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难节度使

Multi tool use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
史 前 時 代
|
舊石器時代
|
中石器時代
|
新石器時代
|
黄河 文明
|
長江 文明
|
青銅器時代
|
传说時代 (三皇五帝)
|
夏 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
|
商 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
周 前11世紀 | 前256
|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
东周 前770–前256
|
春秋 前770–前403
|
戰國 前402–前221
|
秦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
汉 前202 | 220
|
西汉 前202–8
|
新 8–23
|
玄漢 23–25 东汉 25–220
|
三国 220–280
|
魏 220–265
|
蜀漢 221–263
|
吳 229–280
|
晋 265-420
|
西晋 265–316
|
东晋 317–420
|
五胡十六国 304–439
|
南 北 朝 420 | 589
|
宋 420–479
|
北魏 386–534
|
齐 479–502
|
梁 502–557 后梁 555–587
|
西魏 535–557
|
东魏 534–550
|
陳 557-589
|
北周 557–581
|
北齐 550–577
|
隋 581–619
|
唐 618–907 武周 690–705
|
五代十国 907–979
|
辽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
宋 960 | 1279
|
北宋 960–1127
|
南宋 1127–1279
|
金 1115-1234
|
大蒙古國 1206–1271 元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
明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
後金 1616–1636 清 1636–1912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1949
|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至今
|
相关条目
- 中国史学史
- 中国历史年表
- 中国朝代
- 中国首都
- 中国语言
- 艺术史
- 经济史
- 教育史
- 科技史
- 法制史
- 新闻史
- 军事史
- 水军史
|
中国历史年表
|
定难節度使,又称夏绥節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国西北地区设置的節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据地自立,成为西夏的渊源。
历任節度使
韩潭(787-798年)
韩全义(798-805年)
杨惠琳(805-806年)
李演(805-806年,未任)
李愿(806-811年)
张煦(811-813年)
田缙(田进)(813-819年)
李听(819-820年)
李祐(820-824年)
傅良弼(824-828年)
李寰(828-830年)
董重质(830-832年)
李昌言(832-836年)
刘源(836-838年)
李愕(844年)遥领
米暨(844-846年)
李业(847-849年)
- 崔某,常侍(849-851年)
李福(851年-854年)
郑助(854-857年)
田在宾(857年-859年或862年)
- 楚国夫人婿(862年)
李宴元(865-869年)
- 胡某(咸通年间)
李玄礼(乾符年间)
诸葛爽(880-881年)
拓跋思恭(881-886年,赐姓李)
李思谏(886-895年)
李成庆(896-900年)
李思谏 第二次接任(?-908年)
李彝昌(908-909年)
李仁福(909-933年)
李彝超(933-935年)
安从进(933年)
李彝殷(935-967年)
李光睿(967-978年)
李继筠(978-980年)
李继捧(980-982年)
- 《旧唐书·文宗纪》载开成三年(838年)十月右金吾卫将军高霞寓被任为“夏、绥、银、宥节度使”,但当时高霞寓已去世12年,不取。
辖境
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首府
新宥州(治今内蒙古南边缘与陕北交界处)
银州(治今陕西榆林)
绥州(治今陕西绥德)
静州(治今陕西米脂)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书籍
唐朝藩镇节度使
|
|
天宝十节度
|
|
安西四镇节度使 | 北庭节度使 | 河西节度使 | 陇右节度使 | 朔方节度使 | 河东节度使 | 范阳节度使 | 平卢节度使 | 剑南节度使 | 岭南五府经略使
|
|
|
元和四十八镇 (前为元和时的地名简称,括号中为当时或者之后通用的军号)
|
|
京畿道、关内道
|
朔方节度使 | 振武节度使 | 夏绥节度使(定难军) | 邠宁节度使(静难军) | 泾原节度使(彰义军) | 鄜坊节度使(保大军) | 凤翔节度使 | 丰州都防御使(天德军) | 同州防御使(匡國軍) | 潼关防御使(镇國軍)
|
|
河东道 |
河东节度使 | 河中节度使(护国军) | 澤潞節度使(昭義軍)
|
|
都畿道、河南道
|
