
|
琼崖善后处处长 |
邓本殷 |
|
琼崖行政委员会行政委员 |
张难先 |
|
琼崖行政视察专员
|
周演明 → 邝嵩龄 → 王斧
|
|
附: 琼崖清党委员会主席 |
黄镇球 |
|
广东省南区善后公署委员 |
陳銘樞 |
|
附: 琼崖实业专员公署专员 |
黃強 |
|
附: 琼崖行政专员
|
陈策 |
|
琼崖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行政长官
|
伍朝枢 |
|
琼崖绥靖委员公署委员 |
陈章甫 → 陈汉光 → 许廷杰
|
|
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
|
黃強 → 张达 → 王毅(代) → 吴道南 → 丘岳宋 → 蔡劲军 → 韩汉英
|
|
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 |
王文明 → 陈骏业 → 符明经(代)
|
|
琼崖苏维埃政府委员长 |
符明经 |
|
(日军占领)琼崖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日军占领)琼崖临时政府主席 |
赵士桓 |
|
琼崖东北区民主政府主席
琼崖临时民主政府主席
 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 |
馮白駒 |
|
广东省政府主席琼崖办公处主任 |
蔡劲军 |
|
海南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长官
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 |
張發奎(未到任) → 李漢魂(未到任) → 陳濟棠
|
|
海南军政委员会主任(后改称主席) |
邓华 |
|
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主任 |
馮白駒 → 萧焕辉
|
|
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主任 |
萧焕辉 → 王觉 → 黄康 → 萧焕辉 → 魏南金
|
|
广东省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
孙干卿 → 冯镜桥
|
|
广东省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
冯镜桥 |
|
广东省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主任 |
冯镜桥 → 李子元 → 李尔重 → 罗天
|
|
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 |
魏南金 → 雷宇
|
|
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
雷宇 → 孟庆平
|
|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
梁湘 → 刘剑锋 → 阮崇武 → 汪啸风 → 卫留成 → 罗保铭 → 蒋定之 → 刘赐贵 → 沈晓明
|
|
瓊崖道 · 琼州府知府 · 崖州直隶州知州 · 海南行政首长列表
|
|
NpAA9kvt0tpNXnqQLTxVF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