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變 | |||||||
---|---|---|---|---|---|---|---|
三國時代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曹爽集團 | 司馬懿集團 | ||||||
指挥官和领导者 | |||||||
曹爽 | 司馬懿 司馬師 司馬昭 蔣濟 | ||||||
兵力 | |||||||
不詳 | 不詳 |
高平陵之變,亦称高平陵政變、高平陵事變或正始之變,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大將軍曹爽和朝中重臣太傅司马懿之間的权力鬥争,最后司马懿趁著曹爽與魏帝曹芳到高平陵謁陵時發動政變,控制京城,族滅曹爽而结束,自此司馬氏正式全面掌權,此後曹氏皇帝皆淪為司馬家的傀儡。
目录
1 起因
2 經過
3 影響
4 時下引用
5 参考文献
5.1 引用
5.2 来源
起因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爽是曹真之子,辅政之初,曹爽因为司馬懿年龄和威望较高,侍奉司馬懿如父親一般,凡事不敢专行。何晏等人向曹爽进言「权力不宜委之于人」,后曹爽开始专权[1],重用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人,排斥司马懿;且不久即晉升司馬懿為太傅而奪去了他的軍權。之後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將軍,曹爽集團於是完全掌握宮中禁軍。從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權傾朝野,甚至迁郭太后于永宁宫,曹爽更以魏明帝才人为歌伎,僭用皇帝仪仗,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則被架空。
正始五年(244年),曹爽意圖消滅蜀漢,發動了興勢之戰。4月,曹爽提拔夏侯玄為征西將軍。中護軍一職,改由司馬師擔任。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又毀中壘中堅營,以其營兵歸中領軍曹羲,更加強了中領軍的權力,而中護軍的權力則進一步削弱。但曹爽以司馬氏掌握禁軍,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司马懿無法參與政令決策,為了等待時機,凝聚反擊力量,於正始八年(247年)藉故生病辭職以迴避曹爽。次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2],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但於此同時,司馬懿卻与儿子司马师(當時為中護軍)、司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暗中准备發動兵变。
經過
正始十年正月初六[3](249年2月5日),少帝曹芳拜谒魏明帝之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們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率兵发动政變,藉曾被曹爽奪權的皇太后郭氏之诏令,关闭洛阳所有城门,率兵佔領洛水浮橋。接著任命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接管曹爽的軍權;王觀行中領軍事,接管曹羲的軍隊。
司马懿控制城內,隨即派人上奏皇帝曹芳,宣称奉皇太后詔書,罷免曹爽兄弟。詔書先传至曹爽手中,曹爽惶然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敢送給曹芳。大司農桓範在政變發生後不顧下屬勸阻,出城勸曹爽前往许昌,然後以皇帝為號召擁兵抵抗司马懿。司馬懿接連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尹大目等人勸說曹爽投降,並指着洛水发誓,允诺只要曹爽罷兵息馬,交出兵權,仍可保留爵位[4]。曹爽犹豫了一夜,最後認為投降雖然會失去政治權力,但以侯爵的身份應仍能享受榮華富貴;於是放棄抵抗,而請皇帝罷免自己,並向司馬懿認罪。曹爽兄弟罷官後隨即回到府邸。
正月初十[5](249年2月9日),與曹爽往來甚密的朝中侍從張當,在廷尉嚴刑拷問之下供稱曹爽和何晏計劃在三月造反,於是曹爽與其同夥都被捕,而桓範亦因曾經揚言司馬懿謀反,被視為誣告[6]而下獄,與曹爽等人一同處死,並且誅滅三族。后封曹真的族孙曹熙为新昌亭侯,邑三百户,延續對曹真的祭祀[7]。
影響
司馬懿因為這次政變,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勢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漸薄弱,司馬氏得以作为辅政大臣全面掌握權力,逐步控制曹魏朝政,為日後司馬炎代魏立晉奠下了根基。
蔣濟因此事件認為自己失信於曹爽而自責病死。
王凌和令狐愚因為高平陵之变,認為魏帝曹芳年幼平庸而司馬懿獨攬大權,於是於兩年後發動兵變企圖推翻曹芳和司馬懿,另立年紀較長的曹彪(曹操兒子)為帝,即壽春三叛中的第一次。
駐守雍州的征蜀護軍夏侯霸因與曹爽有親戚關係,與同時身為征西將軍的侄兒夏侯玄被徵召入洛邑,由於恐懼會遭司馬氏逼害;同時與自己不和的郭淮又出任征西將軍,令他十分不安,因而逃入蜀漢。
時下引用
此政變在光榮遊戲系列《真·三國無雙6&7》開始為晉傳關卡。
参考文献
引用
^ 《三国志卷九 诸夏侯曹传》: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侍之。及晏等进用,咸共推戴,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于人。初,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爽以宣王名重,亦引身卑下,当时称焉。丁谧、毕轨等既进用,数言于爽曰:“宣王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诚委之。”由是爽恆猜防焉。礼貌虽存,而诸所兴造,皆不复由宣王。
^ 《三國志》註引《魏末傳》:「宣王令兩婢侍邊,持衣,衣落;復上指口,言渴求飲,婢進粥,宣王持杯飲粥,粥皆流出沾胸。」又多次將荊州說成并州,似乎已經病重得思緒混亂。
^ 《三国志·魏书四·齐王纪》: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
^ 《三国志》卷9:宣王使許允、陳泰解語爽,蔣濟亦與書達宣王之旨,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謂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爲誓。
^ 《三国志·魏书四·齐王纪》:戊戌,有司奏収黄门张当付廷尉
^ 《三國志》註引《魏略》:桓範出城後與門候司蕃說:「太傅圖逆,卿從我去!」事後司蕃向司馬懿自首,司馬懿於是控告桓範誣人謀反之罪。
^ 《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嘉平中,绍功臣世,封真族孙熙为新昌亭侯,邑三百户,以奉真后。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三國志·魏書·曹爽傳》
- 《資治通鑑·魏紀七》
|