东都畿都防御使(佑国軍) | 汴宋节度使(宣武军) | 徐泗节度使(武宁军) | 陈许节度使(忠武军) | 淄青节度使(平卢军) | 郓濮曹节度使(天平军) | 郑滑节度使(义成军) | 兖海观察使(泰宁军) | 陕虢观察使(保义军)
|
|
河北道 |
怀卫节度使(河阳军) | 魏博節度使(天雄军) | 恒冀節度使(成德军) | 沧景節度使(横海军) | 易定节度使(义武军) | 幽州节度使(卢龙军)
|
|
淮南道 |
淮南节度使 |
|
江南道 |
黔州观察使(武泰军) | 湖南观察使(武安军) | 福建观察使(威武军) | 江西观察使(镇南军) | 宣歙观察使(宁国军) | 浙西观察使(鎮海軍) | 浙东观察使(鎮東軍) | 鄂岳观察使(武昌军)
|
|
山南道 |
山南东道节度使(忠义军) | 山南西道節度使 | 荆南节度使 | 金商都防御使
|
|
剑南道 |
剑南东川节度使 | 剑南西川节度使
|
|
岭南道 |
岭南节度使 | 安南经略使(静海军) | 桂管经略使(静江军) | 容管经略使(宁远军) | 邕管经略使(建武军)
|
|
|
|
其他重要方镇
|
|
碛西节度使 | 淮西节度使 | 兖郓节度使 | 青密节度使 | 兴凤陇节度使 | 归义军节度使 | 代北节度使(大同军) | 武贞軍節度使 | 武定軍節度使 | 威武軍節度使
|
|
|
贞观十道 · 开元十五道 · 唐朝行政区划(导航)
|
|
西夏君主
|
|
详见:西夏君主列表、西夏皇帝世系图
|
|
定难节度使 |
李思恭 → 李思谏 → 李成庆 → 李思谏 → 李彝昌 → 李仁福 → 李彝超 → 李彝興 → 李克睿 → 李继筠 → 李继捧
|
|
西平王/夏国王 |
太祖 → 太宗
|
|
大夏皇帝
|
景宗 → 毅宗 → 惠宗 → 崇宗 → 仁宗 → 桓宗 → 襄宗 → 神宗 → 獻宗 → 末帝
|
|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國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
|
晚唐、五代、宋、金时期存在的君主制国家与藩镇等
|
|
五代 |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後漢 · 后周
|
|
十国 |
前蜀 · 後蜀 · 南唐 · 吴 · 吴越 · 閩 · 楚 · 南汉 · 南平(荆南) · 北漢
|
|
皇朝 |
宋 · 辽 · 金
|
|
唐宋故地 |
燕(桀燕) · 晋 · 定难军 · 殷 · 清源军(平海军) · 岐 · 北平 · 成德军 · 武平军 · 朔方军 · 赵 · 义武军 · 静海军 · 李梁(李從益) · 張楚 · 刘齐 · 吴蜀
|
|
东北 |
渤海 · 東丹 · 定安 · 后渤海(渤海大光显) · 兴遼 · 北遼 · 东夏(大真、东真) · 东辽 · 后辽
|
|
西北 |
归义军 · 河西军 · 于阗(金玉国) · 畏兀儿(西州回鹘、高昌回鹘、畏吾儿) · 甘州回鶻 · 龟兹回鹘 · 葛逻禄 · 九姓乌护 · 样磨 · 仲云 · 喀喇汗(东喀喇汗、西喀喇汗) · 西遼 · 定難軍 · 西夏
|
|
西南 |
南詔 · 大长和 · 大天兴 · 大义宁 · 大理 · 大中 · 後大理 · 昆明 · 牂柯蛮
|
|
青藏高原诸部 |
唃厮啰(青唐羌、邈川吐蕃、黄头回纥) · 六谷部(河西吐蕃) · 吐蕃诸部(拉萨王系、雅隆觉阿王系、拉达克王系、古格王系、普兰王系、亚泽王系、贡塘王系)
|
|
蒙古草原诸部 |
乞颜(蒙兀国 · 主儿乞 · 泰赤乌) · 札达兰 · 巴魯剌思 · 札剌亦兒 · 弘吉剌 · 蔑兒乞 · 塔塔儿 · 克烈 · 乃蛮 · 汪古(白鞑靼) · 黑鞑靼
|
|
遼金夏歷史事件
|
|
辽朝 |
阿保機建國 · 颁制文字 · 取燕云十六州 · 滅後晉 · 横渡之约 · 火神淀之乱 · 高麗契丹戰爭 · 宋辽战争(君子馆之战 · 澶渊之盟) · 女真入侵日本 · 重熙增幣 · 景宗中兴 · 遼夏戰爭 · 滦河之乱 · 十香词冤案 · 阿骨打称帝 · 北遼 · 金滅遼之戰 · 宣和伐辽 · 西辽(東遼、後遼、起儿漫王朝)
|
|
金朝 |
阿骨打称帝 · 勃极烈制度 · 猛安谋克 · 海上之盟 · 宋金灭辽 · 宋金战争(靖康之变 · 張楚 · 刘齐 · 黄天荡之战 · 和尚原之戰 · 饶凤关之战 · 仙人关之战 · 郾城之战 · 顺昌之战 · 紹興和議) · 颁制文字 · 衍庆功臣 · 熙宗改制 · 海陵王篡位征宋(陳家島海戰 · 采石之战) · 东京兵变 · 大定盛世 · 明昌之治 · 開禧北伐(嘉定和議) · 宗浩北伐 · 蒙金戰爭(紅襖軍民變 · 蒲鮮萬奴據遼陽 · 河北九公 · 三峰山之戰)
|
|
西夏 |
李元昊建國 · 颁制文字 · 宋夏战争(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 定川寨之戰 · 慶曆和議) · 遼夏戰爭 · 母黨專權(惠宗、崇宗) · 崇仁之治 · 灵州之战 · 北宋五路伐夏 · 永乐城之战 · 金夏同盟 · 任得敬分國 · 李安全篡位 · 蒙夏戰爭
|
|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
|
JhovQ,JMepqlPH,c8oR9fTCiZ2fSBqyeLBGT02IkK3UOZi2 tMq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letter of the alphabet. For other uses, see Y (disambiguation). See also: Wye (disambiguation) Y Y y (See below) Usage Writing system Latin script Type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Language of origin Latin language Phonetic usage [ y ] [ ɨ ] [ j ] [ iː ] [ ɪ ] [ ɘ ] [ ə ] [ ɯ ] [ ɛː ] [ j ] [ ɥ ] [ ɣ̟ ] / w aɪ / / aɪ / Unicode value U+0059, U+0079 Alphabetical position 25 History Development Υ υ 𐌖 Y y Time period 54 to present Descendants • U • V • W • Ỿ • ¥ • Ꮙ • Ꮍ • Ꭹ Sisters F Ѵ У Ў Ұ Ү ו و ܘ וּ וֹ ࠅ 𐎆 𐡅 ወ વ ૂ ુ उ Variations (See below) Other Other letters commonly used with y(x), ly, ny This article contains IPA phonetic symbols.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boxes, or other symbols instead of Unicode characters. For an introductory guide on IPA symbols, see Help:IPA. 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Aa Bb Cc D...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viewed from the south Highest point Elevation 2,571 ft (784 m) NAVD 88 [1] Prominence 2,456 ft (749 m) [1] Listing California county high points 55th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Coordinates: 37°55′45″N 122°34′40″W / 37.929088°N 122.577829°W / 37.929088; -122.577829 [1] Geography Mount Tamalpais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S. Show map of California Mount Tamalpais Mount Tamalpais (the US) Show map of the US Parent range California Coast Ranges Topo map USGS San Rafael Geology Mountain type Sedimentary Climbing First ascent 1830s by Jacob P. Leese (first recorded ascent) [2] Easiest route Railroad Grade fire trail Mount Tamalpais ( / t æ m əl ˈ p aɪ . ɪ s / ; TAM -əl- PY -iss ; Coast Miwok: /t̪ɑmɑlˈpɑis̺/ , known locally as Mount Tam ) is a peak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United Stat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Details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1] Date established November 5, 1990 [1] Date retired September 28, 1997 Other name(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FMW Independent Women's Championship Statistics First champion(s) Combat Toyoda [1] Most reigns Megumi Kudo (6 reigns) [1] Longest reign Megumi Kudo (426 days) [1] Shortest reign Shark Tsuchiya (<1 day) [1] The FMW Women's Championship (or the FMW Independent Women's & WWA Women's Championship ) was two Japanese women's professional wrestling championships (WWA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and FMW Independent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 contested in the promotion Frontier Martial-Arts Wrestling (FMW). During the heyday of FMW, the female wrestlers wrestled in the same types of bloody death matches as the FMW men, and were feared by other Japanese female wrestlers for their toughness and inten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